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嘉頓公司擬拆卸深水埗地標嘉頓中心,改建成商廈,全民保育行動發起聯署反對,上週日與「畫下嘢 Wahayeah」合辦「留住嘉頓與嘉頓山」導賞團,促收回重建方案、政府介入並將建築物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嘉頓是為知名的香港食品品牌,曾經創造出「生命麵包」、「時時食夾心餅」、「雪芳蛋糕」等知名食品,其總部嘉頓中心有近80年的歷史。上週日「留住嘉頓與嘉頓山」活動,導賞員為居住在深水埗區多年的街坊、專業建築師徐卓華(Erica) ,民協區議員何啟明及馮檢基亦有出席。
對於嘉頓中心,Erica 如是說: 「既然嘉頓係服務咗香港人咁多年嘅企業,用生命麵包服務咗香港人咁耐,依家想重建嘉頓中心來延續做烘焙嘅生命,點解唔思考下延續呢棟建築物嘅生命?」
Erica 帶大夥走到鄰近嘉頓中心的大埔道休憩花園,她指嘉頓中心和附近的美荷樓、前北九龍裁判法院都是具有獨特風格的建築物,構成了一個在深水埗的獨特風景。嘉頓中心亦見證著香港的歷史發展,無論是嘉頓在抗日戰爭時為軍隊生產糧食,或是中心在雙十暴動時被國民黨份子破壞,嘉頓中心80年的歷史都與香港發展息息相關。
在60年代,嘉頓在各方面經已「好潮」,Erica 指由於廠房在雙十暴動時受到嚴重破壞,嘉頓中心的重建計劃由著名中國設計師朱彬所設計。Erica 指朱的圖則十分細心,設計時經已考慮到如何用裝置物遮蔭,和每個生產過程在建築物哪一個部分安置。除了建築設計外,嘉頓生產出來的食品亦「好潮」。60年代的嘉頓廣告中,可見公司讓婦女帶同自己的粉餅到廠房自製麵包。嘉頓中心內的西餐廳在當時亦屬高檔,Erica 回憶以往和家人到西餐廳用餐時,家人因著上拖鞋而被拒於門外。
Erica 稱讚嘉頓其實很尊重嘉頓中心,「一座全白的大樓其實係一個好好賣廣告嘅地方,但嘉頓冇俾人賣廣告,就可見當中嘅尊重。」
發起聯署行動的全民保育行動袁智仁(原人)稱,「留住嘉頓與嘉頓山」不只是一個單純保育嘉頓中心的活動,同時希望大家關注戰後建築物的保育,「這些現代主義的建築物實際上代表了一個時代」。他們稍後會將嘉頓中心的歷史研究報告提交予古諮會,促予中心一級歷史建築評級。
民協成員、前立法會議員馮檢基亦參加導賞活動,形容嘉頓中心是「我對深水埗嘅第一印象」。馮檢基稱在60年代,他從港島到深水埗的「山寨廠」工作,從深水埗碼頭下船,便會見到嘉頓中心的鐘樓。馮檢基又指中心是深水埗居民的集體回憶。「嘉頓中心位於深水埗的中心位置,當時不是每個人都有手錶,嘉頓中心的鐘樓不只說明時間,甚至曾經會每15分鐘響鐘報時」。
同出席導賞活動的民協區議員、深水埗居民何啟明,對嘉頓中心內曾開設的中式茶樓有深刻回憶,「細個經常去嗰度飲茶」。
不過嘉頓中心的鐘樓所報的時間與實際有誤差,深水埗區議會曾建議在嘉頓中心前方興建一棟新鐘樓方便居民。不過馮檢基笑稱「自己當時都唔同意呢個計劃,即使新鐘建成,自己習慣還是看嘉頓中心的鐘樓。」他認同要保育嘉頓中心,「自己以前都食開生命麵包,嘉頓無論在軟、硬件上都值得保育。」他對保育嘉頓中心感到樂觀,「老闆都係有心人,希望同業主傾下。佢可以將嘉頓中心送俾深水埗、香港人。」
導賞團結束後,「畫下嘢 Wahayeah」繪畫師彭啤帶大夥走上嘉頓中心後的嘉頓山繪畫嘉頓中心。彭啤稱「起初聽到要保育嘉頓中心,自己是有一些 hesitate,因為嘉頓中心始終是一個私人物業」,不過他後來了解到嘉頓中心與整個深水埗社區都有很多聯繫,便參與保育行動。他認同社會不能不發展,但同時須考慮如何發展才能保住社區原有特色。
彭啤認為繪畫是一個很好的媒介讓人細心每件事物,「用不同的角度認識我哋嘅香港。」彭啤一直有繪畫舊區景像的習慣,但指自己沒有很大的抱負去保育社區,「其實自己嘅畫作可以令更多香港人認識自己嘅香港,經已好足夠」。
參加者的畫作各有特色,彭啤在山上繪畫嘉頓中心和西九龍的全景,另一位參加者 Ben 則從角度福榮街描繪嘉頓中心,並突出了嘉頓中心路口前「停止向前」的告示牌,意味「嘉頓中心的歷史不能再向前走」。另一位參加者則將其美荷樓加入其畫作中,她指「自己是個石峽尾人,所以不能將美荷樓和嘉頓中心分開」。她亦希望嘉頓中心和美荷樓一樣,可以得到保留。
城規會資料顯示(編號:A/K5/782),嘉頓有限公司申請重建將位於深水埗青山道58號的嘉頓有限公司總辦事處(下稱為嘉頓中心),將土地用途由「住宅(甲類)7」改建為「商店及服務行業、食肆、辦公室及學校」。現時的嘉頓中心將會重建成一幢25層商廈(包括3層地庫),包括餐廳、烹飪課程培訓空間及辦公室。擬建辦公室和餐廳面續分別為5萬平方呎和6.1萬平方呎,嘉頓計劃將重建後的11至20樓辦公室出租。嘉頓公司指重建計劃仍在初步構思及研究中,公司在有進一步資訊時向傳媒補充。嘉頓中心的重建方案的公眾諮詢期至8月15日,暫定於9月8日在城規會審批。嘉頓中心於1999年曾經翻新,當時嘉頓指因有實際運營需要,故不會拆卸中心。
記者:余凱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