(獨媒特約報導)自台灣「地溝油」事件,港府為保障食油安全提出立法建議,以規管及回收食油。在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衛生事務委員會於2015年7月的會議中,環保署建議要求對「廢置食用油」的收集商、處置商都必須持有相關牌照, 以對廢棄油回收商,處置商及出口商進行規管。然而申請牌照上卻需花費數萬元,此建議對不少回收食用油並再造環保皂的民間組織或團體造成極大的經濟壓力,故多個關心環保,在社區推動自製環保皂的民間團體組成「關注立法規管回收廢置食用油大聯盟」,要求政府在立法時應兼顧民間團體及環保的需要,豁免回收食用油並再造環保皂的非牟利民間組織的牌照費用,同時要求政府延長諮詢期,給予業界及公眾更多討論空間。
政府於二零一五年七月七日發表公眾諮詢文件,建議通過立法,修訂食x用油的法定安全標準,加強規管食用油在本地的生產、進口和出口,並推動「廢置食用油」回收,以進一步保障公眾健康及推廣環保。公眾諮詢期為期三個月,直至二○一五年十月六日。而根據法例,若立法後,申請回收廢棄食用油及處置廢棄食用油均需申請牌照,申請兩個新牌照費用合共$49090,而每年續期則需$24160。
圖:女工會社區幹事梁瑋睛
團體要求豁免申牌照費 斥政府一刀切漠視民間聲音
此舉對不少民間團體造成極大影響,當中香港婦女勞工協會社區幹事梁瑋睛反對政府一刀切的政策,她指出許多再造環保皂的民間團體為非牟利團體,平日只靠賣環保皂以支付日常開支,自負盈虧,甚至有時會出現虧蝕的情況。教區勞工牧民中心(港島)「自然區」社區環保小組義工葉素儀更指出,該團體的工作人員全為義工,而每月以借用場地方式教授街坊利用廢油以製作環保皂,也只象徵式收費$10元。不少民間機構一直義務教導市民利用環保皂清潔,推廣環保理念,若政府對回收廢油的民間團體一刀切要求申請牌照,面對龐大的申請費用,他們均表示難以繼續經營下去。由於民間團體皆屬小規模經營,其回收量亦不高,因此希望政府以每月回收量少於300公斤為豁免付牌費的分界線。
政府未回應訴求 只要求提交文件
梁又指,她們曾去信政府提出意見,要求為民間團體申請轄免申請牌照費用,延長諮詢期及要求與環境 局局長黃錦星會面,然而當局的回信未有正面回應他們的訴求,只建議他們可申請回收基金以獲得資助,梁表示不希望回收權被政府主導,「佢批(資助)就可以繼續做,佢唔批就冇得做」,而且她又透露環境局的官員曾向聯盟成員表示沒有收到與官員會面的要求,表示「有咩問題交文件就得」。梁不滿政府為了立法漠視民間團體同樣希望推動環保的原意,只希望草草了事,「我地咁多年一直幫政府宣傳資源再重用的理念,政府而家反而唔理我地!」
圖:綠慧公社社員婉玲
再造皂環保又好用 促進社區經濟
綠慧公社的社員婉玲指她雖現年70歲,於綠慧公社幫忙製造環保皂有十年時間,她指在使用環保皂前,「原本(用普通清潔劑)清潔既時候皮膚好粗,成日爆擦,最記得個孫覺得我隻手粗,同我講:『你唔好摸我呀!』不過用左(環保皂)之後,隻手再冇爆擦同主婦手的情況出現。」另一位義工阿怡則表示已於中心當義工六年,她認為環保皂十分好用便利,而且用途十分多元化,「可以用嚟抹車,抹地,抹不鏽鋼,洗碗,仲可以抹皮鞋!」
葉素儀又指,他們在教授製作環保皂的過程中,亦會向學員講解環保理念,回收廢油再造環保皂以實踐綠色生活,資源再用;同時可減少水污染,破壞環境及減少對人手的傷害;更重要是他們透過助人自助的方式,由2007年起一直到不同地方教授製作環保皂,散播環保皂的理念,如學校,長者中心,復康人士學校等,「就好似一棵樹咁將枝葉散播出去」。葉認為此舉不但可推廣資源重用的理念,更可以把環保皂回饋社會,連結社區,增進與街坊的感情。
記者:楊梓勤、謝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