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高鐵超支撥款本周五「打尖」上財委會,其他撥款申請議程順延,其中一項為政府申請11億撥款,在堅尼地城前焚化爐及屠房用地除污,將11萬立方米污土移除,工程將歷時7年。然除污工程完成後,該3.2公頃土地只能在少部份土地,即現加多近街臨時公園上建屋,預料僅提供數百個住宅單位。守護堅城關注組促立法會反對撥款並保留公園,亦質疑該地日後的住宅單位價格高昂,未能解決港人住屋需求。
規劃署在2013年就堅尼地城西部土地用途諮詢中西區區議會,建議興建3,300個住宅單位,包括把前摩星嶺平房局、前已婚警察宿舍及香港學堂臨時校舍改建公營房屋,提供2,300個單位。署方另建議改劃部份土地作私人住宅用途,包括清拆加多近街臨時公園,共提供1,000個住宅單位,海旁則用作休憩用地及商業用途。
居民組成守護堅城關注組反對清拆公園建議,指公園為區內僅有的休憩用地之一。政府對於反對聲音置之不理,11億除污工程撥款申請於規劃檢討獲城規會通過前,已在去年通過立法會工務小組,並列入本週五財委會議程。
關注組上週(1月27日)舉行記者會,批評除污工程環評報告偏頗,促立法會否決撥款。該份「前堅尼地城前焚化爐,屠房及毗鄰土地除污報告」,從未交代前身為批發市場的加多近街臨時公園的污染物何來。城西關注組成員、曾研究苯比啶的大學教師張朝敦博士翻閱有關公園土地的歷史地圖後,指在50年代填海前為碼頭,當年船隻使用煤炭作燃料,附近亦有倉庫以貯存燃料之用,因而出現苯比啶(PAH)污染。
張朝敦指,苯比啶不溶於水並擁有高惰性,埋於深層泥土下(9米深)不會影響市民健康及造成污染。一旦工程展開,或致不同斷層泥土同受污染,而去除高惰性的苯比啶的工序多、成本高,或致超支,成為另一個「大白象工程」。
張朝敦又指,前焚化爐、屠房及毗鄰土地主要為鉛污染,屬於淺層污染(4.5米深),而重金屬除污亦相對容易,成本較低。他建議以西市街為界,保留現加多近街臨時公園,兼顧居民需要及土地發展。
圖:張朝敦建議除污工程以紅線(山市街)為界。根據土木工程署的環評報告,集中在東面的為較易處理的重金屬污染,公園則有苯比啶,較難處理。
圖:立法會議員陳家洛、單仲偕、何秀蘭、張超雄及梁國雄出席支持
記者:何哲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