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作者的其他文章
Viewing all 1595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堅持獨立採訪——澳門狹縫中的《論盡媒體》

$
0
0

《論盡媒體》總編輯彭靄慈

(獨媒特約報導)獨媒和澳門《論盡媒體》舉行論壇,以題為〈獨立媒體的可能?港澳獨立媒體對談〉討論兩地獨立媒體的情況。《論盡媒體》總編輯彭靄慈分享了論盡的經營情況和面對的挑戰,並指要思考及應對在日新月異的媒體及互聯網環境下,獨立媒體的角色及定位。

2012年創辦 關注澳門公民社會發展

《論盡媒體》目前正發起眾籌,籌集未來半年的營運資金,約為48萬元澳門幣。彭在論壇上提到,論盡自2010年以來,共有三個平台發放資訊,在2010年先和《訊報》合作,創立《論盡澳門街》,作每周專題報導。其後在2012年10月正式成立,並開始經營社交網絡 Facebook 和自家網站,及後在2013年起,更開始出版每月一次的紙本。彭認為,紙本可以接觸不同年齡層,令更多人認識他們,並從而可以發掘更多廣告資源。

她解釋《論盡媒體》名字的由來,媒體的英文名稱 all about macau 意思就是將事情講清楚。彭靄慈表示,《論盡媒體》的全職職員只有三人,編採人手較少,所以不能每樣新聞都做。她又解釋,《論盡媒體》一直專注做時政新聞,雖然是較硬性和較悶的新聞,但強調都一定都要做,並尤其關注公民社會的發展。

彭靄慈指,人權自由、土地、保育和城市規劃都是非常重要的議題,其中土地議題對澳門來說十更是重要,因為自回歸以來,澳門不少土地都廉價批予地產商。而最近則較關注基金會的議題,製作了澳門小金庫的專題。

彭靄慈又提到,《論盡媒體》一直跟進較偏峰的議題,包括同志議題和異鄉人等。而在受眾上,有七成讀者來自澳門,各有一成來自香港及台灣,年齡層則是25到34歲為主。

IMG_0043

小隊精兵制 財政兩條腿走路

她形容論盡是小隊精兵制,由最初只有義工,主力做每週專題,到慢慢發展到有三名全職員工。而收入則來自《訊報》稿費、讀者捐款和廣告收入等。彭認為獨立媒體接受商業及政府廣告不會影響編採自由,強調是兩條腿走路,即同時包括讀者捐款,不會只依靠後者。

彭續稱,2014年對港澳台都是重要的一年,在台灣先後有太陽花運動和香港的雨傘運動,澳門亦有525高官離補法案,她感到政府開始重視網絡媒體。而同年兩名敢言學者澳大副教授仇國平及聖若瑟大學講師蘇鼎德先後被炒,對公眾憂慮學者能否繼續發聲。

面對多項挑戰 思考轉型方向

她指出,《論盡媒體》一直遇到不少挑戰,例如電話被非法竊聽、人手和資源不足,網上資訊競爭加大、新聞局針對性收緊採訪安排和在敏感日子時,網站會遭到攻擊。

彭最後提到,在中聯辦的一聲令下,近年不少傳統媒體及親建制陣營都轉到網絡陣地。而且過份依賴 Facebook,在傳播上有局限性。但她對未來感到樂觀,因為澳門的公民意識提高,相信市民在知道事情的背後和更多資料後,能作出適當選擇。

IMG_0031

獨立媒體(香港)創辦人葉蔭聰

葉蔭聰:應尋找有興趣「做媒體」的人才

獨立媒體(香港)創辦人葉蔭聰回應時表示,《論盡媒體》的特性和優點是傳統傳媒工作者組成,是論的優點。他表示,澳門媒體唔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認為《論盡媒體》這一類的獨立媒體早應該要出現。

