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市建局早前宣佈修訂土瓜灣春田街/崇志街重建項目(KC-008),將鄰近春田街納入重建範圍(KC-008(A)),被指為推高地積比率,增建住宅牟利。該項目緊鄰2010年發生塌樓意外、市建局馬頭圍道╱春田街項目。兩項目旁、逾40年樓齡的福運大廈則不在重建範圍,居民上週聯同建制派議員到市建局請願,指工程已令大樓出現裂縫,促納入重建範圍。社區文化關注(CCC)幹事楚思則擔心,同一時間在土瓜灣進行多項重建項目將破壞原有社區網絡,促市建局與民共議。
疑市建局工程致沉降
2010年,位於馬頭圍道的唐樓群部份倒塌,市建局正在原址進行重建工程,附近有41年樓齡的福運大廈懷疑因其打樁工程引致沉降問題,多處出現裂縫,其中地舖接近地盤位置的牆壁更有一條約15米裂縫。
圖:2010年1月30日,馬頭圍道一楝五層高,樓齡55年的舊樓(馬頭圍道45J)突然倒塌
圖:塌樓範圍後來包括土瓜灣馬頭圍道43-45J號, 鶴園街6-8號及春田街1-23號列入市建局重建項目範圍,提供493個住宅單位
上週(6月13日),九龍城區議員林博、余志榮、梁美芬及立法會議員王國興及李慧琼,與一眾土瓜灣居民包括福運大廈居民到市建局總部中遠大廈請願,要求一次過展開更多土瓜灣重建項目,以免沒有納入重建範圍內的舊樓成孤島。
參與請願的福運大廈業主立案法團主席陳長湘稱,已動工的馬頭圍道╱春田街發展項目已對大廈結構安全造成威脅,若然再在春田街啟動新項目,將引致更多問題。有福運大廈居民亦指,市建局從未考慮福運大廈權益,漠視大廈已經出現沉降問題。
大廈多處現裂縫
記者與陳長湘現場視察福運大廈,他指目前有工人修補裂縫,並塗上油漆,他指裂縫會再次出現,「只係做表面功夫,無用架嘛。」
市建局在春田街修訂後的項目(KC-008(A)),將整條春田街納入重建範圍,亦令以春田街為主要出入道路的福運大廈居民不滿。陳長湘指,市建局計劃於大廈外新建迴旋處,對年老居民構成安全威脅。他亦擔心重建後兩邊皆是高樓大廈,只有15層的福運大廈將會被擋,形成屏風效應。
圖:春田街被納入重建範圍後,福運大廈居民須改用新建的迴旋處改經崇志街出入
有福運大廈居民亦表示,市建局項目的通風井、後備發電機、停車庫出入口會全部面向福運大廈,對民生造成很大影響,又擔心屆時已屬私人土地的春田街,會否開放予公眾使用。市建局吞併街道亦令大廈失去20個車位,批評「根本就改善唔到,而且剝削左本身居民所享有既一d方便同埋利益。」陳長湘促「如果一定要收埋春田街,要收埋我地。」
兩項目同時施工憂成危樓
市建局曾稱,收回春田街是為改善環境,不過居民李先生指春田街交通問題主要源於街前兩間回收鋪,他指重建後不設回收鋪便可解決交通問題。有居民亦指,目前正展開的馬頭圍道重建項目施工期至2019年,春田街項目一旦展開,則由2018年施工至2026年,兩邊同時重建將威脅福運大廈建築安全。2026年春田街項目落成後,則福運大廈樓齡已逾50年,認為目前的重建計劃加劇樓宇不穩定性,擔成福運大廈日後將成為危樓。
市建局及屋宇署回覆傳媒查詢時指,局方曾安排註冊結構工程師實地視察福運大廈,認為未對大廈構成結構安全問題,而局方一般展開重建項目涉及的樓宇樓齡均逾50年,未有計劃將福運大廈納入重建範圍。屋宇署則指樓宇的整體結構並沒有明顯危險。
社區文化關注:街道納重建範圍推高地積比賺錢
關注區內重建的社區文化關注(CCC)幹事楚思指,在整個春田街重建中,市建局收納街道的原委令人質疑,認為最大得益者便是市建局。楚思指街道本身是公共資源,但市建局將街道納入重建範圍無須補地價,只需象徵式繳付1,000元,增加的地積比率可以多建150個單位,估計市建局因而多賺6億元。
楚思亦指收回春田街、將道路入口由鶴園街改往崇志街,只會增加車輛流量,令交通問題惡化。
她亦斥市建局「自己決定然後再知會街坊」,認為「如果當初有同福運(大廈居民)傾,福運(大廈居民)而家就唔會有咁大既反響。」她認為市建局資料不夠透明和流通,市民要親赴其他地區如北角城規會秘書處才可獲得重建相關資料。
楚思又批評,市建局現時的重建規劃保障居民獲原區安置,亦沒包含社區脈絡的規劃。她指重建後原來的店舖未必有能力支付昂貴租金,被迫從社區消失。她稱指土瓜灣已經50年沒有興建公屋,部份租戶需遷到其他地區的公屋,或是被迫居於其他地區如深水埗、租金昂貴的劏房。楚思不認同同一時間在區內展開多項重建工程,「一次過咁短時間連根拔起既做法,只會將破壞擴大,令土瓜灣面目全非。」
楚思認同土瓜灣進行市區重建,但指「拆完之後起乜」才是重心,強調「社區網絡唔係只係人情味」,而是關乎區內市民切身生存及生活的需要。她指土瓜灣物價較低、基層市民選擇較多、就業容易,指無論是春田街重建,抑或福運大廈爭議,市民也應有權參與,促市建局與民間溝通,一同規劃社區。她認為市民目前缺乏想像重建後帶來的生活改變,亦未必知道自己其實有權去參與重建規劃過程,他們會加強與市民的交流,令居民知道有更多的可能性。
記者:陳小芹、蕭韻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