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作者的其他文章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957

迎戰「後真相」——新聞專業把關與媒體生態再造

$
0
0

(獨媒特約報導)文化及媒體教育基金主辦、獨立媒體(香港)協辦之「假的真不了?——後真相年代的挑戰」座談會、暨《有種公民——遊走城鄉的紀錄者》新書分享會於上週日(9號)舉行,嘉賓包括前香港記者協會主席及現任《眾新聞》董事麥燕庭、前香港電台《自由風自由phone》編導及《星期六問責》主持梁仲禮,與活躍於婦女團體、政黨、工會的資深公民記者杜振豪,討論充斥假新聞及莨莠不薺的資訊的「後真相年代」中,傳統媒體、公民記者以至讀者如何應對。

IMG_0721

麥燕庭:以專業操守查證 不做策展新聞

要避免出現假新聞或偏頗誤導的消息,麥燕庭認為新聞媒體有極大責任做好把關。她指記者報導時要盡力確認內容為事實,要花時間看相關的紀錄和文件,發佈前更必須經嚴謹的編輯程序。記者「唔可以覺得自己睇到嘅就係真相」,必須讓相關人士有回應的權利;訪得口頭說法後,新聞工作者其實也有責任去核實及向受眾反映其說法有多「實淨」。

麥燕庭指,某些網媒做的是「策展新聞」,即其大部分文章其實是從不同媒體的報導中,抄寫整理而成。她表示《眾新聞》一眾資深傳媒人都不想這樣做新聞:「我們堅持要以親身採訪或循我們的消息來源作核實。」《眾新聞》今年年頭成立,打頭陣的是梁振英的日本 DTZ 股權調查報導,麥燕庭透露,報導推出前,核對文件就花了一整個禮拜,討論如何撰寫又再用了一兩日,寫完後還要讓資深財經版記者再檢查資料、表述有沒有問題。「你可以話我地有啲戇居。」她笑言:「仍然天真,在於我地相信傳媒在歪理不斷、各人自說自話年代,專業媒體有其角色。」

不過,她指無論多小心,還是有機會出現假新聞,讀者本身需要保持批判之餘,亦應更有責任心,確認消息真偽方作轉發。

出版《有種公民》公民記者「唔係玩玩下」

會上有聽眾質疑公民記者沒有受過訓練,能專業地報導真相嗎?麥燕庭回應指,記者是「半開放專業」,無牌照可考,因為每人都有發佈資訊的自由,而這正也是表達自由的精粹;然而傳媒既有影響力,記者便有責任傳播真相,應加倍小心處理資訊。她認為,與其著眼公民記者有否受過新聞學訓練,更重要的是該記者有否用專業的態度處理資訊、堅守專業的操守報導新聞,香港記者協會亦會對符合準則的「專業網媒」予以承認。

IMG_0672

主持人、《有種公民》主編及作者方鈺鈞補充道,這是人人都有手機發佈資訊的年代,對公民記者的要求也應繼續提高。她表示,《有種公民》的出版正正因為公民記者「唔係玩玩下」,對於公民記者運動發展有想法和論述。面對資訊要快點擊率要高、花時間fact check就輸的時代,方鈺鈞覺得,新一代公民記者應問這是否「理所當然」,進行公民報導時又應否跟隨這樣的遊戲規則。

IMG_0905

梁仲禮: fact-check小隊於「聽心聲」節目的失效

假新聞需要新聞工作者把關,不由新聞媒體產生的假資訊又可如何應付?梁仲禮從前進行電台節目,會讓不同嘉賓或聽眾發言,這些直接廣播到聽眾耳中的言論,又如何確認孰真孰假?他透露,直播室外會有支援團隊與主持人保持通訊,並進行即時fact-checking。團隊會針對嘉賓的發言,找出相關資料、數據,提醒主持可以追問甚至反駁之處,希望向聽眾盡可能呈現事情真貌。