葉蔭聰續提到,媒體面對的挑戰愈來愈大,如閱讀新聞的人數下降,新聞的包裝和表達模式和過去開始不同,媒體需要思考如何應對。他分析指,《論盡媒體》內的成員構成有各方面的人才,例如不擅於「做新聞」但卻擅於「做媒體」。他認為,香港都有不少人對做網台節目有興趣,而他們的共同點都是有興趣做媒體,但卻不是做新聞。

葉蔭聰續指,《論盡媒體》需要經營思考的是如何「做一個媒體機構」,以應對媒體環境的改變,舉例指有很多人有做媒體的能力和資源。他認為《論盡媒體》應尋找「非新聞」的人材,因為在澳門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過度生產,但體制內卻無法全數容納。葉表示,論盡媒體在未來如果只「做新聞」,會有一定局限。

彭稱,在年初曾經思考是否成立網台,但人手上會是考慮。她同意葉的說法,在網絡年代較少人愛看字,認為網上的討論同樣重要。獨媒編輯、澳大傳播系兼任講師謝曉陽則表示,據自己在大學教書的經驗,香港的新聞事件一般無法引起澳門人的興趣,對新聞系學生更甚。她認為,媒體首先要吸引澳門人的注意是非常重要,更遑論參與討論和公民直接參與。

記者:麥馬高


去年全港1,022宗自殺死亡 兒輕生母悔無正視先兆

$
0
0

(獨媒特約報導)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昨天(6月25日)發佈2015年全港自殺死亡統計數字及分析,去年全港共有1,022宗自殺死亡個案,數字比2014年微升15宗。

2015年有關學業的自殺求助個案有229宗,比2014年217宗稍為上升。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自殺危機處理中心主任何永雄指出,「自殺係整個社會問題,教育氣氛、家長對學歷嘅執著等等都會有所影響」,要改變「求學不是求分數」是全面的工作。有見及此,機構亦延長了一倍「真心話室」的服務時間,時間為早上8時至凌晨2時,方便年青人透過網絡向義工分享困擾。

長者自殺率最高

另一令人關注的是長者自殺率持續高企,2015年70歲以上自殺人數達207宗,是最高自殺數字的年齡層。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主席周婉芬指出,「香港近十年都有呢個現象,長者自殺原因主要因為健康狀況差,唔想成為家人既負擔」。另外隱蔽長者數字上升,他們大多較為被動,不願說出心聲。 她希望社會大眾多關心身邊的長者,以免悲劇發生。

何永雄則坦言機構人手有限,透過區議會、醫院、社福機構等合作,才能夠把網絡擴大,接觸到更多不同的求助個案。他們亦與長者安居協會合作,提供培訓,成效亦不俗。

2015年自殺數字當中,男性亦佔6成多,機構解釋指可能源於傳統中國男性自尊心較強,傾向以自己能力解決困難,較少向外人求助。被問及有何應對措施時,周婉芬指出貴機構的電話熱線服務便能解決男士尊嚴問題,因為不用面對面傾訴,而且亦十分方便。

IMG_2946
阿珊

兒子自殺 母走出「荒島」重拾笑容

阿珊年約40,就讀初中的長子於數年前在家中以毛巾自縊身亡,使她痛不欲生。阿珊稱「當時我覺得好似自己一個人係荒島咁」,「我唔知自己幾時可以有返笑容」。

阿珊憶起長子時眼泛淚光,她十分後悔沒有和兒子好好相處,經常因打機問題而引起爭執,亦忽略了兒子自殺危機的訊息。兒子曾兩次嘗試以毛巾上吊,並向父母坦言只是玩,未有做成意外,所以阿珊初時未有為意。後來兒子的情緒比以往波動,她有上網查閱抑鬱症狀,但阿珊與丈夫沒有選擇相信兒子,以為兒子只是用威脅的手法,換取玩電腦的機會,使她十分內疚。

被問及事情發生後如何面對,阿珊指出自己亦曾想自殺,但丈夫的一番話令她打消念頭,「老婆你唔可以塌低,你一塌我就會頂唔住」,而且當時亦有幼子需要照顧,使阿珊堅持下去。

