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這是一個有關香港的故事——鄔勵德 (Michael Wright) 1912年在香港出生,1938年返港加入工務司署,1941年參與香港保衛戰,後來遭日軍囚禁在戰俘營;戰後曾任工務局局長。位於大坑的勵德邨,正是為了紀念鄔勵德而命名。《城市日記》策展人黎穎詩早前便遠赴英國,訪問這位前高官,拍成紀錄片《勵德年記》進行社區放映。在本土思潮大行其道的年頭,要談本土便必須先要認識香港歷史。
黎穎詩曾任職記者,近年修畢博士學位,積極關注社區和保育議題,現時是《城市日記》策展人,近年積極發掘大大小小的社區故事。
黎穎詩前年年底因為工作關係去了倫敦,透過朋友知道鄔勵德仍然健在。「如果無咗咪好可惜?不如搵他訪問。」黎穎詩遂決定要親身到英國訪問這位即將年屆104歲的前殖民地工務局局長,為歷史留下足跡。
鄔勵德的年紀較大,現時已較少出街,Chloe在倫敦隔日便到他的住所,和鄔勵德傾談兩小時。她前年舉辦了一個有關深水埗的展覽,更送上了展覽的書給他。「深水埗?我住過在那個戰俘營。」
《勵德年記》共分為五部分,由出生、打仗戰俘營、建公屋、香港的其他事旱災和水災、工作過的人和事。
故事要由二次大戰前後的幾年說起,當時在工務司署鄔勵德工作,在日軍連續轟炸18日後,港督楊慕琦宣告投降。那是1941年的聖誕節,鄔勵德在集中營渡過了三年零八個月。他在片中提到,在二戰中有些人很好,有些人很壞,又特別提到來自日本的傳教士渡邊結,他在二戰期間來港,偷運食物到赤柱戰俘營。日軍為了防止戰俘逃走,每人都要交出兩個名字。換言之,一人偷走,二人遭殃,這是連坐法。
訪問看似輕易而舉,但談的是七十多前的歷史,難免有點無從入手。除了訪問外,Chloe 還要搜尋和整理相關資料。她花上不少時間,認真重組歷史片段,找了香港歷史研究專家高添強,借來渡邊結的相片作補充資料。
香港重光後,鄔勵德曾任工務局局長近六年,更是香港戰後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工務局局長,你可以理解是特區政府的發展局,林鄭月娥或陳茂波的類似工作範圍吧。不同的是,據鄔勵德的說法,他作的較多是行政和技術上的決定,而非政治決定。
戰後房屋不能沒有他
歷史,這麼近又那麼遠。
「香港戰後的繁榮和這班戰俘其實有很大關係。」中環元創坊前身的警察宿舍和西區警署等均是出自鄔勵德之手。黎穎詩任職記者期間,曾重點報導房屋議題。在戰後,香港房屋短缺,居住面積狹窄之餘,衛生環境非常惡劣,隨之出現的便是七十二家房客。對的,香港劏房已有幾十年歷史。
那時候,基層要上樓的困難比今日有過之而無不及,安居樂業可說是奢望中的奢望;當時的基層房屋例如唐樓更要共用公眾廁所和廚房。Chloe提到,曾入住戰俘營的鄔勵德是身同感受,認為這是沒有尊嚴和可恥,決心要做得更多,將獨立廚廁成為必須品。
後來,房協比政府更早採用獨立廚廁,位於深水埗順寧道的上李屋在1952年落成,設計正是採用鄔勵德的提議。根據房協的說法,1958年興建的上李屋E座才有獨立廚廁。上李屋更是當時全港首個公共出租屋邨試驗項目,在1995年拆卸重建為樂年花園。
公屋,自此都有獨立廚廁。然而,Chloe 認為《蘋果日報》的訪問不太完整,因為只集中在公屋的部分,更想談的是「香港歷史」的部分。
中港矛盾日益嚴重,本土思潮抬頭,進步民主派紛紛講自決,傳統政黨都要講自主,甚至提出「香港人優先」;那甚麼是真香港人?
香港現時是華人為主的社會,但曾幾何時是華洋混集的社會。尖沙咀便有一條「麼地道」,以拜火教的「巴斯人」麼地命名。麼地當時可說是「駕勢堂」,19歲由印度孟買來港,做過多個行業均風生水起。時任港督盧押的夫人欲成立香港大學,麼地捐了十五萬元。香港,從此便有了大學。
嘆港人對「自己的歷史」欠認識
黎穎詩希望透過訪談,重尋歷史的腳印。「你以為他是外邊來啲人,但其實他們在香港的日子比你耐。」Chloe 表示,不應該因為膚色便覺得對方不是自己人。鄔勵德的父親和祖父都在香港出生,他已是第三代香港人,在打仗期間曾駐守鴨脷洲玉圭山,是海岸邊防軍旅的軍官。Chloe 慨嘆,港人對自己的歷史不認識,缺乏較全面的認知,要談身分認同亦無從說起。
鄔勵德在1963年離任工務局局長,獲時任港督柏立基邀請任香港駐英專員,三年後正式退休。鄔勵德上一次「回來」香港已是2005年,他現時仍有留意香港的事情,又覺得香港的樓房很醜,並知道「香港很多事情發生。鄔勵德的女兒和孫兒現時居住在香港,難怪他會說:「We are a Hong Kong family.」
黎穎詩近日再到倫敦探望鄔勵德,又將放映活動的照片交給他,他更主動談到船灣淡水湖的故事。《勵德年記》星期四會在石硤尾美荷樓青年旅舍作放映會,詳情見此。
記者:麥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