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2016年施政報告中宣佈新農業政策,擬設立由政府管理的農業園,初步選址於古洞南蕉徑,並於今年7月第一次在北區區議會進行簡介,當時有多名議員批評當局未有諮詢居民及農戶。
北區區議會今日(10月12日)討論農業園第一期道路工程和收地事宜,區議員侯福達批評漁護署沒有正面回應村民安置問題,指村民希望原村安置。惟議程在討論了約一小時後,獲大比數表決通過。
漁護署署理高級農業主任黎宇匡匯報指,自7月在區議會簡介後,亦有多次向村代表和團體介紹農業園計劃和收集持份者意見,其後亦針對意見優化了擬建道路的走線和修改計劃。土木工程拓展署高級工程師鍾樂展表示,最新的第一期工程預計需要農地11公頃,其中8.1公頃屬於私人農地,將會根據《收回土地條例》進行收地。鍾補充,一切收地程序將會對業權人和受工程影響的村民有補償措施,若順利獲得撥款,工程預計於2019年開展。
區議員侯福達表示村民關注農業園土地的實際運作,又批評政府空談發展農業園好處,卻不講實際能夠帶給村民的利益,又指自己多次收到村民詢問農業園落成後是否有優惠租金。
民主黨劉其烽擔心當地農民在農業園落成後,能否重新回去耕作,以及關注居民安置和構築物賠償,不希望見到如新界東北及彩園邨發展的大規模反對情況。民主黨陳旭明則表示對發展農業園持正面態度,但不滿政府處理收地的態度,認為應優先處理居民安置賠償事宜。
區議員侯福達則再次強調,村民不願意接受賠償,亦不希望住中轉屋,大多希望原村安置。侯又指農業園發展對於周邊交通情況關注不足,上水鄉事委員會和附近多位村長均反對在粉錦公路位置施工,認為會惡化交通。
打鼓嶺鄉事委員會主席兼區議員陳崇輝建議,可以學習嘉道理農場發展農業科技及基因研究,未來在古洞南農業園設立研究實驗室和農業科技教育中心。
漁護署:已盡量減對村民影響
漁護署助理署長廖季堅回應指,發展計劃經多次諮詢後,已盡量減低對村民的影響,目前主要徵收的是棄耕農地,政府原則上不會動用鄉村土地,唯一對村民的影響可能在於建設基建設施時的滋擾。廖表示現時在法律程序上未刊登憲報,無法進行公開正式的安置賠償談判,但多個部門會密切跟進安置事宜。廖最後補充,農業園為村民帶來商機,議員不必擔心議案通過後署方會「過咗海就係神仙」,而不理會賠償問題。
區議員侯福達批評廖季堅的回應是「美麗的語言」,認為是「答非所問」,沒有正面回應村民安置賠償問題,自己一定會為村民全力反對。
討論了大概一小時後議程付諸表決,只有劉其烽、陳旭明及侯福達反對,議案以大比數通過。
村民:賠償未清晰
不願上鏡的村民彭先生在會後表示,支持農業園發展,亦認為日後基建造成的滋擾是可接受的,現時政府承諾給予土地佔用人60萬徵地賠償,但構築物的賠償問題依然未有清晰回應。
侯福達在會後向記者稱,曾實地考察元朗新田,當地農民表示地主得知日後古洞南會發展農業園,已將農地加租三倍,因此擔心同樣情況會再次出現。侯福達表示村民希望「非一般」賠償,反而想要與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一併賠償。
記者:黃健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