她參與治療小組時,發原來很多家庭都面對學童自殺問題,自己並不是孤身一人,「見人哋而家都可以重拾笑容笑得咁開心,唔知自己又得唔得呢」。同路人的支持與鼓勵,亦能讓受害者走出陰霾。

事隔數年,阿珊教導幼子亦有一定困難,因為長子的離世,使她不敢過份約束幼子,但學校亦會希望家長適當管教幼子,令阿珊十分困擾。

阿珊希望告訴其他家庭「千奇唔好禁的小朋友太勁,小朋友個個唔同,無得話強行咁多」。她亦指出「無論父母仔女亦好,都唔好鬥氣,因為咁會做成好大傷害」。

IMG_2949
資深危機服務員韋賽姬

社工:資訊過於發達

資深危機服務員韋賽姬指出,現今資訊過於發達,更容易令心智未成熟的學童嘗試自殺。她指出,「小孩因為讀書壓力大,喺現實抵抗唔到父母同學校,唯有訴諸網絡,爭取公義」。她提及日本曾推出一些教導人如何無痛自殺的書籍,她接觸過一些學生真的按著書中教導的方法去嘗試自殺,令她大為震驚。另一方面,不少學生亦向她指出,死後便能去到另一個世界,繼續做他們想做的事,這些錯誤的想法令她十分擔心,心智未成熟的學生在接觸大量資訊時容易產生不少誤解,但資訊的發達使更難限制這些謬誤。所以,她希望不要再助長歪風。

記者:文海欣

教聯會副主席蔡若蓮宣布參選立法會 斥葉建源有批鬥思維

$
0
0

(獨媒特約報導)教聯會副主席蔡若蓮今午開記者會,搶閘宣布參選9月立法會教育界功能組別選舉。蔡若蓮在會上斥現屆議員葉建源未能協助改善業界問題及有批鬥思維:「考與唔考TSA喺專業決定,有佢功能,不同老師、學校有不同看法,點解要一來就唔考?唔先作討論?」她認為,現時教育制度存在很多問題,政府及教育界議員又沒有實幹,「唔能夠忍受落去,要拎返話語權,企出來為老師發聲。」

蔡若蓮表示,參選立法會是信念之戰,認為「教育要有信、有望、有愛」。蔡又指教育的成果不只數字,還有對生命的影響,「如果教師唔愛學生,唔愛教育,做嘅事就冇意義」。蔡若蓮現為福建中學(小西灣)校長,並曾擔任多項公職,包括教育局高級學校發展主任、課程發展處高級課程主任等。

IMG_20160626_120635

稱以獨立名義參選

有記者問到會否以教聯會的身分參選,蔡稱自己會獨立參選,但仍會努力爭取教聯支持。蔡續稱參選是代表自己,但現時的經費及資源有限,需得到更多團體支持。

蔡及後又稱,自己沒有任何政治背景,參選是單純為香港教育付出,「唔會有任何意識形態指揮」。蔡重申,自己不會為任何政黨工作,亦不會為選票而發表政治取態。

被問到是否支持特首梁振英連任,蔡若蓮未有正面回應,只表示希望會有關心教育的人參選特首,「將教育放在優先」。蔡又指,自己對特首的期望和市民一樣,就是關心香港。

批評葉建源多曝光 但一事無成

有記者問到是有否信心為教育界帶來轉變,蔡表示自己「有理論、有政策、有實踐」,亦清楚政策如何「落地唔走樣」。她批評現時政府「諗政策但唔了解地面發生咩事」。

蔡若蓮又批評現任教育界議員葉建源未能改善業界問題,例如「火柴盒學校」和校舍安全問題存在多年,「十幾年來的教育界議員都冇處理過,如果係關心學校,點解會突然才發現這些問題?」

