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佔領運動一週年,《城市論壇》今日討論題為〈香港雨傘民主啟蒙 佔領周年政改冰封〉,佔中發起人陳健民表示不應太快對佔領運動的影響落定論,應去到明年才能判斷。他認為可能是輸了,但可能是贏了未來,為未來民主運動奠下基礎。
陳健民又強調民主運動不是一時三刻的,如台灣的民主運動也歷經多年,才有今天的成果。他續提到佔領運動時,應和當局爭取一份有效的民情報告,使報告能作為政改意見中的一部分及回到社區講解理念,避免民意反彈。
葵青區區議員及民主黨副主席尹兆堅認為社會運動應用長缐去睇。他引用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許寶強早前撰寫的文章,佔領運動的參與者應該是在不同角色及崗位發揮作用,如一些青年組織及專業團體已開始發聲。他分析雨傘運動是沒有失敗,只是未成功。
青年新政召集人梁頌恆認為雨傘運動沒有改變「任何野」,可定勝為失敗,並回應陳健民用台灣的說法,指台灣如果未能成功爭取,現在的「定義」可能同樣不會用成功來形容。城大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表示,要從15至17年三個選舉的結果去看才能進一步看到雨傘運動的影響及成敗。
陳健民指政黨在佔領運動「出了不少力」
主持蘇敬恆問到當時的五方平台的重要性,陳健民回覆表示學生在佔領運動時是主體,佔中三子當時只是輔助的角色,期望將來有更多溝通。梁頌恆表示,泛民在社會運動中的角色愈來愈模糊,需要好好反省及思考如何整合。
尹兆堅回應時表示,政黨在運動其實出了不少力,但在運動中如果太高調,又會被指是抽水。尹認為問題在於是民間現在有怨氣,所以政黨長遠要思考加強民間的溝通及結連。陳健民表示,政黨在佔領期間其實出了不少力,但問題是泛民在民間失去影響力及話語權,應該認真反思政黨內世代交替的問題。
宋立力批評學聯在佔領運動期間,不尊重上一輩的參與者,如在和政府對話過後是「兩個樣」。梁頌恆回應指,泛民政黨在過去30年的「溝通」根本是寸土無進,所以才會有嗟棄上一代的想法。
社會怨氣因政府封閉 對話之路已盡
陳健民又再提到現時社會怨氣的問題,主要是因為現時政府封閉,自己十多年來都相信對話之路,並曾和中聯辦對話,但對話來到今天已走到盡頭;年輕人對傳統泛民的不滿已愈來愈高,甚至提出以武制暴。梁頌恆承認,青年新政的參選是為了讓人在建制和泛民外有選擇,所以決定參選區議會。
尹質疑,現時區議會仍有三百多個區「未有人打」,其實是互相都搶了票,建制派會漁人得利。東九龍社區關注組陳澤滔發言時批評泛民是存有門戶之見,表示一些行動和關注是因為政黨不做,所以由他們做。「如似音樂噴泉,我地搵到一萬個市民簽名。」他表示雙方絕對有合作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