再厲害的支援團隊也有限制。教梁仲禮印象深刻的,是2014年佔領運動期間,一位老婆婆打電話上一個長者聊天節目,哭訴因佔領導致交通堵塞,使她無法趕及到醫院見媳婦最後一面,製作團隊縱然覺得奇怪亦無從發問:「最難搞嘅係,果個係一個『聽心聲』節目,無理由challenge佢係咪真。」節目錄音迅速瘋傳,縱使後來有網民澄清當日並無嚴重堵塞消息,甚至有媒體進行實地行車計時作反駁,梁仲禮認為,「傷害已經造成,好多人都信咗。」

IMG_0864

杜振豪:假資訊流通是意識形態問題

說到假資訊,杜振豪首先想起的也是佔領時出現的「左膠拆鐵馬」消息。他憶述消息先於論壇「高登」出現,指葉寶琳等人在佔領區拆除路障卻未提供任何證據,而葉本人亦多番澄清,但假消息仍被廣泛傳開,因為電子平台多且資訊密集,要澄清事實甚為困難。杜振豪認為,新媒體時代因此出現不健康的現象---只要擁有愈多的資訊發佈平台,就可以創造出最可信的「真相」。

杜振豪表示,自己曾經嘗試跟分享假資訊的朋友解釋該資訊的不實之處,朋友大多抗拒理解;若列出證據向對方證明,對方往往只是一句「Share下啫」,似乎不對自己轉發資訊之真偽放在心上。然而,假新聞、假資訊廣泛傳播,後果是否「Share下啫」咁簡單?杜振豪認為,像「新移民騙取綜援」這類假新聞,會對新移民一類弱勢社群造成傷害,而「弱勢」在媒體中能發聲的機會較少,亦無資源出律師信控告對方,只能承受傷害。

杜振豪認為,假新聞、假資訊的流通,並不一定是新聞專業的操守問題,而是充滿政治的意識形態問題:「只用『捍衛真相』呢個『大格局』去睇件事,可能徒勞無功。」當相信、轉發與否取決於立場,很多時更涉及身份政治問題,要處理將非常困難,長遠仍是要藉教育提升公民素質,又認為這是政治運動與社會改變的過程。

IMG_0968

新媒體操作與「經驗屏障」

文化及媒體教育基金執行委員林藹雲亦於討論環節分享看法。她指近年有關「後真相」的討論,焦點都在新媒體興起的影響上。她指當不實、帶偏見的資訊一旦傳開,新聞媒體再作澄清報導,已沒有太大影響力,而資訊/新聞的分別甚至已經無人在乎。她認為群眾未必是不在乎真假,而是思想局限於「我覺得啲資訊係真」,面對有人反駁,只會覺得是不同陣營者刻意袒護,拒絕聽取;人們既選擇「自己經驗裡的真實」,傳統新聞根本無法處理。而新媒體環境往往在助長不同族群的情緒、經驗屏障,將與之有異的消息擋在外。

今日要打擊假資訊,不得不針對新媒體生態,林藹雲認為單靠個人謹慎收發資訊是不夠的,需要不同組織聯合的力量對抗。她又提出與搜索引擎合作,讓經核實的資訊優先出現,也令辟謠的證據能更有效傳達。

方鈺鈞總結指,我們應對真相有所追求,也要注意到資訊的發佈和接收都不是平等的。而我們身為媒體平台的消費者,應以集體力量提醒Google、Facebook等平台的企業責任,並可以「多走一步」,「唔只唔 share,仲要 report 」,善用投訴機制打擊發放假新聞、假資訊的帳戶。

她又指媒體資訊並非免費,fact-checking 更是需要資源,籲大家不要吝嗇,出錢支持有心的新聞媒體,否則媒體的運作,將取決於廣告客戶或其他龐大的資金來源:「當新聞資訊變成免費產品,你就會變成它的產品。」

記者:梁敏德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957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