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今日上午發起遊行請願,爭取改善教育制度,取消TSA及增加職業及技藝學校的資助。參與人士包括家長、青年、學童、社工及老師,聯席宣佈遊行人數約有120人,顯示香港市民對教育制度的關注。警方則表示遊行人數最高峰時達90人。
今日正值兒童節,遊行隊伍中的學童背著大書包,手持鐵籠而行,希望政府正視教育制度問題。遊行於上午10時半從金鐘港鐵站出發,到政府總部遞交請願信。學童先把畫作貼在公民廣場外鐵馬,然後一同衝破道具「鐵籠」,寓意衝破「教育籠牢」。
促著重學童身心發展
本學年至今發生23宗學生自殺悲劇,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何汝英指出,社會應著重學童身心發展,不應只是追求成績。她質疑測驗考試及系統性評估添加學生壓力,「究竟是為了評估學生水平才進行教育,還是因為有教育才適量地進行評估呢?」她又指在現今制度下,學生在學業以外的其他專長根本沒有出路。她指現時的目標是取消TSA,減輕學童功課量。她亦指出大專學位不足的問題,現時適齡人口只得18%能就讀大學,而技藝學校的地位亦相對較低,缺乏出路。
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何汝英
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指出,現時學生每日不停重覆考試操練,社會應停下來反省問題,希望公眾、社會及家長明白,「其實我哋都應該有選擇」,家長不應怕孩子在制度下未能生存,而縱容有問題的制度。
不少家庭帶同孩子參與遊行,街工黃潤達育有一名兒子,他希望給孩子一個快樂童年,不希望他將來只為「上車」拼搏,「考試原是為了平衡,測試一下學生水平,而不是本末倒置,只為考試而讀書」。
黃潤達和家人
另一家庭黃先生及黃太太指出十分擔心就讀一年級的兒子的將來,批評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不聽民意。相比學業,他們更擔心兒童的心理發展,「小朋友達唔到學校要求,好驚佢自我形象下降,點解我哋無得選擇?」
林先生及林太太亦帶同八個半月的嬰兒遊行,希望表達訴求,讓下一代能放低沈重壓力。他們指出,學生的其他發展亦十分重要,不止在學業,亦不應只為了入讀名校而報讀興趣班,「學生亦不應被限制自由,政府的津貼不應只投放在學校的興趣班當中,因為學校的課外活動有限,學生根本沒有很大選擇。」他們認為應直接津貼有需要的學生,讓他們在校外按個人意願報讀更多元化的課外活動。
記者:文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