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政府昨日發表《2016年香港少數族裔人士貧窮情況報告》,顯示少數族裔貧窮率上升,政策介入前後的貧窮率分別為19.4%及17.6%。
報告亦指出少數族裔在職貧窮問題嚴重。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應可紓緩問題,但天主教香港教區教區勞工牧民中心(九龍)調查發現,大部份受訪少數族裔人士不知道如何申請低津;部份提交了申請的受訪者,又因為手續繁複及語言不通,而最終放棄。中心建議政府聘請少數族裔員工提供協助,並為傳譯安排訂立清晰指引。
中心訪問了145名15歲以上在職或非在職南亞裔人士,結果顯示近6成受訪者沒有申請低津,而當中有6成人符合申請資格。沒有申請的受訪者中,41%指不知道如何申請,34%指程序太繁複。
有申請低津的4成受訪者中,有22%最終撤回申請,原因包括申請表太難寫、不明白中英文信件內容、與低津辦事處職員無法溝通等。中心指出,政府於2009年起資助機構提供傳譯服務,但所有受訪者在申請過程中,從未獲傳譯協助。
太繁複拒再申請 兒子或須䮕學
巴基斯坦裔的Mr. Q是一家四口的經濟支柱,過去須打兩份工維持生計,但現時因健康問題,只能當夜間保安,每天工作12小時,年中無休,但每月6,000多元的租金支出,已佔他的收入一半。
他不懂中英語,曾申請低津3次,每次收到低津辦的信件和電話,都不能明白。低津辦又多次要求他補交入息資料文件,他要向上司索取多次,令對方不耐煩。他首次申請獲批全額津貼,但之後因資料不全,津貼額下降。他指低津申請程序繁複,表格難填,將不會再申請,現時就讀中三的兒子或要䮕學投入工作幫補家計。
Mr. A亦來自巴基斯坦,他月前獲中心協助才得知低津計劃。他任職地盤工,一家五口依靠他的16,000元月薪,支付房租已花去8,000元。他也指出申請過程對不懂中英文的人而言相當困難,他又曾要求老闆填寫入息證明,但被對方拖延數星期,以致他不是每月都獲全額津貼。
中心程序幹事曾嘉俊指出,低津要求申請人提供工時證明,但很多少數族裔貧窮人士為零散工,工時不穩定,難以提供資料證明,有時又因語言差異而無法要求上司提供需要的資料。
(左起)天主教香港教區教區勞工牧民中心(九龍)主任畢雁萍、程序幹事曾嘉俊
促聘少數族裔 訂傳譯指引
中心建議低津辦聘用少數族裔人士為申請人提供協助,以減少語言障礙,同時訂立清楚的傳譯指引,讓前線職員依隨。中心主任畢雁萍指出,香港政府部門是由職員決定是否需要使用傳譯服務,但外國的做法,是有指引即時評估服務使用者的語言能力,以決定是否需要提供協助。
申請低津需要填寫多份表格,低津辦之後又會以書信與申請人來往,但中心指出,所有表格及信件都只有中文及英文,讀不懂的少數族裔無法理解,需要尋求他人協助,十分不便。曾嘉俊指,過去的經驗中,協助少數族裔填寫首份申請表,往往已需兩小時。因此中心建議,為所有信件製作少數族裔語言範本,以便利申請人。
記者: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