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作者的其他文章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957

大學研究資助諮詢今結束 學界批重研輕教

$
0
0

(獨媒特約報導)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檢討研究政策及資助專責小組」於上月完成中期諮詢報告,諮詢將於今日(7月10日)結束。多個高等教育界團體昨召開記者會,認為建議偏重科研、輕視人文學科,亦未有正視學院競逐研究撥款引致惡性競爭,教研職位兼職化等問題。

斥報告以科研為主 撥款分配不清晰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檢討研究政策及資助專責小組」於上月完成中期諮詢報告,並提出七大建議,包括把本港競逐研究撥款倍增至每年40億、設立3個獎學金培育研究人才、重整及檢討3項現有研究撥款計畫、鼓勵跨院校/跨學科協作等。

學術自由學者聯盟成員陳效能指,報告中大部分建議以科技研究為主,對人文及社會科學關注不足,而有關科研的討論亦偏向商業和業界用途。報告建議設立研究督導委員會並負責制訂撥款策略,她擔心這類機構太接近政府利益,某些貼近政府立場的研究項目可獲優待處理、影響研究導向。

IMG_0903
陳效能

陳效能亦質疑增加的研究經費會否平均分配至不同學科範疇、成立中央研究資料庫的用途、何人有權查閱資料庫等,她要求專責小組給予更具體的說明。陳效能亦指3個獎學金每年只有75個名額是「太少」,「根本不可能平均分配比不同學校、不同範疇」。

大專聯理事長謝永齡則批評報告「重要既問題無問,有問既問題就唔重要」。他指香港商界和大學絕少互相合作,是因為政府沒有相關政策,「有份研究報告都無講」。他指外國有不少商家會聘請教授進行科研,並為其研究提供經濟援助。他以比利時為例,企業若聘請擁有博士或碩士學位的員工可獲減稅,意大利亦有類似安排,減幅為35%。謝永齡指,香港現時仍停留在只會減免商家捐予大學款項的稅項,情況「離地」,「一啲都幫唔到社會和商業運作」。

IMG_0896
謝永齡

促審評撥款雙向匿名免利益衝突

團體亦建議研資局改善現時審查競逐研究撥款制度,採用雙向匿名審查制度(double-blindreview )。現時的申請過程中,只有評審一方為匿名,即評審能單方面得到申請人的個人資料,但申請人則不會知道評審員的身分。大專聯理事長謝永齡博士指,局方對「利益衝突」未有清晰定義,「如在評審員和申請人有師徒關係或曾經合作的情況下,評審員是否需要進行利益申報?」認為現時利益申報的定義「含糊、寬鬆」,容易出現不公,直接影響教授仕途。

團體建議研資局仿效國際期刊的做法,採用雙向匿名審查制度,即申請和評審雙方均不會知道對方身分,有助增加評審公平性。

「重研輕教」致大學兼職講師增加

除增加研究撥款金額,報告亦稱會全面檢討研究用途撥款(R Portion)。團體建議把 R portion 和競逐撥款的表現脫勾,每年給予院校一定研究撥款金額,減輕教職員壓力。陳效能指,現時有院校會要求教職員每年申請撥款,甚至以「能否成功申請撥款」作為教職員加人工、續約的基本條件,令教職員為申請而忙於奔命,無心力進行教學工作。她質問「即使成功申請,又係咪真係可以每年加一個project做?」,直斥「完全不切實際、嚴重打擊士氣」。

中大員工總會副會長陳燕遐博士指,大眾誤以為「競爭研究會帶來質素保證,贏既就代表有質素」,但實際上卻演化成院校間的惡性競爭,大大增加行政工作量。陳燕遐亦指,不少教授因進行研究而需申請休假,但由於學院沒有足夠資源,只能聘請兼職教師進行代課,結果教學質素不穩定。

學術自由學者聯盟、浸大教職員工會成員陳家洛引述2016至17年數據,指全港大學兼職人員以「研究技術人員」和「教學輔助人員」為主,佔整體兼職70%至100%。他質疑專責小組主席徐立之聲稱要為香港增加科研人才,卻未有在文件中提及人才庫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陳家洛續指「數字係唔會說謊」,本港教研人員兼職的比例約有22%,較整體大學僱員的兼職比例(19%)為高,其中教大、浸大及理大的兼職教研人員比例更高達三成以上,情況最嚴重。另一方面,各院校的「實任教席」比例亦不斷下降,科大更在10年間(2007至2017)由65%跌至23%。陳家洛批評,現時以短期合約聘請的教研人員並沒有獲得「實任」的前景,容易令研究變得「短視」,「未拎錢已經要話比人知我會做到成績比你睇」。他認為若不改變現行政策,即使研究資金增加一倍,仍無助改善研究風氣。

IMG_0897
陳家洛

陳家洛認為是次進行諮詢的時間「不方便」,在暑假期間進行或令各大專院校的老師來不及發表意見,建議可進行一次諮詢。是次諮詢工作將於7月10日結束。專責小組稱會在考慮所有意見後擬備最終建議,納入檢討報告,並於9月提交政府。

記者:梁皓兒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95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