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南華日前宣布退出港超聯自行降落甲組,百年來首次降落次級聯賽,立法會財委會星期五亦將審議造價高達319億元的啟德體育園,但計劃中的提案誘因爭議未解決,港台節目《城市論壇》今日討論。體育專員楊德強表示政府已大力發展本地職業足球,更指「英超挑戰賽啲飛好快賣哂,熱刺來港反應又不俗,港隊賽事都多人關注」;反映本地足球已有進展。
在節目上,楊德強否認政府推動本地足球不力,舉例指港超聯在制度上有改善;東方更打入亞冠盃分組賽,賽事入座率高,加上在港超聯煞科戰,由東方對傑志更是全場爆滿。他續表示,即使在鳳凰計劃結束後,政府仍大力支持本地足球,包含每年撥款2,500萬元予足總,康文署在每年亦有1,800萬元撥予足總,加上區隊在參加各級聯賽時,亦有區議會近1,000萬元的資助;強調政府已投入了很多資金在職業足球。
港超場均入座率下降 楊德強:只是其中一個指標
主持蘇敬恆問道,為何近兩季的港超場均入座率下降,楊德強表示不可以只看平均數,認為這只是其中一個量度指標,反指外隊訪港的反應十分不俗。楊德強多次指,不能只看一個因素便一概而論,呼籲球迷要多入場支持。理大香港專上學院講師李峻嶸認為,楊德強的說法並不恰當,因為外隊訪港和本地職業足球是兩件事:「係兩件商品嚟」。他重申政府是否「需要」撥款發展職業足球,才是要認真討論的事情。
李峻嶸表示,因為南華降班,《城市論壇》才會討論,指節目應該有近三十年未曾討論相關議題。他指出,在去季的港超聯中,傑志的場均入座率已超越南華,證明南華的受關註程度的確有如前,但自降甲組又引起不少討論。
立法會議員馬逢國則認為,南華退出的影響只是短期,長期影響有待觀察,稱南華在退出後所作的青訓是值得期待。足總董事、港超球隊香港飛馬主席梁芷珊則認為南華退出的打擊十分重大,指這間百年老店一直支撐住港超;但指從南華體育會角度來看,搞波要用很多錢,不能只用體育會的資金支撐足球部。
南華體育會早前稱,香港長期欠缺年青優秀球員推動足運,會方在去年起已提出十年青訓計劃,重建青訓系統,務求在最短和適當時間以新面貌重返港超聯。梁芷珊暗示,南華不是找不到贊助和足主,而是在政策上有制肘,例如硬件不足等。她呼籲南華要認真做青訓,不能只流於承諾。
馬逢國搞錯政府撥款用途
馬逢國指,政府的所謂投入不足以支付下月英超挑戰賽球隊訪港的禮金。他更認為,政府的撥款只用了在球會身上,沒有好好善用。梁芷珊澄清,撥款沒有用在球會身上,而是用了在完善足總架構,指足總近年的市場推廣已有很大進步。她認為,縱使香港的硬件條件不好,但英超挑戰賽依然選擇落戶香港,可見香港的競爭力不俗。
李峻嶸質疑,職業足球有很多環節,強調必須先釐清討論的核心,即是政府支持足球「到底是支持甚麼」,不然很難討論:「推動職業足球背後的意義和目標是甚麼呢?」。李舉例指,推動青訓應是為了拔尖,令年輕球員成為頂級球員還是只讓年輕球員能夠擁有健康體魄。楊德強回應時稱,推動足球普及化和培訓年輕球員是並行的,兩者並無抵觸。
學者政府質疑計劃向大財團傾斜
此外,節目討論到撥款興建啟德體育園。楊德強稱,興建體育園對香港體育發展十分重要,認為提案誘因能吸引投標者,認為入標的團隊要長時間工作,有很多準備工夫。他又稱,這種方式在外國有不少例子。「越多人入標越好,競爭大才能吸引更多條件。」梁芷珊支持興建啟德體育園區,認為在公私因合資的方案中,提案誘因十分重要,業界對此亦有很大期望。
啟德體育園將由政府出資319億港元的興建費用,並會提供25年合約期予私人營辦商作營運,落標者更可有高達6,000萬港元的提案誘因。李峻嶸批評,政府要和國際接軌的不單是提案誘因,在公共理財政策上亦然,指今次爭議便是政府向大財團傾斜,計劃採用「設計、建造、營運」模式(DBO)最具爭議。他舉例稱,香港大球場原本由私人公司營運,但最後由政府收回,並質疑在體育園落成後,能否常規地大型賽事在港舉行亦是疑問。
楊德強稱,大球場不是採用DBO,在管理公司發現草地及上蓋不適用後決定退出,今次正是參考了大球場的經驗。他重申,紅磡體育館及伊利沙伯體育館都是三、四十年前落成,已不能配合香港的發展,所以政府必須努力提供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