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政府根據《新農業政策》在古洞南蕉徑的80公頃農業園,在上年11月刊憲,其中收地及道路前期工程已綑綁在「基本工程儲備基金整體撥款」,並已編排在立法會工務小組議程。惟農業園疑點重重,團體取得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多處資料遮黑,部份涉及農業園的旅遊設施,刊憲的道路亦比報告建議的大幅擴闊,或為其他發展項目提交交通連接。
政府去年委託合樂中國有限公司完成的農業園可行性研究報告,該報告公開予團體的內容,大量重要資訊被遮黑,包括農業園三個主要園區的面積分佈、農業工作者的人數、住宿設施數目等。
農業園或成旅遊項目
農業園亦疑非以農業為主,報告多處提及的非農業發展的資訊均被遮黑,包括高峰期旅客人數、農民和遊客比例、長途車(旅遊車)和巴士與私家車比例、遊客中心的建築物面積,全部涉及園內旅遊和觀光的資料和數據一一被遮蔽,公眾無從得知農業園發展模式、農業與旅遊業的發展比例。
報告又顯示擬建的道路走線考慮到大型車輛進入,而道路服務對象除了農夫亦包括外來遊客、導遊等。
蕉徑長瀝關注組成員梁德明指,蕉徑並不適合發展人流眾多的旅遊農業,蕉徑表土層十分優質,區內常耕農田為全港供應一定數量的健康蔬菜,如果長期有大量外來遊客和旅遊車進岀,將會令蕉徑難以發展生產為主的生態農業,漠視蕉徑本來優質的土地。
他稱不反對發展旅遊農業,但須是「輕度及人流較少」,他批評政府無膽公開基本資訊,包括農業和旅遊業的發展比例。
車路由單線突擴至雙線
農業園擬建的道路,亦突然由單線擴展為雙線。11月刊憲文件顯示,當局將在農業園興建一條長約900米的雙線分隔行車道(single two lane carriageway),最少闊7.3米。不過可行性研究報告建議的是闊約3.5至4米的單線雙程車道(single lane2-way carriageway),字眼上明顯有岀入。
梁德明指,如果只是提供車路供農夫運送產品,單線雙程車路已經足夠,他認為政府堅持雙線車道的原因之一,便是想發展休閒業或旅遊業,讓大型旅遊車可進岀農業園。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指,道路走線佔整條道路面積2.4公頃,影響約1公頃常耕農地。他不理解為何政府違背與報告建議,至今未交代原因是「不可能」和「不合理」。吳希文揣測或是為發展商的項目鋪路,以雙線車道打通古洞南蕉徑。
翻查古洞南地段的土地用途,過往不少發展商向城市規劃委員會申請,把原來的「農業」改劃為其他用途,包括新鴻基地產把古洞南第92的「農業」地帶,於2011年獲批准改劃為「綜合發展區」(編號:Y/NE-KTS/3);而恒基地產近年亦曾申請古洞南的「農業」地帶改劃為低密度住宅,但最後自行撤回申請。
吳希文斥政府推行農業園的操之過急,工程在去年7月和10月於區議會討論,11月便刊憲,目前已排程在立法會申請撥款,受影響的居民無所適從,亦不知未來安置和復耕的安排。
政府已將農業園的收地及道路工程撥款申請,綑綁在「基本工程儲備基金整體撥款」,涉及款項分別為4億及1.36億。
記者:林肇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