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電影《十年》獲得金像獎「最佳電影」,近日引起爭議。導演邱禮濤在昨晚流動民主課室主辦的「禁文化」講座系列中,講到香港電影中「禁片」的生態,又細數香港百年電影史中不少禁片事件,及其背後的原因。邱禮濤又認為電影《十年》可以上畫,不須自我審查,而他的新作《選老頂》卻被電檢處要求改動戲名,回應指:「電檢呢個要求係 Outdate 左。」他又強調,香港電影從來都離不開政治。
香禁片的前世今生
邱禮濤從電影歷史講起,指電影早期發展中已經出現了禁片的概念。「美國史上第一部禁片就係一套半分鐘既短片,一個女仔跳舞既時候唔小心走光,就俾當時既人認為電影呈現左違反道德既野,係邪惡既載體。」然而邪惡的往往不是道德,而是更加幽險難測的政治。邱禮濤引述學者本雅明的說法,指電影是「超越真品和膺品之分,又令人群聚集起來,在同一時間獲得經驗。電影本身是載體,承載住意識型態。對政府黎講,可以係好危險。」
電影為什麼會被禁,而又在甚麼情況下被禁?邱禮濤的意見很簡單:「係極端專制下既國家其實唔會有禁片,因為乜都唔會出現;反而禁片既生態,代表緊兩種或以上既政治勢力既對話同拉扯,唯有複雜政治生態既地方,禁片先會多。」
而香港電影的意識型態之爭,早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已經初見端倪。邱禮濤娓娓道來香港電影之父黎民偉的經歷,「當時黎民偉想係香港開片廠,但因為英殖政府知道黎民偉受國民政府支持,而當時英國仍以北洋政府為中國合法政權,就拒絕黎既要求。」
來到三十年代,日本侵華野心可見,當時香港迎來一群南來電影人,拍攝「國防片」,而上海也出現左翼電影運動。「但係港英政府當時仍放任日本既行為,反而禁止當地電影人拍國防片,或者製作針對日本人既電影。」直到1939年德意日三國同盟後,殖民地政府才放寬處理。與此同時,中國內部也有自己的禁片。國民政府曾經因上海電影界投訴香港粵語片大賣,損害國語片市場,決定禁止拍攝粵語片。禁片的決定背後,是國民政府執行統一語言的政策,卻最終因日本全面侵華而不了了之。
六十年代在香港爆發的小冷戰
國共內戰之後,中華民國退守台灣,共產黨奪得大陸政府,香港這塊殖民地便是國共兩黨相爭的地方。「長城、鳳凰、新聯,係左派電影公司,中聯係少數能夠賣片入大陸,而如果你當時想賣片去台灣,就要加入自由總會,證明自己同共產黨完全無關係,才可以參與拍攝。」邱禮濤自言當年也曾加入自由總會。「其實當年邵逸夫一方面每年係雙十節到台灣賀壽,一方面暗中出錢俾長城拍戲,有飯食就著咩衫啦。」
圖:電影《選老頂》
《十年》和《選老頂》的審查
邱禮濤認為《十年》電影本身沒有問題,只是它反映了當前電影工業中部份人自我審查比過去嚴重。「廿年前既《表姐你好野》咪又係《十年》咁樣,不過《十年》唔同既係佢用正劇既方式去講未來既荒誕。」至於自己新作《選老頂》被電檢署要求改戲名,他則回應指:「黑社會既說話都係人既說話,而說話有其語境,會跟隨時代改變。」認為電檢署決定「Outdate」。
而面對目前香港的社會氛圍,邱禮濤覺得兩部電影未算破格,「係一個充滿信徒既地方就唔需要傳道。」、「選老頂都有一種 paradox 係入面,我地固然有好多野想講,但觀眾有時過份解讀,反而未必係好事。」
邱禮濤更想公眾關注的是,「電檢署係咪唯一合法既審查機制?其實唔係。」在社會中有各種政治或傳統勢力對電影創作進行審查,他指昔日女導演唐書璇拍攝《再見中國》,題材敏感下竟然未曾上映,導演本人被帶到新華社問話,質問資金來源。五十年代導演龍剛拍攝《昨日今日明日》(原名瘟疫),被左派報章連日攻擊,更以死亡恐懼要脅,逼得龍剛最後將戲名更改。
最後,有市民問到《十年》奪得金像獎最佳電影,會否招來更嚴峻的審查。今後香港電影人面對審查該如何自處,邱禮濤笑著說:「見步行步,講真都差唔多,最大既轉變我覺得係由2012年開始。」
「金像獎?其實我對上一次親身去已經係1987年。」
記者:陳子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