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作者的其他文章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957

【學生自殺】學者倡真正精神康復 須處理社會上的壓迫

$
0
0

(獨媒特約報導)去年九月至今,本港已多達25宗學童自殺死亡事件,學生的精神健康問題再度引起社會關注。昨日(4月6日)社會發展中心與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合辦講座,講者東華學院助理教授鄧琳博士指,精神健康非純生物問題,真正的精神康復必須解決社會上各種意識形態的壓迫。

鄧琳批評主流醫學界斷定精神健康純屬生物問題(biological problem)的看法,指出世界衛生組織已確認健康問題與社會因素的關係(social determinism of health)。鄧以過往研究英國華人的精神健康康復歷程為例,論證許多時導致英國華人精神上出現問題的皆為社會結構性的因素,包括勞動市場上對華人的歧視、地理環境窒礙他們聚居以形成互助網絡、及至社會上對市民使用社會安全網(social safety net)的污名化,令患者不敢求醫。

鄧琳認為,真正的精神康復必須處理社會上各種意識形態的壓迫,否則即使患者重現希望,希望亦會死亡若社會條件無法令他有機會令希望得以實現(hope, without opportunities, die.)。

對於香港目前多宗學生自殺狀況,鄧琳認為必先反思教育的初衷。她批評現時教育的目的只為令學童找到一份優差,卻從不提及人生的其它可能性和考慮學童的意願。鄧指在學歷主義下,彷彿不讀書便沒有出路,而這種思考模式絕對是意識形態的霸權。在勞動市場方面,鄧提到本港法例對勞工的保障不足,例如標準工時尚未立法等,以致某些職業特別受歡迎。她以洗碗工為例,指洗碗工的薪酬並不低,惟因工時長和工作環境惡劣,令許多年輕人卻步。

在教師方面, 鄧琳指出現時教師的工作量龐大,導致他們完全沒時間關心學生。鄧認為教師本是一份著重人性溝通的工作,惟在此等工作量下卻磨滅了教育的本質。

鄧琳又批評社會保障不足,亦屬增添壓力的原因之一,她提到不少外國人對在中年時轉工不感抗拒,惟因本港的社會保障不足,例如全民退休保障未立法,令港人即使發現工作不適合自己亦不敢轉工,以免失去原有公司所提供的福利保障。

有曾受精神問題困擾的聽眾指,某時候自殺是直接與藥物有關,因患者在試藥初期和轉藥的時候皆會出現極大的心理和生理反應,而一個十多歲的學童是無法承受此等壓力的,他希望醫生在決定冶療方法時需考慮病人的意願,亦望大眾反思患者與醫生間不平等的權力關係。

記者:李巧兒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957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