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Alex Leung)
(獨媒特約報導)由民主動力及傳媒機構贊助的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立法會選舉滾動民調備受質疑,被指取樣少、誤差大,觸及當選名單的候選人變化大。港大民研今年亦改變2012年的研究方法,由讀出名單首2名候選人改為只讀出首名。港大民研上周回應指,今屆地區直選候選名單由67張增加25%至84張,故讀出首名是「在實際環境許可下的最好方法」。
翻查資料,如以2012年及今屆參選名單的首2名候選人總數作比較,僅由上屆113人增加至今屆的131人,增幅為16%。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研究經理李偉健回應查詢時指,沒就名單首2名候選人總數作統計,僅考慮到名單數目大增而調整研究方法。
今屆並非港大民研首次調整研究方法,2008年立法會選舉,港大民研民調會讀出參選名單首3名候選人,至2012年改為首2名,再到今屆改為只讀首名。比較三屆調查方法需讀出的候選人名字,2008年為112人(讀出首3人、註一)、2012年為113人(讀出首2人、註二)、2016年則為84人(讀出首名)。
對於坊間及政黨質疑,港大民研上周回應稱,今屆的名單數目由2012年的67張大幅增加至84張,增幅超過25%,又稱曾進行於本月11至15日期間,連續五日撥出資源進行科學測試,隨機抽取469人以「讀出兩人」方式進行反復測試,部分以「先一後二」及「先二後一」方式進行提問,發現在統計上並無顯著差異,強調不會改變調查方法。
比較2012年及2016年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的參選名單,兩屆在港島均有15張名單,九龍西則由9張增加至15張,九龍東則由9張增加至12張,新界西則由16張增加20張,新界東則由19張增至22張。
如以兩屆排名首2名的候選人數目作比較,港島由22人增至23人,九龍西由16人增至24人,九龍東由15人增至17人,新界西由28人增至32人,新界東則由32人增至35人。
今屆立法會選舉,有不少現有立法會議員排名第二「抬轎」,包括民主黨單仲楷、何俊仁、劉慧卿;自由黨田北俊;人民力量陳偉業;公民黨梁家傑及民建聯鍾樹根,上述名字均不會獲港大民研的研究員讀出名字。相反部份不獲讀出名字的候選人,長期觸及民調當選門檻,包括新民黨陳家珮、新民黨王威信及民建聯洪連杉。
民主動力委託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在6月20日至7月8日進行、在選舉提名期前發佈的民調,讀出參選名單首2名候選人,結果在7月30日至8月3日進行滾動民調的第一次數據有頗大出入。在新界東,獲田北俊排名第二的李梓敬獲10.7%支持,但只讀出首名候選人的民調則跌出當選門檻。
自由黨上周向港大民研發信,批評其研究方法。李梓敬回應獨媒查詢時質疑民調只讀出名單首名候選人的名字,但不擔心民調會影響選情。李梓敬呼籲選民不要受民調影響,「不要用策略性投票或力保任何人,只要集中票源。」他希望能夠力爭兩席,和田北俊一起入局。
民主黨主席、現任立法會議員劉慧卿同樣排在名單第二位,力推該黨總幹事林卓廷進入立法會。林卓廷對獨媒指自己在民調中落後,很大程度受只讀出名單首名候選人的名字所影響。「卿姐在社區服務二十多年,她的知名度對我有很大幫助。」。他更批評「民調樣本低」,令他的排名「非常浮動」。林卓廷認為民調只屬參考,呼籲選民要根據自己的信念投票。
民主動力召集人趙家賢則向獨媒表示,港大滾動民調與「主觀感覺有落差」,亦知道其他政黨對此民調非常關注,他們「作為贊助商之一,曾經私下出信要求港大民意研究計劃考慮讀出名單首名候選人名字外,在名單中助選的現任立法會議員名字。但始終尊重他們的做法,相信他們的學術專業」。趙又指,第二輪民主動力民調將於9月2日公布,屆時會合併由港大滾動民調中8月22日至9月2日的調查結果,而樣本數目則會增至多於5,000人,力求精準,當中香港島佔約1,000人,九龍東九龍西各8,00人,新界東新界東各1,200人。他認為「始終數字上有局限性,選民應自己再調整一下」。
趙家賢對非建制派選情悲觀,「非建制派應相互合作棄保,希望民主動力能成為一個平台促進非建制間的溝通交流和合作空間,冀望大家能為整體利益著想。」民主動力現時正為港大民研進行眾籌,現時網上捐款只有三至四萬,而與最少需要的民調費用$450,000還有一大段距離。
早前報導:
〈人力社民連轟滾動民調不可靠 籲選民勿參考〉(8月18日)
〈立選滾動民調遭批誤導 誤差大、未讀完整候選名單〉(8月12日)
註一:各區名單首3名候選人總數:港島20人、九龍西27人、九龍東14人、新界西30人、新界東21人,總數為112人
註二:各區名單首3名候選人總數:港島29人、九龍西22人、九龍東18人、新界西37人、新界東41人,總數為14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