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本地足球賽事一般觀眾人數在數百至數千不等
(獨媒特約報導)民政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擬申319億興建啟德體育園,園區營運將會外判,為確保園區舉辦體育賽事為主,局方擬以具體條文作規限,其中可容納五萬人的主場館擬規定每年須至少舉辦10場足球比賽。不過翻查過去四個年度的本地舉行的足球賽資料,或無足夠賽事滿足10場的要求。
今年施政報告中,當局計劃拆卸灣仔運動場,改建為展覽中心,同時香港大球場會改為地區運動場,承擔原灣仔運動場的角色。民政事務局體育專員楊德強在出席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時明言,清拆灣仔運動場及重建香港大球場與啟德體育園規劃有關。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亦表示為配合興建啟德體育園,須就本港體育設施「重新佈局」,將目前在大球場舉行的活動,移師至未來啟德體育園的主場館舉行。
香港大球場在九十年代重建前,為本地足球主要的比賽場地之一,重建後隨本地賽事吸引力下降,使用率愈來愈低。記者翻查足總過去四個季度使用香港大球場的比賽,大球場由2012年至2013年季度的23個比賽日,逐年下降之去季的7個比賽日,總入場人次由16萬大減至2.6萬。
大球場愈來愈不受歡迎的原因眾多,其一是本地賽事吸引力下降,觀眾人數下降,收入不足以支付場租。2012年至2014年,本地賽事每年分別有15個比賽日及14個比賽日在大球場舉行,至近兩季已下跌至6個比賽日。而去年7月舉行的外隊訪港賽事,由南華對意大利甲組聯賽冠軍祖雲達斯,更只有不足一萬五千名球迷入場。
原因之二,是大球場球場面積較大,不利一般實力較弱的球隊防守,香港代表隊及代表香港參與亞洲賽事的球會,近年均不傾向以大球場為主場,而選用場地較窄的旺角大球場,香港隊在剛過去的世界盃外圍賽,亦是在旺角大球場迫和中國隊。今年代表本港出戰亞洲聯賽冠軍盃的東方,亦將於下周三在旺角迎戰日本球隊川崎前鋒。
留在大球場舉行的賽事則以外隊表演賽之主,2013年夏天英超挑戰盃在港舉行,因而拉高該季入場人數,但挑戰盃僅有兩個比賽日共四場賽事。另一常用大球場的表演賽事為每年間斷舉辦的賀歲盃。
圖:大球場草地質素惡劣,亦為人詬病
綜合計算,大球場在2012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間,每年平均舉辦14.25日足球賽事,本地賽事日平均入場人次為2,310人,入座率為5.78%,而表演賽事日平均入場人次為14,726人,入座率為36.81%。
對於大球場使用率不高,時任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於2015年撰寫網誌回應指,大型場館閒置是「運作的規律」,指英國溫布萊球場、威爾斯的千禧球場和法國法蘭西等場館每年亦有20至30個大型活動日,與大球場相約。他指大球場因噪音規限和定時關閉進行草坪保養,導致難以增加活動日,而將來啟德體育園的主場館因設有上蓋,可以提高其使用率。
根據民政事務局於2014年2月提交立法會的文件,指於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在大球場舉行的體育賽事日共有27日,其中足球賽事日佔23日,這23日中舉辦了8日表演賽和15日本地賽事,表演賽的平均入座率是41%,而本地賽事只有5.8%。 其餘四日的體育賽事日包括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和二零一三年英國及愛爾蘭雄獅巡迴賽香港站。
根據當局提交立法會的文件,預算主場館每年有30個活動日,除每年規定須至少舉辦10場足球賽事外,其餘時間將舉辦各類大型活動如欖球比賽、極限運動表演、演唱會等。
記者:顏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