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作者的其他文章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957

「不是地辦」的地方辦事處—朱凱廸荃葵青團隊專訪

$
0
0

(獨媒特約報導)葵芳高芳街的高芳樓,在大廈樓下看到朱凱廸議員地方辦事處的小門牌,寫著「不是地辦」。

走上二樓的辦事處,果然「不是地辦」,進門後馬上看到一排一排用紅酒箱砌成的書架,放滿不同朋友拿來分享的書籍,書架旁的窗邊,掛著「文青」味濃厚的手作布袋。牆上的大黑板,畫著以社區貓作為主題的棋盤,剛剛完成了社區貓的展覽。在辦事處的小陽台,種植了秋葵和四季豆,難怪街坊會感到好奇,有興趣參觀朱凱廸的議員辦事處。

IMG_2286
圖:辦事處的小陽台有種植區

第一次到訪地辦的街坊給出的評語是:「朱凱廸的辦事處果然係唔同的。」朱凱廸荃葵青團隊很多都是政治素人,沒有社區組織的經驗,成立荃葵青辦事處,團隊沒有跟從一般議員辦事處的模式。傘後的新政治,他們想嘗試打破傳統政黨對於政治的觀念。成立地辦,他們的想法是:「有個新地方可以比大家使用,我們想點用」。

其實我地唔係識左好耐

荃葵青辦事處的職員Judith和團隊的Ruby都是從去年助選時,才加入朱凱廸的團隊。Judith說她並不是跟朱凱廸認識了很久,讓Judith加入團隊的契機,是去年2月青衣長發街市擺市,「因為我住青衣,這是最接近我的議題,我想知道可以做些什麼,所以去參加了討論,知道他們會有一系列的行動」,雖然最終救不了祥發街市,但Judith一直跟著朱凱廸團隊舉辦逸東墟市,嘗試挑戰霸權,嘗試公共空間的模式可以如何實踐,一直到現在。

IMG_2264
圖:Judith

Ruby則是在去年7月初上班途中,在葵興地鐵站接到朱凱廸參選的傳單,「當時陸續有人宣佈要參選新界西,我在想朱凱廸會不會參選,覺得如果他參選就好了。」當時Ruby不認識朱凱廸,只是作為新界西的選民有這樣的想法。接到朱凱廸傳單的一刻,Ruby很開心朱凱廸參選,「別人拍照都是拍食物,記得我很開心地拍了他的傳單。」心裡已經想朱凱廸他們是不是需要幫忙,剛好她在「八鄉朱凱廸」的facebook專頁看到有徵戰友的簡介會,說自由參加。Ruby笑說她是簡介會當天才報名看看,「起初以為助選很簡單,幫忙派派傳單,9月選舉,派一個多月,誰不知完全不是這樣。」Ruby說去完簡介會後,有想過「閃人」,「覺得很多事情都好像沒準備好,好像一堆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的人坐在一起,有點不安。」當天的簡介會分區討論,Ruby才發現,原來荃葵青團隊只有很少人,之前荃葵青區更是沒有辦法組成一組的。Judith補充,因為朱凱廸本身在新界西的北面,他「南下」機會不多,後來因為逸東墟市,一南下便去了東涌,荃葵青中間這一帶之前都很少經營。荃葵青組比較新,沒有固定的班底。Ruby擔心,沒有人開荒,自己又不知怎樣做,又沒有試過助選。她笑說:「第一次擺街站、第一次用直幡,連開也不會開。」

