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香港崇德社委託幸福創客科技及劍橋幸福研究所,進行2017年香港低收入職業女性幸福感調查,由11個非牟利團體協助收集數據樣本。他們在星期五舉行「香港低收入職業婦女心理健康調查報告」調研結果發佈會。研究發現在中低收入在職女性中,家庭人均月收入為15,000至20,000元的女性「幸福感」只有67.15分,比家庭人均月收入為5,000至10,000元的女性之72.97分為低,估計與她們的收入剛好比申請社會福利的門檻高,因而得不到社福保障有關。
調查共收集了1,080個婦女樣本,當中包括601位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2萬元的在職女性,及479個高收入女性家庭人均月收入高於2萬元的高收入女性;探究不同的年齡、婚姻狀態等對女性幸福指數和心理症狀等因素的影響。低收入女性的幸福指數平均為69.85,對社會保障制度的滿意度則只有57.25分。
家庭人均月收入為15,000至20,000元的女性幸福指數低於家庭人均月收入為5,000至10,000元的女性,幸福創客科技創辦人蘇德中認為,結果與現時社福制度的申請標準有關,家庭人均月收入達15,000元剛好高於社會福利的申請門檻,令她們未能享受全面的社會福利。蘇又認為這項發現有助優化針對這個收入範圍的在職女性的支援措施,為她們施以援助。
任職社福界的黃小姐(化名) 獨力撫養兩名幼子。她感嘆自己已把「人生交托給家庭」,時間全數用作上班和照顧家庭,缺乏私人時間,連看電影的時間都沒有。幸得母親體諒,協助照顧孩子,但她表示害怕自己過份依賴家人,無形中轉嫁壓力予家中長者。
黃小姐坦言,為了得到孩子的遊戲治療及補習費用的津貼資助,她與僱主協商,薪金不能高於15,000,以免因收入超出申請上限,而需多付兩倍以上的服務費用。黃小姐正申請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以補貼家庭開支。
另一名調查受訪者陳太兼職縫製衣服,丈夫任職夜更的士司機,沒有時間照顧兩名女兒。她指財政問題是最大的壓力來源,定期複診亦花費不菲,丈夫因為身體欠佳未能長時間工作;家中更有一名入住安老院的90歲父親。她表示,在空餘時會到社區中心參加活動,學習新事物以減輕日常生活的壓力,亦會尋找社工幫助,保持心境健康。
政策倡議委員會主席溫馮月珊表示,現代女性需承受多方壓力,面對種種挑戰和困難,對其心理健康構成極大威脅。她指出,研究希望全面了解本港低收入在職婦女的心理健康狀況,探究威脅女性心理健康的潛在因素,並為優化社會福利政策提出有力的數據和建議。
記者:呂頌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