在早前公布的選民登記冊資料顯示,教育界功能界別的登記選民人數為87,921人,是選民人數最多的功能界別。而立法會教育界議席自1985年起,一直由泛民成員擔任,包括教協創會會長司徒華及前會長張文光。去屆則由教協副會長葉建源以46,535票擊敗僅得15,170票的教聯會的何漢權,再次由教協支持的候選人勝出議席。

IMG_20160626_125102

有記者問到其勝算,蔡若蓮指選舉「有好多未知數」,稱自己跟其他參選人有不同的地方。她指出,自己一直在前線工作,「讀書到而家冇離開過學校,教育界發生嘅事同我息息相關」,相信自己的聲音會有愈來愈多老師聽見,選民會有明智的抉擇。

教育局近日修訂《學前教育課程指引》,建議加入「初步認識中華文化及作為中國人的身分」,被質疑向幼稚園學生洗腦。被問到對幼稚園加入國民教育的看法,蔡若蓮認為,學生需要全面認識國家文化和歷史,但強調自己反對「一刀切」的做法。她認為,國民教育要因應學生的特性而設計,「唔可以只學執政思想及洗學生腦」,而現時國教的最大問題是過於簡化和極端化,「只學中國好的事」。

支持一帶一路

談到對一帶一路的看法,蔡若蓮認為若政策能擴闊學生的視野,投資是應該的。蔡續稱,一帶一路的發展是長遠願景,沒有迫切性,但有投資的需要。蔡指出:「今日教育界咁多問題就喺因為過去冇諗到而家,所以政策唔可以只停留於現在。」

記者︰林曉慧

林榮基晤警落口供 警稱考慮調查

$
0
0

(獨媒特約報導)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今早在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涂謹申陪同下,應警方邀請到灣仔警署落口供。涂謹申預料警方會就事件細節再約見林榮基作補充,警方沒有表明有何後續行動,但指會考慮進行調查。

會面長約兩小時,為警方首次與林榮基見面,警方主要關注內地人陪同林榮基回港的詳情,以及一些短訊內容。會面後林榮基和涂謹申於警署門外會見記者,後與涂一同乘坐私家車離去。

林榮基指,曾要求警方為他提供人身保護,但警方表示會在下次會面再商討。但林表示並不擔心在香港的安全,相信不會再次被捕。涂謹申則指在一國兩制下,內地不能跨境執法,包括強制搜證及進行逮捕。

中央覆港府 同意改善通報機制

行政長官梁振英日前就銅鑼灣書店事件去信中央,要求檢討兩地的通報機制。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今日回覆,同意磋商如何完善相互通報機制,並邀請港府相關部門組成代表團到內地洽談,而港府則回應指會盡快聯絡中央及內地相關部門敲定跟進安排。林榮基則表示未知磋商效果如何,但現時的通報機制「無用」。

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去年10月起失蹤8個月,於今年6月14日返港,召開記者會交代被中央專案組拘留的詳情,同樣「被失蹤」的銅鑼灣書店股東李波則反駁林的說法。事件引起港人極大迴響及關注,6月18日有6,000人遊行支持林榮基。

記者:朱嘉浩

七一遊行決戰689 林榮基帶頭 終點夏慤道

$
0
0

(獨媒特約報導)今年七一遊行是行政長官梁振英任期內最後一次,民陣以「決戰689」為主題,聲討梁振英及小圈子選舉。遊行下午2時開始於維園集會,由3名曾在內地被囚的政治犯,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時事評論員程翔、劉山青帶頭,下午3時起步,途徑怡和街、軒尼詩道和樂禮道,終點為夏慤道東行線。遊行結束後會有短暫集會,邀請市民上台發言分享,民陣表示未有任何留守計劃。

