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作者的其他文章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957

跨性別者輕生報導掀爭議 梁詠恩:跨性別不是病 媒體欠尊重成幫兇

$
0
0

(攝:Alex Leung)

(獨媒特約報導)前日一名跨性別女性在大圍港鐵站跳橋輕生,經搶救後不治。《香港01》報導事件,將死者稱作男子,指她有「性別認同障礙」,不堪壓力而輕生,又訪問香港性教育、研究及治療專業協會會長邱貴生,指性別認同障礙是與生俱來,應尋求臨床心理學家或精神科協助。報導一出引起爭議,有人批評《香港01》不尊重死者,將跨性別描述成一種病。

跨性別資源中心主席梁詠恩指,《香港01》對跨性別人士的不理解、不尊重,是將跨性別人士推上絕路的幫兇。她指,跨性別人士在社會上面對很多困難,常因社會不理解而感到困擾,她要求《香港01》就報導內容道歉,亦希望事件讓政府和社會正視跨性別人士的需要。中大性別研究博士、傷殘女性主義民間學者黃彩鳳亦指,跨性別認同並不是精神病,媒體不應將兩者劃上等號,將跨性別人土污名化。

跨性別非精神病 社會壓力是元凶

梁詠恩本身亦是跨性別人士,她批評《香港01》的報導傷害跨性別群體。梁指《香港01》明知死者認為自己是女性,報導內亦指死者不願被稱為「易服男」,因為難以融入社會而感到痛苦,卻仍然報導死者為「身穿女裝的X姓男子」,做法極不尊重,亦是對跨性別人士的二度傷害。

梁詠恩稱國際間一直希望將「性別認同障礙」從精神病中剔除,媒體亦應清楚跨性別並不等於精神病,跨性別人士往往是因為社會壓力感到困擾,因而有機會患上抑鬱或其他精神疾病,但跨性別本身並不是病。

黃彩鳳亦指出,世衛已著手研究將跨性別從精神疾病列表中除名,澳洲亦有研究指出性小眾群體患上精神疾病和自殺率較高,是與他們所承受的社會壓力大,與被社會排擠、被污名化有關,而非由性別認同導致。

梁詠恩亦批評,《香港01》在報導中訪問的邱貴生是精神料醫生,不是性別研究專家,媒體在處理這類報導時應訪問相關學者,以免造成誤解。黃彩鳳指,媒體在報導自殺新聞時,傾向尋找精神料醫生作出分析,但其實精神病學界對於「跨性別」是否精神疾病亦有很大爭議,媒體日後應更謹慎處理相關議題。

媒體報導易成幫兇

梁詠恩指很多人不明白跨性別人士每一日生活都要面對很多困難,只因他們的性別認同和身份證上的性別不乎,看似簡單的事例如上廁所、開電話卡、銀行戶口,到出國、尋找工作等都要歷盡艱辛,社會的無知和不理解令他們受到很大壓力,造成困擾。梁詠恩批評,今次事件中不尊重跨性別人士的性別認同、對他們的私生活指點、認為他們患病的言論,正正是將跨性別人士「推落樓」的幫兇。

黃彩鳳指媒體往往會將自殺者「起底」,自行推測自殺原因。黃指過往媒體傾向將死者輕生歸咎於個人原因,例如學業、感情等,近一兩年開始會與社會因素,例如教育制度問題、社會壓力等扣連,嘗試為自殺者的行為配上一個原因,將他們的故事簡化。黃認為自殺由多種原因造成,很多時亦是自殺者考慮多時的決定,媒體不應忽略他們的自主性,武斷地報導他們「因為乜乜乜」而輕生,除了是對已故者不尊重,更會對其他想過自殺的人造成二次傷害。

性別承認議題展開諮詢 梁詠恩批政府卸責

政府在上月就承認跨性別人士的性別認同、保障跨性別人士的法律權利展開公眾諮詢。政府在2014年成立性別承認跨部門工作小組,卻花了3年多才推出諮詢文件,梁詠恩批評政府是拖延時間,不想承擔責任。工作小組發言人指「鑑於議題的爭議性,工作小組目前仍持開放態度,沒有既定立場」,梁詠恩認為政府應有清晰的立場,做「帶頭」的角色引領公眾討論,而不是把200多頁的諮詢文件拋給公眾消化,任由社會爭論不休,做法非常不負責任。

記者:易澄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957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