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就政府在去年5月的外判清潔工新審批制度進行調查,發現新制無助提高工人待遇;今日舉行發布會並促請政府完善制度,保障工人權益。早前多個颱風襲港,負責善後的清潔工首當其衝,有清潔工在會上談到遭外判商剝削的情況。清潔工蓮姐在颱風期間亦要工作,但外判承辦商竟只提供一對橡膠手套,水鞋和雨衣等裝備均要自備:「唯有剪爛個啲膠袋著住先。」她指颱風令工作量增加,幸好得到友人相助,「我朋友落黎幫我掃架咋,自己一個掃唔哂」。
蓮姐已從事清潔工11年,現時是康文署的外判清潔工,工作時間由下午三點到晚上十一點半,只有半小時食飯時間。蓮姐指出,外判商未有提供員工休息室,所以只能坐在公園吃飯。而在11年的工作以來,康文署多次更換外判承辦商,蓮姐指「一轉公司就俾張表你簽名,我都唔知」。
另一名清潔工華哥亦有出席記者會,他是食環署外判清潔工,指清潔工人設備簡陋,外判商只提供掃把、垃圾鏟、垃圾膠袋和一個月只得兩對的勞工手套:「整親隻手連膠布都無,啲手套刮一刮就爛。」
除此之外,華哥需要使用推車運送垃圾桶,但外判商提供的推車容量不足,需要來回多次才能將所有垃圾桶運回垃圾站,華哥唯有自行用木條等工具「駁長」推車,以方便工作。
外判清潔工需要隨街換衫已經成為「記者會月經」,華哥指清潔工大多會將衣服及財物放在垃圾收集箱:「衫、財物都係擺係啲大垃圾桶度,自己搵條鏈鎖住。」華哥以前做裝修工作,對木工「有一手」,所以自行在垃圾收集站整理了一個位置予工友休息和換衣。華哥笑言,「好多工友見到都好開心,出去街度換衫好臭好無尊嚴,但你又唔可以唔換」。
在多個颱風襲港下,華哥表示「工作量多咗好多,但都係自己一個人做」。華哥指出,外判商要求清潔工在「落波」後1小時內要回去工作。他又提到,在颱風過後,街上有很多樹葉垃圾散佈在街道上,有市民致電1823投訴,華哥無奈表示「唔係我唔掃,個地濕哂,痴住個地下,要乾爽啲先掃到架」。
華哥提到,在颱風過後鄉村地方更有死雞、死狗和死豬的屍體,作為清潔工只得頂硬上。華哥表示,這原本是漁農署的職責,署方人員必須為死屍消毒才進行處理,但只要收到投訴,清潔工就要馬上處理。
談到清潔工的待遇,華哥越說越憤怒:「逢年過節應該有9日假期,但休得3日。」華哥嘆道,清潔工在年初一和二都需要工作,但薪金同樣不變,而且沒有額外津貼。
勞委會總幹事李靜敏批評,政府應統一非技術外判服務合約的招標及合約內工人待遇及職業安全要求,清楚列明人手編制,而外判商必須提供休息室和飲用水設備予員工。
李靜敏又指出,政府應立即檢討扣分制度,建議勞資審裁處按《僱傭條例》判處因違反合約規定的外判商,例如強迫員工於休息日及勞工假期工作和以薪酬代替勞工假期等加入審批制度。她重申,必須對有關的外判商予以扣分,以保障清潔工人。
記者:李瑞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