行政署稱有保安風險 拒開放公民廣場

民陣發言人岑子杰表示,早於3月向警方申請以公民廣場(政府總部東翼前地)為遊行終點,但警方稱須由行政署決定。民陣和警方其後邀請行政署會面商討,惟行政署拒絕,岑斥此乃「非常離譜的決定」。岑稱不解為何行政署多次以「保安風險」為由拒絕民陣申請,但又沒就保安風險諮詢警方意見。岑指與警方的溝通中,警方對添華道和夏愨道這兩個終點選擇的憂慮,比公民廣場更大。岑解讀行政署所謂的「保安風險」,是梁振英依然在位。民陣另於5月向立法會申訴部投訴行政署,惟行政署最後在6月14日正式通知拒絕民陣申請。

臨時小販牌申請安排奇怪

團體如設街站進行籌款及買賣,需要申請臨時小販牌照。民陣副召集人孔令瑜指,往年都會和食環署商討街站位置,以免不同團體申請的位置相撞。但她指今年「食環將所有責任推去地政署」,但地政署往往拒絕透露位置被甚麼團體申請了,又建議團體在「非指定位置」擺街站,但沒有說明所指位置為何,因此團體需要「逐個逐個地點撞」,某些團體至今仍未知牌照是否獲批。

孔指現時參與街站協調的團體有90個,呼籲其他未參與協調但又有意擺街站的團體盡快通知民陣,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衝突。

青年新政、本土民主前線、香港民族黨在七一當晚,將於中聯辦門外就林榮基事件舉行「保法治反暴力要獨立集會」,岑子杰表示尊重,並指大家目標一樣,只是路線分歧。

民主黨許智峯表示,七一依然是民主運動重要的日子,展現人民意志的和公民權利。公民黨曾健超指今年香港發生了更多荒謬離譜的事,市民更需要團結上街,告訴政府人民的訴求。

民陣向警方申請遊行人數為10萬,但岑子杰相信在林榮基事件會鼓勵更多市民上街。民陣同時呼籲市民自備水樽,遊行後將垃圾回收,亦表示今年大會不會提供紙製場刊,呼籲市民瀏覽民陣Facebook專頁。

記者:陳小芹

團體促引入電視直播作供 保障性暴力受害者

$
0
0

圖:攝影師 Katherine Cambareri 以相片紀錄性暴力受害者事發時身穿的衣物。(來源見

(獨媒特約報導)目前性暴力受害者上庭作供的保障不足,立法會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昨午(6月27日)討論處理性罪行的法律程序及措施,當局將於今年8月1日實施修訂後的《實務指示》,在審訊開始前須詢問受害人是否需要在作供時獲屏風保護,當局並會考慮就引入性暴力受害者能以電視直播形式作供進行諮詢,關注團體均促盡快引入,以保障受害者。

目前警方及法院對保障性暴力受害者的保障不足,受害者在審訊期間作供是否獲提供屏障及特別通道由法院酌情決定,部份受害者亦不知有權作出申請。至於是否獲准使用電視直播作供,則由《刑事訴訟程序條例》第79B條規管,目前法例規定三類人士可提出申請,包括受性罪行或其他暴力罪行作供的兒童、精神上無行為能力的人及 「在恐懼中的證人」,性暴力受害者雖或屬第三類「在恐懼中的證人」,但並無確實保障。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前年促修訂法例,將性暴力受害者自動獲法例提供屏障、使用特別通道及電視直播作供的權利。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早前提供了一份新的草案初稿,法院可在一系列程序下容許性暴力受害者使用電視直播作供,當局在文件中指張達明的建議可行,會作進一步研究。

司法機構會先推行過渡措施,在今年8月1日實施修訂《實務指示》,規定在性罪行案件中, 律政司司長須於審前會議前不少於10天通知被告人是否有證人要求作證時使用屏障,以及控方是否認為適宜作出此申請和所持的理由。警務處爲配合新的指引,已經草擬成年性暴力受害人資訊小冊子,並會要求前綫人員主動解釋小冊子。

