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走到深水埗布市場,市場外是要求保留棚仔的橫額,市場內卻一切依舊。「不遷不拆,貢獻半生」,這大概是「大東布業」的寫照,大東布業的經營者是一位83歲伯伯,他的名字叫陳如東。
人稱棚仔的布市場自1978年,從汝州街搬到欽州街布市場至今,已經38年。政府已表明將收回布市場作興建近200個居屋單位。收回布市場,事前零諮詢,食環署亦拒絕和所有布販會面。東叔表示38年前,當時從欽州街搬到現址時,政府同樣沒有諮詢。
東叔提到,現時布市場內的地面水坑,設計上其實是用作「賣雞賣豬」。他形容布市場內的設計是不倫不類:「臨時咗38年都是臨時。」他又不滿政府一直都沒有考慮布販的感受,到今日要收回市場,都只是和牌主聯絡......
圖:東叔1955年時,在遠東疋頭舖拍的照片:過年時候影嫁,型仔呀可?
見證香港製衣業興衰
這個下午,東叔把多年的歷史娓娓道來。布,彷彿等同他的一生。
東叔1950年從鄉下新會來到香港,那一年的邊境還是自由出入。「係三角碼頭上岸,就去上環搵工。」那時香港人的平均月薪是二十元。
東叔來港後做過製滕業,四年後在深水埗汝州街打工,賣牛皮鞋料。但當時疋頭舖大行其道,東叔轉做售賣布料,十年後更決定自己開舖做老闆,在汝州街開舖。
70年代,那時候還是工廠妹萬歲的年代,香港製衣業興旺。如何興旺?大角咀、青山道、新蒲崗、葵涌和土瓜灣,那還是製衣廠處處的年代,東叔足跡遍佈以上區域,到不同的廠房收布和托布。「個時真係周圍都係工業區嫁,香港幾旺呀。」
布販眼見工廠有很多多餘布料不要,便會收購作販賣。而東叔便到不同的工廠收購剩餘的布料:「收呢啲士多 (stock)貨,本小利大,利潤其實不俗。」
內地在80年代改革開放時,因資源較貧乏,所以布販的生意不俗。東叔便笑言,一塊爛布碎都被高價收購。及後工廠北移,可以收布的地方也減少,買賣對象均開始減少;東叔可說是見證了香港製衣業的興衰起落。
「可能我好命,六十幾年嚟,未試過失業。」
他批評政府政策朝令夕改,曾和4個牌主合作,但自己到現在都沒有「助手牌」。
圖:東叔表示,這把近60年歷史的剪刀,是他和布的「時間證人」
我是無牌小販
在1981年時,首位牌主韓南過身後,家屬把他的死亡證及介紹信遞交相關部門,市政局回覆表示東叔不是直屬家屬,所以不可轉讓。
東叔提到,第二個合作的牌主劉懷庭因年老欲退牌,劉退牌後東叔自己的助手牌亦被收回。而第三個牌主則是一位女士,東叔指當時因為有小販牌照的,便不可申請綜援。「原本有180多個牌,所以剩返廿幾個。」
而現在「合作」的牌主則是老相識,在汝州街賣布時閇始合作,如今是和他的兒子合作,亦已廿多年。但所謂的「合作」只是名義上的「助手」,沒有牌照。「政府話助手牌都唔發啦,我可以點?」東叔不諱言自己是無牌小販。「其實很多檔都是用了幾個檔口的面積,如果要搬根本無得做。」
有布才有人
棚仔,令他養大了四名子女。「銅油酲始終都係裝銅油。」東叔表示三十多年來,棚仔在夏天時天氣較熱,落雨打風要用帆布遮蓋布料。但他一切都已習以為常:「係棚仔,要發達就無份,搵到啖食啦。」
他認為棚仔的特色是多選擇和集中,可以「半碼買都得」。「香港仲有邊度可以買半碼布先?」 東叔認為,布是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任何人都需要布。他指早年有理大製衣及紡織系的學生替他買布,並參加比賽獲獎,東叔更成為他的模特兒;有學生則在畢業後自己開舖賣衫。
他把小事二三件說來時顯得輕描淡寫,但面上盡是笑意,往事並不如煙。
不過,東叔表明今次的迫遷不樂觀,認為「政府是收梗塊地」。在政府收回布市場後,自己亦會退休。「今次站出來,係希望能幫到其他布販。」「我八十幾歲啦,可以做的就是爭取不遷不拆,保留這個具本土特色的市場。」
昨日是廿多名牌主向食環署交還意向書的限期,深水埗區議會主席張永森日前則對獨媒表示,區議會在下月2日會開會討論,強調要和食環署及布販好好商議,自己對保留布市場與否沒有意見。他又指在下月2日前都不會有清拆行動:「好多同事都好關心呢件事。」
2月2日後,棚仔還能保持現狀多久?又會以怎樣的形式繼續下去?還是棚仔只能成為香港老照片的一部分?
記者:麥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