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獨媒特約報導)漁護署昨(1月3日)向中西區區議會介紹提出經優化的「野豬管理行動策略」,以減少食物來源、加強公眾教育、推行避孕及搬遷計劃為重點。多名建制派區議員則促重新開槍,以「人道」方式處理野豬,漁護署在會上稱狩獵並非有效方法,亦涉及安全問題,並不可取。
漁農自然護理署高級濕地及動物護理主任張家盛在區議會上介紹提出經優化的「野豬管理行動策略」,其中2017年年底開始推行為期兩年的「野豬避孕及搬遷先導計劃」,直至2018年9月,署方成功捕獲101隻野豬,當中33隻接受避孕疫苗,另外6隻接受絕育手術。101隻野豬中,72隻搬遷到偏遠郊野。
多名建制派中西區區議員質疑計劃成效,並提出議案促恢復2017年起暫停的狩獵野豬行動。區議員陳捷貴指,野豬會傳染豬鏈球菌,雄性野豬更有攻擊的「野性」,嚴重危害市民的人身安全,「取消咗獵殺野豬行動後,大量野豬繁殖得好快,離開深山走囇出嚟」。陳捷貴又批評野豬破壞生態,「郊野公園啲樹根,不斷咁俾啲野豬食曬」、「好多樹在路上訓低咗」,強調狩獵是較有效的方法。
自由黨區議員楊哲安表示,野豬問題已由衛生問題加劇為安全問題,將已失去平衡的野豬數量解決,「一係搬遷曬佢地,一係照顧,一係就改變佢地嘅生活習慣」,他更提出若以上三項都不能有效解決野豬所帶來的人身安全問題,就需要考慮人道毀滅,「唔好濫殺無辜,但依加已經去到失衡嘅地步。」
另一名區議員李志恆斥漁護署對野生動物置諸不理,以人道主義作藉口放任牠們自生自滅,但實質上是想「餓死」牠們,「你餓佢,增加了佢哋嘅攻擊性」,更以「馬騮搶野食」反問「如果市民人命財產受到損失,係咪可以向政府索償?」,強調政府有必要重新考慮以「人道處理」的方法。
中西區區議會主席葉永成則形容野豬「有得食就嚟」,民建聯楊學明指龍虎山郊野公園燒烤場已經變為「野豬樂園」,數量泛濫,「有啲野豬唔夠打,所以被逼先要出嚟搵食」,質疑漁護署的「招數」反映其對野豬的認知嚴重不足,「其實最惡嘅野豬仲係郊外冇出嚟,出咗嚟民居嘅野豬係最弱小,如果最惡嘅都出埋嚟嘅,對人類的滋擾和傷害就更大。」楊學明又指以「餓死」的方法解決問題亦稱不上人道主義。
區議員陳財喜則認為搬遷野豬亦不具成效,指動物屬性有地域性概念,「你將野豬搬去新界,會游翻水返港島。其實豬嘅游水能力好高,維港絕對難唔到佢」,更以「有時見到啲野豬游緊水,可能就係表達緊反搬遷。」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兼當區區議員許智峯表示理解市民對野豬的憂慮,但認為多名建制派議員的言論過於誇張,強調要平衡野豬和居民的利益,「唔好將所有嘅責任放囇係野豬到,而係政府對野豬的措施十分被動。」他指漁護署雖有教育宣傳,但廣泛性不足,促增撥資源。
漁護署張家盛指,管理野豬的團隊目前只有六名同事,希望區議員體諒人手不足,會繼續爭取更多資源,希望成立應變隊伍以解決「人豬衝突」。他指郊區本來就是野豬的住所,漁護署並不會主動處理郊區的野豬,以保留野豬的先天集性,管理在市區出現的野豬所造成的滋擾才是他們的工作重點。
他指正推行的「野豬避孕及搬遷先導計劃」最新數字已成功捕捉138隻野豬,當中有92隻成功搬遷。張家盛指若野豬體型適合,會安排牠們載上已安裝GPS功能的頸圈,追蹤牠們的活動和反應,評估搬遷的成效。他指搬遷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解決燃眉之急,但詳細搬遷地址則不能對外公佈,以保障野豬生活。
對於是否重啟狩獵野豬行動,張家盛指並非有效的解決方法,行動亦涉及安全問題,在香港市區進行狩獵野豬並不可取。他指除了為野豬進行避孕外,亦會在多區的「野豬黑點」設立新垃圾桶試點,預計新年後啟用,亦會繼續加強教育宣傳。
記者:陳紫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