立法會昨討論修例建議及新《指示》安排,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項目主任(倡議)蔡雪華指,新指引單純詢問受害者是否需要使用屏障,並不能徹底保障證人,因證人或須經公眾地方進入屏障,促將證人使用特別通道一併納入新的修訂範圍。

風雨蘭中心主任伍穎琳亦指,性受害者因受到極大心靈傷害,害怕與施暴者見面,亦曾有受害者因法庭沒有任何保護措施而拒絕出庭,令被告無罪釋放,指受害者如在恐懼的情況下,根本無法達至公平審訊,亦令證詞質量下降。伍穎琳又表示,目前受害人即使在支援服務下依然需要不停重複錄口供, 希望警方能完善一站式的報警及錄口供程序,亦希望警方加强前綫人員陪訓,使前綫人員理解性暴力受害者。

張達明亦指香港現時對於保護性暴力受害人的法律落後於其他國家,建議律政司簡單修例,加快進行修訂。

出席議員均支持引入電視直播作供建議,促請刑事檢控專員儘快交代修例時間表。律政司刑事檢控專員楊家雄亦表示支持建議,將會進行諮詢並進行研究,但他指修例過程並不是律政司能夠完全控制,現在未能提供時間表。

蔡雪華在會後向獨媒表示,稱修例引入電視直播作供「萬事具備」,認為「再拖並不合理。」她指團體早在2011年開始爭取修例,促律政司能盡快交代時間表。蔡雪華指,會上律政司提到去年度900多宗性罪行案件中,僅有40多宗受害者申請使用屏障,其中4宗被拒,她質疑申請率只有20%是過低,認為反映知道有權申請屏風的受害者寥寥可數。

蔡雪華又指,即將實行的《實務指示》執行範圍並不包括裁判法院,但實際上有不少較輕微的非禮案件於裁判法院審訊,認為《指示》存在漏洞。

記者:蕭韻婷

房署助建華插贓嫁禍 打壓逸東市集 土盟促歸還物資

$
0
0

朱凱迪

(獨媒特約報導)土地正義聯盟於上星期日(6月26日)連續第7個星期於東涌逸東邨舉辦市集,進行以物易物,並發起全民投票爭取逸東居民市集,期間一名男子突然在投票箱投入20元,在旁的房屋署特遣行動小組馬上上前驅散,指市集涉金錢交易,沒收所有物品。

朱凱迪新西團隊及土盟成員今午到房屋委員會樂富客務中心抗議房署濫權,勾結領展、外判管理公司及警方,打壓居民市集,要求房署於3天內無條件歸還所有物件,否則入稟法庭申訴。

SAM_4757

房署建華聯手打壓 沒收個人物品

土盟連續多個星期於東涌逸東邨舉辦市集,上周日的市集由社區團體「東涌人」預先申請了場地,土盟成員及居民自攜物品進行以物易物,不涉任何金錢交易。土盟當日發起「爭取逸東居民市集全民投票」,收集居民意見,但其間一名被認出是領展外判管理公司建華的職員,突然於投票箱投入一張20元紙幣。

逸東市集義工李小姐憶述,數十名房署人員及警察馬上「衝上嚟」,搶去現場所有物品,即使義工多次表明部分物品是私人財物,包括銀包、電話、背囊等,亦全數沒收。當時已收集的逾千張票,亦被沒收。李小姐指,當時共有3個攤位,只有一個攤位被質疑牽涉金錢交易,不應把其他攤位的物品一併充公,認為房署是有目的及組織地希望盡快解散市集。

當日亦有於逸東市集擺攤的義工郭先生表示,當時有一批掛鈎置於桌上,免費讓人拿取,有另一名男士稱想購買,郭先生多次堅持不收取任何金錢,唯該男子表示「唔可以攞咗你啲嘢唔比錢」,郭先生於是著他自由定價,亦表明會用於社區事務。該男子放下金錢後匆忙離開,另一邊廂房署特遣隊即前來掃蕩,郭先生追上前希望該男子解釋,怎料男子回頭奸笑指「關我咩事」便離開。

