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深水埗布市場在年廿八(2月6日)舉行年宵市集,由文化藝術實驗工作室nomad nomad和藝文工作者自發組織棚友仔共同合辦。俗稱棚仔的欽州街臨時小販市場(布市場)正面臨食環署迫遷,發起團體希望持續支援布販,也藉市集、各種活動和工作坊連結街坊和棚仔布販,讓公眾了解高樓價政策下瀕臨滅絕的本地文化特色。
棚友仔策劃人李挽靈表示,年宵市集以文化保育角度來舉行。由於棚仔的布販會由年廿九起收爐,因此希望可趕及在他們收爐前為他們打打氣,也期望以較大眾化的活動吸引更多的「新血」認識棚仔。她指市集是上年年尾舉行的花生騷的後續行動,她留意到政府的態度隨着越來越多人關注棚仔而有所轉變,證明以往舉行的聲援行動有效,必須繼續保持現時的態度和熱誠繼續去抗爭。她也希望今次市集不只是宣揚文化保育活動,也盼能表達有關庶民營生空間和公共地方應用等議題。
nomad nomad成員黎加行表示,今次年宵市集反應熱烈,多達一百餘個擺攤申請,她以商品的獨特性和價格的高低挑選了55個店家,亦選擇不少與棚仔有連繫的店家,如布藝設計品,望藉今次機會把這些富有個人信念的小店推廣出去,吸引更多人關注本地創作。她指棚仔內販與客人的溝通方式也較其他布販更親密,十分有趣,值得保留。
時裝及舞台服飾設計師鄭文榮策劃「造衫工房」,以公眾參與形式舉行,讓不懂裁剪和設計的市民也可以「一試造衫滋味」。參加者只要在棚仔內選購心儀的布料,便可直接與鄭一同設計並製作服飾,創作屬於自己的衣服。鄭表示這可讓參加者了解製衣的部份過程,從而對行業產生興趣。「造衫工房」讓參加者由零開始,透過講解及實踐去經歷製衣。
藝術家廖國康則特意為棚仔設計了三種不同口味的咖啡,分別是檸檬、黑朱古力拖肥和葡萄,連繫著三種棚仔的特色,分別是樹、巷和情。他指檸檬的清新表達棚仔內外林立的樹,這些樹都是布販在這三十八年來所孕育的,同時也庇護著棚仔多年;黑朱古力的醇香代表了棚仔內交錯的小巷,一條條被布包圍著的小巷,擁擠之餘也帶著絲絲甜蜜;葡萄的酸澀及甘甜刻劃棚仔所蘊含的情,講述布販之間的連繫,因為不少布販都是來自同一個故鄉。他希望透過咖啡訴說棚仔故事。他也表示樂見今天市集熱鬧的境況,認為這是一個「有機的結合」,攤販與市民互相交流分享的活動應多舉辦。對於接下來的支援行動,他表示作為義工也只好「見步行步」,從旁協助布販梳理不同的構思,盡量運用現時所擁有的動員力。
香港藝術學院的學生Meko、Edith和Lit受老師邀請下為棚仔製作了一些示威道具,如字牌,有見棚仔布販在過去的示威上都顯得氣勢薄弱,因此她們希望可以透過製作大型的紙牌來增加布販的氣勢,也可吸引路人關注。Lit表示她們顧慮到布販的年紀較大,選擇了較輕身的物料來製作,讓布販可以背着示威道具遊行也不吃力。他們坦言首次製作示威道具困難,總共用了兩至三星期來製作八個字牌,「不、遷、不、拆、守、護、棚、仔」,也因要掌握不同布料的裁剪和車縫技巧,而用了很長時間。她們表示會繼續製作道具,也希望在將來能以其他藝術形式去表達她們的想法。
香港獨立設計品牌doing.hk創辦人Silas Fong也有到場擺攤。doing.hk約一年半前於德國科隆創立,主要售賣印上代表香港文化或政治的粵語詞句的Tote Bag。Silas表示棚仔最大的優勢是可以讓客人只選購少量的布料,少至一碼也有售,惠及小市民自己動手作(DIY);也有利小本經營的小店,如今次參與市集的手作店,「買少少布就可以試多啲唔同款」,相比起其他布販的批發式生意來得更實用,更貼近市民生活。他也提及現時香港愈來愈單一化,其實商品的多元性對生活相當重要,棚仔的存在就讓市民了解到並非只有大商場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小店的商品也有其價值。而且棚仔也擔當著連繫社區的角色,提供一個場地讓商販和市民可以建立他們的緊密關係,並非只停留於利益交換的層面。
手作店How to eat a bowl店主Polly Chan則售賣以布料作書套的簿子,Polly表示「好唔捨得呢到」,稱自己光顧棚仔已有八年,首次到來是因為家政科老師的介紹,此後便偶爾來逛逛。她成立How to eat a bowl後,大約每一個月便會來一兩次入貨。她對棚仔最深刻的回憶是「夏天呻辛苦,但係又好享受」,她說入棚仔選購布料就好像在尋寶,常常會找到一些獨特或非常便宜的貨品,每次也會逗留好一段時間。她表示會密切留意棚仔接下來的動向,如有後續行動也會考慮出席。
記者:劉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