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牛頭角淘大工業村四級火,至今已焚燒持續逾2日,導致2名消防員殉職。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兼工程師黎廣德昨晚在Facebook發出呼籲,指大火已令大廈結構大大減弱,倒塌危機愈來愈大,促政府「不能再心存僥倖,寄望樓宇不會倒塌」,停止派出消防員進入火場,改變以「救熄場火」為目標的策略,準備應對大樓一旦倒塌的「社區災害」。
黎廣德今早接受獨媒訪問指,消防處管理層應根據其專業判斷,預計撲滅火災所需時間。「如果要50個小時,而大樓預計於20小時內倒塌,當局應改變策略。」黎廣德指出,一般工廈結構承受火災的安全系數為2小時,長期燃燒所產生的高溫會導致樓宇的鋼筋和柱樑結構變弱。他指出,淘大工業村以柱樑及樓層之間的橫樑支撐結構,持續燃燒令主要的承重結構石屎出現裂縫,鋼筋曝露於焚燒之下會變得脆弱,在500度及800度高溫下效用分別跌至40%及0%。
黎廣德指出,因為火場在3樓,因此3樓樓頂(即4樓地板)溫度最高,有最大機會倒塌。一旦3樓樓頂倒塌,將連同大廈內柱倒向3樓地板,其拉力會造成骨牌效應,把結構性柱樑拉倒,令整棟大廈以骨牌式向內倒塌。
對於屋宇署指外牆及批盪的裂縫,並未顯示工廈有結構性安全。黎廣德指屋宇署說法正確,但他補充指署方只曾到2樓視察,但未能進入或已出現結構性安全問題的3樓及4樓火場。
黎廣德指,當局應考慮改變策略,將事件由視為「救熄場火」轉向防止「社區災害」。他指兩項策略性質完全不同,工廈在持續焚燒下結構必然受損,日後亦很大機會須拆卸,認為大廈結構已愈來愈弱,已到達臨界點,倒塌風險愈來愈大,他指出,如當局專業判斷是樓宇在倒塌前仍未能救熄火災,應立即準備大廈「受控倒塌」策略。黎廣德指,當局可安排將大樓爆破,令大樓向內倒塌而非塌向旁邊的住宅或道路,並疏散鄰近大廈的居民、提早截斷附近的渠道、電纜及煤氣喉管等,防止大樓倒塌引發「次生災害」。
黎廣德坦言香港鮮有爆破樓宇先例,但相關工序並不複雜,工程界有豐富爆破經驗,相信不難找到有能力處理的專家,他促政府各政策局及政府部門盡早制訂應變計劃。黎廣德指,大樓倒塌一般會預留大廈樓高乘一點五倍的圓周為疏散範圍。
鄰近淘大工業村的得寶花園及嘉和園,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前者居有3,728名居民,後者則居有1,563人。
消防處署理助理處長江炳林今午見傳媒時指,目前火場3樓已救熄一半火,餘下一半迷你倉將逐個爆破滅火,並否認大廈樓層出現U型下墜。
保安局在火災發生後翌日,稱將全面檢討迷你倉政策。黎廣德指,迷你倉與一般工廈倉庫差異甚大,倉內可燃燒物品豐富、物品密集兼無法確定確實種類,大大增加救火難度,「一般工廈可燃燒物品可能最多燒50個鐘,但迷你倉可能可以燒200個鐘。」他促請政府針對迷你倉修訂消防條例,例如規定在每一個倉安裝自動式灑水系統,並規定迷你倉應該每月記錄進出物品,在火警發生時可以查看相關記錄,有效減低救火工作的危險。
保安局局長黎棟國今午見記者時,稱暫時無需疏散附近居民,又指任由大廈焚燒是不負責任。昨日政府租用城巴及九巴多部巴士,為疏散鄰近淘大工業村的得寶花園及嘉和園居民作準備,但及後又澄清暫無計劃。now新聞台昨晚引述消息來源指,行政長官梁振英原促民政事務局負責疏散計劃,但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認為應由保安局負責。
記者:黃俊邦、朱嘉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