SAM_4719
郭先生

認領物品 將被控無牌擺賣及阻街

有參與市集的人士昨日接獲房署通知,需要於今天下午5時前到民政事務處宣誓,承認被沒收的物品為他們所擁有,否則不獲發還,房署有權將其銷毀。但同時房署亦表示,若他們承認為物主,將會以《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86條檢控他們「無牌擺賣」及「阻街」。

示威者要求負責逸東邨的房署經理前來接信及溝通,但房署僅派出區域辦事處文書主任李小姐到場。朱凱迪指及義工何來指,現時房署無法給予更多資訊,令他們處於兩難,眾人最後決定到黃大仙民政事務處宣誓認領物品。

示威期間,有一名戴口罩人士在現場指拍攝示威者及記者,被認出是建華職員,懷疑在場「點相」,朱凱迪直斥是「黑社會治港」。

記者:羅倩晴

拒拆除荃薈磚牆 小業主到長實門外抗議 置富:合理合法

$
0
0

(獨媒特約報導)工黨聯同東亞花園關注組今午在長江集團中心門外進行街頭展覽及抗議,要求長實立刻拆除荃薈「李氏力牆」,盡早還原違例改建。工黨社區幹事趙恩來指出,荃薈商場二期通往一期的走廊被築起的磚牆封閉,商場內更發現一些「匪夷所思、違反安全的改建東西」,如長實將商場的消防泵房改建為旗下「港信管理」辦公室,涉嫌違例僭建天台屋。

趙恩來表示,長實改建了商場若干部分,屋宇署於2009年發出《消防安全命令》,要求在2010年底前還原多處改建工程,但大業主在6年來未曾遵從命令,直至現時,仍有15項消防工程仍未還原。

荃薈商場由長實集團作為大股東的置富產業信託所擁有,置富在上月發出的聲明中指,荃薈與毗鄰商場有多個出入通道,而通道及間隔出入口設計均符合法例及消防規定,是合理合法之舉。獨媒曾就工黨和東亞花園關注組的訴求向置富查詢,置富公關回應時表示「沒有補充」,更叫記者「自己睇返5月的兩份聲明」。

IMG_20160628_103658

圖:工黨社區幹事趙恩來

長實佔據法團 小業主無法控告違契

荃灣荃薈商場於早前被揭一樓有一面磚牆,是由大業主長實旗下的置富產業信託加建。該「李氏力牆」阻擋來往商場一、二期的通道,致人流減少,扼殺小商戶的生存空間。東亞花園關注組曾聯同政黨於上月底發起遊行,抗議地產霸權,要求盡快拆除磚牆。

左:龍小姐 中:梁小姐 右:芳姐

圖:左為龍小姐 中為梁小姐 右為芳姐

小業主芳姐表示,店舖營業額大受影響:「我可以答你差不多是零,人流非常之少,有人連管理費都交唔到。」芳姐又表示,「政府每年都檢查防火閘,年年都話合格,事實上是不合格,呃我們的錢。」

東亞花園關注組主席龍小姐亦指出,本來商場又要加管理費,最後「我哋嘈完先唔加」。關注組又稱,消防處最近檢查防火閘時,僅目測檢查,其後商戶要求再作詳細檢查,消防員動手測試,發現該閘並不合格。

置富稱工程獲部門批准:沒有補充

置富在上月10日的聲明中曾回應抗議人士的言論,表示所有改建工程得到相關部門批准,沒有阻礙或佔據公共地方。置富認為,霸佔公共地方是「個別人士的無理指控」,並深感憤慨。

「李氏力牆」亦被指阻礙救援及消防通道,市民卿姐在2014年哮喘病發暈倒,但救護員因磚牆阻隔,未能及時趕達現場,卿姐最終不治。趙恩來稱,事後還發生多次延誤拯救傷者的情況,業主循各種途徑施壓。置富的聲明中則表示,對該事主的不幸深表遺憾及哀悼,又稱向消防處查證後,救護人員在拯救過程中並無延誤情況。

