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反對性侵犯的「#MeToo」運動席捲全球,香港跨欄運動員呂麗瑤近日亦公開被性侵的經歷,盼引起大眾關注,但她拒絕報警的做法引來批評。平等機會婦女聯席譴責有關言論是在受害人的「傷口上灑鹽」,目前不同行業、背景的女性被性侵的情況嚴重,她們面對的壓力和「二度傷害」非公眾能輕易理解。聯席指目前制度窒礙受害人訴諸法律的勇氣,呼籲各界尊重和支持受害人的決定,並促政府和平機會加強宣傳教育及對受害者的支援。
斥陶傑「踩多腳,小人所為」
回應近日網絡上對呂麗瑤及其他參與「#MeToo」行動的受害人的質疑和嘲諷,包括陶傑以「被幼稚園老師搣面」作類比,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總幹事王秀容斥責是「踩多腳,是小人所為」,「利用受害人的傷害為自己爭取更多本錢,去挖苦佢哋,喺傷口上灑鹽」。平等機會婦女聯席代表蘇嘉儀認為陶傑的言論正反映社會對「性騷擾」定義的理解膚淺,「性騷擾」必須含有「性意味」,並加上事主主觀覺得在不情願下進行,「搣面」明顯不含性意味,故希望政府多加灌輸公眾正確的性罪行知識。
王秀容強調,「#MeToo」行動並非出於報復心理,只希望受害人間能公開類似經歷以互相支持,並藉此引起社會關注,對網絡上的批判感到遺憾,認為網民不了解被「熟人」侵犯後的矛盾心理和傷害便肆意批評,作出人身攻擊和「起底」,完全漠視此舉將造成的傷害。她又讀出一名被強姦者參與「#MeToo」行動後被網絡攻擊的心聲:「明明錯不在我,但他們就覺得錯都在我,不說出來會更好。性侵經過在受害人眼中是千真萬確的,你可以選擇相信與否,但不要胡說八道。」王冀公眾明自說出被性侵經過需要莫大勇氣。
服務業為重災區 96%受害人噤聲
聯席引2013年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指,從事服務業及飲食業的婦女分別有6成及8成表示曾被性騷擾,但96%的事主選擇沈默,主要原因是擔心發聲造成的「二度傷害」。
香港婦女勞力協會總幹事胡美蓮提到,社會上對「性騷擾」的理解存在大量謬誤,常對受害人冷嘲熱諷,使受害人不欲公開被性騷擾的經歷。胡指其組織接觸的受害人多從事超市推廣員及啤酒推廣員等服務性行業,容易被顧客以言語或肢體騷擾,但向公司求助時卻被嘲諷及污名化,「係都搵個後生啲㗎啦」、「你賣得啤酒都係sell性感㗎啦」、「係咪你自己諗多咗咋」等。胡批評,社會普遍將性騷擾與年輕貌美掛勾,又瀰漫「顧客永遠是對的」的風氣,使受害人求助時被斥「小題大做」,雖感覺受辱,卻投訴無門。
職工盟婦女事務委員會成員張麗霞指出,女性在職場上被上司或僱主性侵犯或性騷擾,基於「權力不對等」,令受害人擔心反抗會被「秋後算賬」。
報警少受理 落案或受二度傷害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成員蔡蒨文指,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間,該會接觸了39名遭受家庭性暴力的婦女,當中26人曾報警,但有一半人非首次報警,原因是警方多次不受理,只把案件列入屬民事訴訟的「家庭糾紛」便不了了之;而即使警方受理,受害人落口供及出庭作供時,要多次鉅細無遺地重覆侵犯經歷,出庭作證又沒有屏風保障私隱,使其飽受更大心理壓力,造成再度傷害。
記者:李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