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在大談本土和自決的年頭,本地足球應該比任何議題都更本土和在地。香港在六、七十年代被譽為「遠東足球王國」,甚至是「亞洲足球王國」,過去廿多年卻顯得有點無以為繼,甚至是不進則退。九十後、紀錄片導演陳寬敏在去年拍攝本地紀錄片《尋找張子岱》廣受好評,現時正發起眾籌拍攝續集,為本地足球留下重要足印。
陳寬敏表示,自少已看香港足球,中學時是天水圍飛馬的粉絲。本土民主前線發言人梁天琦更是他的中學同學,常常一起看港甲和南華的亞協賽事。「飛馬個時有賴文飛、阮健文同陳嘉晉呀嘛,係真元朗及天水圍地區球隊。」
重尋香港足球歷史
張子岱一直被譽為香港戰後三大球王之一,與姚卓然和胡國雄齊名。陳寬敏指,在拍攝《尋找張子岱》作資料搜集時,發現坊間流傳有關張子岱的資料都十分簡短和重複,更有多個不同版本。他指當中更有很多野史,並主要靠外電及張子岱的口傳,缺乏第三者的說法,所以想邊拍攝紀錄片,邊梳理歷史。
陳寬敏又指,香港對本地足球歷史的保育工作嚴重不足,認為保存歷史片段是對本地足球員的基本尊重,拍攝《尋找張子岱》亦是希望能夠把張外流生涯記錄下來。他表示,曾向足總查詢有關張子岱的資料,但對方的答案是「沒有」。
他表示,揀選張子岱是因為他是第一個在歐洲踢波的華人,小學在爸爸口中常常聽過張氏兄弟的名字。萬事起頭難,陳寬敏指,這一段歷史和今天相距太多個年頭,亦沒有想過如何在大江大海中找到張子岱的隊友。
不過,陳寬敏後來在黑池球迷的討論區中,問及有沒有球迷認識張子岱,有球迷介紹了一名收集黑池資料的球迷予他認識,但仍沒有眉目尋找張的隊友。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兩個月後,適逢黑池舉辦英國球王史丹利馬菲士(Stanley Matthews)誕辰百年慶典,他遂買飛參與,因為慶典當中有5名張子岱的昔日隊友。
陳寬敏指,到慶典拍攝是重要的一步。但他當時心急如焚,因為只有數小時作訪問,球會職員又叫他不要阻礙球員食飯。他最後情急智生,先訪問了其中一名昔日隊友:「唯有叫他一拖幾咁個球員,總算完成到訪問。」
那天再重聚
黑池又准許他進入球場內拍攝,一切都開始順利起來。在訪問球員後,陳寬敏表示,沒有想到黑池昔日的球員竟然還記得張子岱這位隊友,而且對他還有一定的認識。他指因為當時很少中國人到英國,成為職業足球員的更是萬中無一。「當年既隊友都話,張子岱踢波的風格令人難忘。」
陳寬敏後來欲訪問其他亞洲球員,藉此帶出他們在歐洲踢波遇上的困難。他曾經嘗試聯絡其他效力英格蘭球會的亞洲球員,最後幾經努力下,訪問了當時仍為英超球會的昆士柏流浪後衛、韓國國家隊成員尹錫榮。陳寬敏表示,初時是「膽粗粗」打電話去球會,最後成功完成訪問,形容過程難忘。
他在回港後,便正式開始「尋找張子岱」,在「托上托」下才搵到張子岱。陳寬敏表示,和張見面時的心情既興奮又緊張,伸手觸及的不單是紀錄片的主角,背後尋找的更是一段關於香港足球的歷史。
陳寬敏在黑池和張子岱的昔日隊友訪談時,曾經問及他們有甚麼說話想對張子岱講,他把內容予張看一遍。陳寬敏指,張子岱的反應令他感到意外,這位一代球王實在有點感動。大概和這班昔日戰友的越洋對談,應是從沒有想過的事情。越洋對談令陳寬敏感到略嫌不足,並衍生了開拍續集的念頭,希望他們能直接見面。
大江東去浪淘盡
張子岱在1941年出生,年僅19歲便遠赴英國,效力英格蘭甲組聯賽球隊黑池。1960年,當時都還沒有英超。但當時黑池教練較愛使用年長和名氣大的球員,令年僅19歲的張子岱苦無機會,只能屈居預備組。不過,張子岱在預備組一點都不失禮,上陣43場射入23球,成績絕對可以用優異來形容。
1961年1月,張子岱終於首次在頂級聯賽上陣,但卻又遇上大霧,賽事被迫暫停。在匆匆趕又匆匆追,張子岱在同年11月對錫周三的比賽中射入第一球。這一球舉足輕重,這一球是香港人、中國人和亞洲人在英國職業聯賽的第一球。
在效力黑池的一年半間,令張子岱變得更強,在力量和技術上更見進步。陳寬敏曾問他有否後悔回港,張子岱表示沒有,因為當時始終想念香港。張子岱更認為,自己完全有能力在英國球壇立足:「如果係個邊留得更耐,不知會點呢?」
黑池在1965年曾來港作表演賽,張子岱和黑池球員在啟德機場別後,至今從此沒再見。張子岱50年亦再沒有再回到黑池。而黑池在剛過去的球季再降一班,昔日勁旅淪為英乙隊伍。表示已經聯絡黑池,一旦成行,將安排張子岱在比賽的半場期間和球迷見面及聚舊。
陳寬敏表示,希望透過發起眾籌令更多人關注及支持香港足球,會將籌得的20萬元作製作費用;和張子岱重返黑池,重塑五十多年前有關香港足球歷史重要的一頁。
記者:麥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