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k here to view.

(獨媒特約報導)為咗屋企樓下既商場及公共空間,一班居民決定留守商場。
位於黃大仙的天馬苑落成三十年,從未試過有事件聚集如此多居民力量。5月2日下午,在商場靜坐的人數不多,大家分工摺單張,把寫上訴求及願望的memo紙貼在商場圍板上,儼如一幅屬於天馬苑的連儂牆。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法團主席黃小姐指,她自數年前開始關於屋苑事宜,間中就會在屋苑內派單張,這次的經驗是最好的,以前偶爾會有些不禮貌的回應,今次卻沒有,感覺大家都支持這件事,或者也能理解他們為何這樣做。
12小時的留守,造就了大家溝通交流的機會,不少街坊在聊關於天馬苑的歷史、大家的生活、未來的對策等等。
參與行動的蔡先生指,他也有出席佳定4月25日的「簡介會」,可惜會上並沒有真正交流,只聽到當區區議員、自由黨陳安泰不停強調自己「有做嘢」,管理公司說諮詢的大門「一直開啟」。但就著大家緊張的問題,例如租戶迫遷,陳安泰說那不是迫遷,只是租戶付不起貴租而已;天台花槽植物問題,管理公司原來一早打算全部剷走甚至會重建花槽;一樓上二樓扶手電梯由三月至今一直停用,原來只因為業主與維修公司有保險紛爭,就寧願犧牲街坊利益不維修;停車場租務安排是業主決定,管理公司只提醒車主不要再把自己的車牌貼在車位上……(原則上業主改動政策,由固定車位轉做浮動車位,只是行政上不會阻止車主每日泊回同一位置)。蔡先生認為簡介會只是扮有溝通,實質上就著居民真正關心的事,沒有正面回應,或頂多只說會回去反映。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居住三十年 沒想過在商場過夜
業主立案法團主席黃小姐,是天馬苑一手業主,由屋苑落成居住至今。她說自己以前工作忙,也很少關注屋苑事宜,數年前才開始投入。搞這樣的行動,她也沒經驗,但見一班街坊如此盡力,也不能旁觀,遂於12小時靜座結束後,決定通宵留守。
「其實像住屋,你買了我隔籬屋,你裝修影響到我,我也有權出聲,不是你買了間屋怎麼做都可以。」她認為法團有責任促成大家對話,法團是代表街坊,現在佳定和盈信的處理並不是一個友善的態度,他築起一堵牆,街坊就會去叩門,並且會用力去叩,不是因為大家惡或激進,而是因為真的影響到街坊生活。
她說她本來的信念是相信溝通,雖然溝通未必指向一定跟我的做法或你的做法,但大家可以有互相接納的空間,很可惜,這次業主和管理公司的處理,並不能容納溝通的空間,街坊才要行動升級。
「留守都是街坊一起決定的,我作為法團主席,一定要參與,我當然也會衡量自己的能力和體力,我覺得我做得多少就是多少,至少表示我對街坊的欣賞和感激。我覺得我們的要求很卑微,這裡是我們出入三十年的地方,也是生活一部份,基本的通道、買東西、小朋友補習、日常生活、買麵包,只是想知道會變成怎樣,每一個人可以知多一點。」
現時他們通宵留守,打算一直等業主回覆或對話,若業主堅持不回應,她認為街坊也只能繼續行動升級。在這次行動裡,她看到街坊的支持,有些街坊搬走了也回來關心、送上自製食物、買飲品、甚至自發執拾週邊紙皮製作願望樹讓街坊寫上更多想向業主說的話。這些都讓她覺得,現在天馬苑是在建立公民社區的意識:「街坊知道要為自己發聲,明白自己的權益,也知道不是要誰代表我們,有需要時就要走出來,大家做到就做。」
她也說,天馬苑是卧虎藏龍,退休校長、環保博士、會計師等等,大家可能是不習慣公開發言才很少參與,但這次的行動就見到,大家可利用自己的專長自發參與,令行動更精彩。「像淋花小組的成員,你叫她們上台講話可能不易,但講起植物頭頭是道,知道怎樣打理。像這個行動要露宿,我也不懂搭營,但就是有其他人懂,就做到效果。」
若業主願意會面,她表示法團非常樂意主辦,並希望到時亦邀請陳安泰、有協助跟進的立法會議員譚文豪及民政事務處等,讓大家可以真誠溝通,改善商場環境。「今日有人推著bb車問我可以怎樣落下一層,我說沒辦法,你只能去那邊行樓梯,現在連指示都不清楚,明明可以透過加強溝通去解決問題,他們卻連這樣都不願意。」
與黃小姐傾談後離開天馬苑商場已是半夜,仍有街坊來來往往,詢問要不要為他們買宵夜,拿來床墊枕頭等,讓他們能睡得更舒服。留守的人數雖然不多,只數人,但他們顯示的決心,或許真的可以改變業主鐵石心腸。若業主真的一直不回應,也只會迫著他們繼續思考下一步的行動升級。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圖:車主將車輛停泊在停車場外抗議
文:陳秉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