IMG_2278

政治素人的「土炮」組織

在助選的過程中,Ruby才開始慢慢了解民主自決的理念。「第一次在簡介會聽朱凱廸講民主自決的概念,其實很糢糊」後來,Ruby才慢慢了解,民主自決其實就是由市民去實踐。「整個助選的過程提供了一塊很好的畫板讓我們去畫,他沒有框死我們要畫什麼,你要派傳單、你要掛banner,幾點你要在哪裡等,在哪個地點擺街站。我們設計整個助選,去哪裡派傳單,我們也是自己去傾去想,整件事情我也有份參與,而不是伸手,你指派我去做什麼。」Ruby用自己的方式助選,她笑說十分「土炮」,「我落街去睇,我走去深井、去麗城花園、去荃灣中心。一邊走一邊拍照、觀察,看看那些人是否有善,用什麼方式去派傳單、哪個地點比較好、哪個時間比較好。」當然也是有失敗的經驗,曾經打算入村派傳單,原本擔心入村可能會危險,出發前想著要如何跟村民打好關係,去到才發現,村裡一個人也沒有。「可能剛好那時間,不會有人經過,我們真的不知道。我們很多都是素人,班會選舉也不是每個人都試過,更不用說立法會那麼大規模的選舉。」

行街搵到的辦事處

成立地方辦事處,是選舉時已經種下的想法。「選舉時朱凱廸也有講,各區已經組成團隊,民主自決的實踐應該是選舉之後的事。」Ruby選舉時心情很忐忑,「一直安慰自己不要緊,就算輸了也不代表什麼,將來才是我們的開始,就是落區去實踐民主自決。」Ruby認為選舉時已經決定要繼續,嬴,只是很大的bonus。

選舉結束後,團隊開始找地方成立辦事處,卻遇到很大的障礙。Judith認為現行房屋署的制度對他們很不公平,「我們原本期望能在區內申請房署公屋屋村的辦事處單位,但抽了幾個舖都抽不到。」現行的抽籤機制,先給當區的區議員、再是同區的其他區議員、才到立法會直選議員,最後功能組別議員。「我們在這排序下,永遠都沒有任何的抽籤」。團隊四處找地方,荃灣、葵芳都找過,又考慮過商場和街舖。Ruby經過高芳街,發現近期工聯會的辦事處都沒有掛橫額。一問之下,果然是工聯會搬走了,有個空白期,剛好團隊在找辦公室,看過後覺得合適,便租了下來。從選舉到成立辦事處,團隊幾乎都是自己做決定,Judith說不會把前來幫忙的朋友視為義工,而是共同工作的戰友,不同的大少事項,團隊都一起討論、決策。Judith認為這才是民主自決的精神,朱凱迪只是提供一個平台,戰友、街坊才是主體。

原來banner不一定是「成功爭取」

辦事處開幕後,團隊舉辦的母親節和父親節banner活動,引起很大的迴響。母親節的時候,團隊邀請街坊留下給母親的短訊,然後替街坊寫在橫額上,掛去朱凱迪荃葵青的banner位。到了父親節,團隊更是邀請街坊直接來地辦畫banner,亦把banner放在街站,讓街坊自己寫自己畫。

IMG_2271

讓Ruby最深刻的,是有位年青人將要去荷蘭參加單車比賽,出發前想留言,讓母親不要擔心,「我們母親節banner一出街,好壯觀,全香港都沒有嘗試過有十幾塊這樣的banner。街上的banner都是成功爭取,我們不成功爭取,但比番個banner位你用。」走上街上,banner都是政治宣傳,街坊、社區都沒有份參與,「我們的banner位,其實並不一定是朱凱迪要說的話,而是街坊有什麼事想講,比個banner位置街坊去寫」,街上的banner空間一直是從上而下,都是議員要告訴市民資訊。掛上banner後,街坊很開心的找回自己畫的banner拍照留念,「為什麼banner一定要是政治宣傳?以前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原來這些空間我們是可以使用的」。

IMG_2282
圖:母親節橫額

未來團隊希望可以在地辦與街坊有更多的互動,比如現時地辦有很多圖書,街坊可以上來看書。有些戰友放了玩具在地辦,樓下茶餐廳的小孩知道,每星期也上來玩玩具。有些同學,他們考完試,也會上來溫書、看看漫畫。現時每星期一當值的朋友會放電影,星期三晚朱凱迪會上來分享。他們期望地辦不只是職員辦公的地方,而是在地辦以外,有更多「不是地辦」的可能。

IMG_2283

記者:文己翎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957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