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小麗民主教室星期六在桂林街與荔枝角道交界舉辦「桂林日市」,約有二百人參與活動。策劃人、大專講師劉小麗表示,活動是希望證明市集可以和諧而且美好地與市民共存,善用社會的公共空間,因為小販活動不單純是商業活動;小販連繫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居民可從墟市中體現人情味和建立友好的鄰里關係。
劉又希望透過活動可促使政府正視墟市價值和訂立小販政策,重建社區的「人情、自由、生活」。劉認為今日活動成果令人滿意,成功達到舉辦活動的目的,體現社區的溫情。
「桂林日市」活動由小麗民主教室、青年重奪未來、龍華軒、活在觀塘、執野、美孚家政、腸粉大王七個團體合辦。現場有16個攤檔,包括熟食,如咖哩魚蛋和雞翼,和文青地攤二手書、家居擺設等乾貨。現場也有其他助興活動如師傅教扭波、人像畫等。
質疑政府打著「公共衛生」旗號壓迫小販
劉小麗表示現時的庶民營生空間被打壓,政府為了助長地產霸權,剝削市民享有自由市場的權利。她斥政府打著公共衛生的旗號壓迫小販,但純粹在街上分享美食卻無任何條例規管,只有涉及商業交易才會被拘捕。劉認為,由此可見政府並非真正關注公共衛生問題,只是在進行商業規管,讓市民在別無他選下只好到大財團的商舖消費,協助商家剝削小市民。
特意選址 望洗脫對小販衛生問題的誤解
劉小麗對記者指,在三星期前開始籌備活動,當中存有不少的考慮。在選址方面,顧慮到市民可能誤會有小販的地方便等如「污糟」,所以刻意選擇了荔枝角道和桂林街交界,一來保持桂林街夜市的源起,二來該處較乾淨整潔及寬敞,望洗脫大眾對小販衛生問題的誤解。
劉表示策劃活動時曾徵詢過法律顧問的意見,希望釐清有小販在街上擺賣的可能性、限制及有可能觸犯的法律問題。但她指,期間發現原來許多在職律師都對小販條例及其可能觸犯的法例一知半解,可見社會對小販的關注及協助少之又少。
而她為免誤觸法例,決定只使用三分一街道擺賣而不構成阻街,以自由定價而非銷售的方式來分享美食,派發預先製作的熟食及小食而非開爐擺賣;因此並不會觸犯任何法律,以保障各檔主及參加者。
參與檔主陳生自1982年起每逢新年都會在深水埗擺攤售賣豆腐花,已維持三十多年。陳為今次活動準備了170多碗豆腐花,不消一小時就已經全數售出。他表示今日到場擺賣是希望可以支持小販活動,爭取小販的生存空間。他指出今天的桂林日市氣氛很熱鬧,可感受到市民和小販的互動,和新年時的景況也很相似。他表示以後有類似的活動也會到場支持。
岑敖暉:望透過活動創造空間令小販可以重生
前學聯秘書長周永康及前副秘書長岑敖暉亦有參與擺檔,岑表示這是一個實驗性行動,希望可透過活動創造空間令小販可以重生。岑指小販擺賣可協助市民自力更生,不應打壓,而且政府明顯不是針對公共衛生問題,而是針對街道管理問題,透過打壓和執法讓市民只可以去商場消費,助長大財團。
岑敖暉又認為桂林日市希望可作示範,展現就算有小販都可以很整潔的景象。他表示今次活動的反應都算不錯,希望以後可透過持續性的行動去建立市民與小販的連繫感,強調支持墟市及協助籌備細節。
參加者 Keith 則表示對活動感到滿意,指桂林日市展現出與政府宣揚的形象不同的墟市境況;證明如果行動有整理及組織過,都可以富有秩序及整潔,為小販洗脫污名。他又指墟市可以重新建立公共空間,令地方不用被閒置及浪費,感受到墟市不一定只是小販商業活動的平台,也是居民建立關係及連繫的地方。
在活動的尾聲時,劉小麗表示這次活動的反應比預期好,深刻感受到溫情在社區展現,也能重建市民的營生空間。劉又指在活動舉辦前曾有敵對的組織刻意抹黑是次的活動,訛稱這活動是暴力抗爭。她坦言曾擔心今天或會有市民前來阻撓,但幸好活動途中都沒有市民指罵。
在活動前,一度有便衣警察及食環人員上前查問,但沒有驅趕檔主及市民,讓桂林日市可順利舉行。劉小麗稱這證明現時的小販政策的確只是針對買賣活動,而非公共衛生問題。她也表示會繼續到各區舉辦同類型的墟市,以觀察市民對小販的反應,下一站計劃到美孚。
記者:劉嘉寶、李巧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