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k here to view.

(獨媒特約報導) 8位立法會議員昨日(7日)齊齊換上運動服,參與灣仔區議員楊雪盈籌辦的「摩頓臺日」,於摩頓臺排球場競技,實行「運動救社區」。該球場擬改建為已被否決兩次的1.3億元灣仔「重點項目」活動中心,項目現第三度於立法會闖關,工務小組更於今周三(11日)加會審議;中心面積比一個排球場更小,屢被批評「又細又貴」,出席者更圈出禮堂舞台面積,並以大合照「實測」,批評「迫到笑唔出」。
常被指樣貌酷似前港隊足球教練金判坤的立法會議員區諾軒,一到場便惹來眾人調侃「Kim Sir乜你打排球㗎?」區諾軒指摩頓臺排球場是灣仔區難得的康樂用地,不應貿然改建為「縮水」、不符成本效益的活動中心。最新的文件中,政府擬於東院道嘉寧徑花園設置排球場補償,區諾軒批評新球場選址相當偏僻,又指反而應為社區中心另覓更大的選址;他提到區議會亦有意見指出,距離排球場約7分鐘路程的加路連山道用地不適合興建商廈,若用以興建社區中心,正能達致雙贏。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落場的立法會議員還有梁耀忠、陳志全、鄺俊宇、梁繼昌、許智峯、朱凱廸及譚文豪。一眾議員平時議會工作繁重,第一局顯然未熱身,發球頻頻不過網,又不斷將球打出場外,在輕易失分下極速完賽。大會主持、楊雪盈議員辦事處社區主任鄧建達特別提到,賽事不會加時,「唔會好似工務小組咁加會」。
第二局議員們狀態回勇,與街坊們合作得愈來愈好,兩隊鬥得難分難解,終各贏一局平手。5分決勝賽開始前,各議員大呼「休克喇!」要求休息,其中一隊的「發球王」鄺俊宇更笑說:「要唞唞先,唔想死咗要啟動補選。」第一屆「摩頓臺盃」最終由陳志全、梁耀忠、朱凱廸及譚文豪領軍一隊奪冠。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擬建中心的禮堂舞台僅得28.88平方米,屢遭批評「又細又貴」,大會工作人員以膠帶圈出舞台實際面積,邀議員及街坊實測,結果31人(其中兩人為小童)幾乎站滿方格。鄧建達批評空間小得根本無法表演,「轉個圈都跌落台」,即使有團體借用以舉行小型典禮,「30幾人一班影張班相(大合照)都好逼,笑都笑唔出啦」。
經否決後重推的修訂方案中,舞台增設了延伸部份,可令舞台空間增一倍(57.75平方米),然而「舞台大咗,禮堂無大到」,變相需將觀眾席減近¼;若以文件中稱禮堂可容納250人計算,舞台延伸後台下將減少60個座位。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大會用黃色膠帶圈出禮堂舞台大小,前方較小長方格為舞台實際面積,後方較大方格為延伸後之面積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楊雪盈
灣仔區議員楊雪盈表示,接觸過的社區團體得悉活動中心大小後,都覺得「貨不對辦」、「用唔著」。她指項目「又細又貴」正因選址錯誤,如將之改建於加路連山用地,即能更有效運用公帑,籲工務小組勿強硬通過。
楊雪盈笑言自己球藝不精,但認為戶外球場對社區非常重要。她以人口少卻「奇蹟」打入今屆世界盃決賽圈的冰島為例,認為冰島的成功正在於政府重視基礎體育設施,包括在社區內設便利使用、免卻繁複手續的場地,大大減低市民的運動成本,推動社區中的運動訓練。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參與排球賽事的街坊(左起)Alvis、何先生、Zumi、Rita
街坊Rita、Zumi響應參與比賽,於摩頓臺排球場打球而認識的她們,平均每周都會到這裡練球一次,認為附近排球愛好者欲於戶外打球,「一定諗呢度先,唔會諗維園」,因維園排球場與手球場合併,平日不會架起球網,加上租用者多,「競爭好激烈」,望政府勿扼殺摩頓臺街場空間。她們又指球場新選址嘉寧徑花園需要「上山」,極不便利,難與現時球場功能比擬。
任職排球教練的何先生認為,免費而便利的「街場」對仍在學的排球隊伍尤其重要,加上街場有如技術交流平台,讓年輕球員能與不同人切磋球藝,共同進步。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灣仔摩頓臺活動中心構想圖
立法會工務小組上月否決灣仔摩頓臺活動中心及觀塘音樂噴泉兩項一億「社區重點項目計劃」,政府不足一個月後,經少量修訂後再提交文件,第三度闖關,小組將於7月11日加會審議。項目造價1.3億,獲馬會捐款4,000萬,擬在內設置禮堂及活動室,天台亦設有社區園圃暨花園,每年額外引致490萬政府開支。
記者:梁敏德
攝影:周頌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