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領匯於2005年底上市,「領匯監察」同時成立。
當年公屋居民盧少蘭提出司法覆核欲阻撓上市,但最終失敗。上市已成定局,一眾關注人士於是成立領匯監察持續跟進,其英文名稱「Link Watch」代表組成的人——工人(Workers)、社運人士(Activists)、學者(Teachers)、商戶(Commercial tenants)、住戶(Housing tenants)。
12年間,領匯改名變成領展,領匯監察仍行不改名,繼續對抗資本。蘇樂怡過去12年一直參與領匯監察,現時擔任主席。「當年反對領展的人,現在可以得到平反。因為當時反對的point,領展而家做晒有突。」
今年11月25日是領展上市12周年,盧少蘭(前)坐著輪椅,參與領匯監察的抗議行動。
當時主流民意支持上市,而在微弱的反對聲音中,立場也不全然一致。蘇樂怡指,部份人是反對「賤賣資產」,但領匯監察是明確地反對公共資產私有化,「唔係個價抬高啲,我們就覺得件事OK,我們是根本地反對將公共資源炒賣。」
蘇樂怡自己主要參與「行動調查」,到現場蒐集資料揭示領展惡行,包括小商戶被大財團趕絕、外判清潔工工資不平等、削減基層員工人手等,用有血有肉的數據、事實推動運動。
領匯監察於7月發佈關於28個被拆售商場狀況的調查。
蘇樂怡觀察領展議題可分為數個階段。領匯首任董事會主席及行政總裁均由政府委任,但出任董事會主席的鄭明訓上任不久,已被揭身兼領匯股東德意志銀行的亞太區資深顧問,涉嫌利益衝突。
2007年鄭明訓辭任,管理層換上「澳洲幫」,「更加識得搵錢」,開始翻新旗下商場,將小商戶換成連鎖店,並購入其他商場。
2014年《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守則》修改,放寬領展投資限制,2015年接任行政總裁的王國龍便著手變賣物業,至今已售出共45個物業,套現349.5億。其中上月底一併賣出的17個物業,蘇樂怡形容似是急著「散貨」,連4年前才耗資5億翻新的屯門H.A.N.D.S商場,以及現祟山商場等外購物業也被出售,舉動與過往有所不同。蘇樂怡又指,賣家基匯資本是私募基金,「衰啲講句,都係繼續黑箱作業,佢哋兩個點勾結,我哋都唔知。」
落區明暸基層無助
親身觸碰商戶和工友的故事,是促使她在這崗位留守12年的力量,「落區去睇,就會明白那種無助。大家好像在困局中,冇嘢可以做到,但係咪真係完全冇嘢可以做?又其實唔係。」
她會走到後樓梯、垃圾站與工友聊天,發現不少清潔工在外判制度下薪金太低,要返「份半工」,每日工作15、16小時,「朝七晚五就係全職,晚六到十就係兼職」。曾有一位60來歲的工友向她哭訴,因為女兒有病,不得不繼續工作。
被剝削的不只底層工人,管工「科文」也不能倖免。有一次她在黃大仙中心訪問清潔工,保安發現後立即上報,科文來到後不斷罵她,言談間發現他是由慈雲山趕來,「本身一個人管一個商場的清潔工,而家講緊一個人管成個區的清潔工。」
2006年2月,天水圍頌富街市商戶不滿外判管理公司大幅加租,到於會展舉行的「商界展關懷」頒獎禮向時任特首曾蔭權抗議。「啲小商戶好笑,專登著到靚靚咁混入場,入到去其實係打交」,蘇樂怡回憶道,「佢哋一出到嚟就講,『我終於舒咗啖氣!』我覺得,吓,其實冇咩做過嘢咋喎!你會見到社會似乎有好大的問題,但大家宣洩不到,所以就覺得值得繼續講這個議題。」
問題是「劫貧濟富」
時間證明一切,反上市的預言一一應驗,蘇樂怡也感受到社會對領展問題的關注逐漸增多,對於「市場萬能」有所反思,「事實話俾你知,其實政府的角色都好重要。」但她認為在一些根本問題,如是否回購、用多少錢回購、回購物業還是股份,各方仍有很大分歧。
「對於領匯監察而言,這不是錢的問題,係講緊『劫貧濟富』的問題。」她再次重申,公共屋邨居民都是基層,商場、停車場本應提供居民生活所需。她指上月賣出17個商場,受影響的屋邨的入息中位數只有1.36萬,低於全港中位數1.5萬,「呢班真係基層的市民,其實已經冇得走」,「賣了28個商場,講緊46萬居民;今次再賣17個商場,講緊34萬居民。」
蘇樂怡指,可預見領展未來仍會繼續拆售物業,但政府沒有動作回應,成為民怨累積的一個源頭。她亦寄語政黨不要「講咗等如做咗」,不能逃避選民面對的問題。
【領展十二年】
公屋居民梁國雄:公有財產有責任便利窮人
區議員區諾軒:地區工作者應更積極抗爭
記者:劉軒、黃俊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