趙恩來表示,雖然改建工程違反公契及消防安全指令,但長實佔業主立案法團6席,令小商戶未能透過法團控告長實違反公契,「長實是大業主,理論上在法團只得一席,但長實將持有物業拆多5間空殼公司,因此在法團中,10席有6席為長實持有。」

趙恩來又認為,長實應履行基本法律責任及社會責任,盡快解決相關問題,「不要再用財鴻勢大的能力欺壓小業主」。趙續稱,若長實集團依然懶理消防命令,不盡快解決問題,不排除會有下一步行動,迫使長實正視商戶意見。

石牆 ﹝照片由薛先生提供﹞

圖:商場內的李氏力牆

商戶對部門推卸責任感困擾

多個商戶均指在一年前曾向政府多個部門提出訴求,斥部門互相推卸責任,質疑罔顧市民需求,感到困擾。趙恩來指出,屋宇署於2009年發出的《消防安全命令》至今仍未執行,「好明顯是屋宇署有法不依,面對大財團不願執法。」

東亞花園關注組梁小姐表示商場欠缺防火通道,「防火閘被拆,叫屋宇署重建,但有法不依」。她續稱:「一早說長實裝修商場後有問題,但政府部門發現後又不執法,不理會事件。」

梁小姐又對記者表示,現時進出一、二期的小通道被百佳佔據,「行人唯一的出入通道和客貨升降機被百佳拎晒來上落貨」,令有需要人士未能使用。「百佳貨物阻塞防火門及通道,如果商場如迷你倉般著火,商場內的人會走唔甩」。

對於築起「李氏力牆」,置富回應指,該牆屬於百佳的租賃範圍,在符合相關條例下,百佳有權在內部裝修。置富亦指百佳為方便行人,已加開通道讓顧客出入,並斥個別人士的說法與事實不符,是「無中生有」

消防泵房改建的辦公室 ﹝照片由薛先生提供﹞

圖:消防泵房改建的辦公室

李卓人:促李嘉誠跟進

工黨立法會議員李卓人則稱,希望李嘉誠得知此事後,能夠亡羊補牢,做他經常強調的「取之有道」。李又反問:「迫走小業主是否取之有道?現時究竟是盜賊個盜還是道理個道?」

李卓人表示,商場的消防問題危及商戶及市民,又指「人命關天」。他要求李嘉誠立即徹查及糾正事件,「放下屠刀」,並希望在場錄影的長實職員「真的會給李嘉誠觀看片段」。

李最後指今次是第一波行動,稱立法會將會在下星期討論東亞花園商場一事,並重申希望李嘉誠可以「做個有道理的人」。

記者:林曉慧


土盟逸東市集被控阻街 朱凱迪:不會停止抗爭

$
0
0

(獨媒特約報導)上星期日(6月26日)土地正義聯盟在東涌逸東邨舉辦市集,被房署驅趕,並沒收所有物資,包括電話、銀包等個人物品。朱凱迪連同3名土盟成員今早到大嶼山北分區警署認領物品,同時被控阻街。眾人獲准保釋外出,案件將於7月15日在荃灣裁判法院提堂。

土盟連續7個星期於逸東邨舉辦以物易物市集,反抗領展壟斷。上周日的市集舉行全民投票,爭取逸東居民市集,期間有人於投票箱投入20元紙幣,房屋署特遣行動小組即上前指市集涉金錢交易,並沒收所有物品。

房署表明,土盟如果認領物資,會馬上以《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83條及《簡易程序治罪條例》第4A條進行檢控,控告他們無牌擺賣及阻街。

土盟成員昨天(6月28日)到房屋委員會樂富客務中心抗議,要求房署3天內無條件歸還所有物件,否則入稟法庭申訴。

今早朱凱迪及3名其他成員,到大嶼山北分區警署與房署核對被沒收物品,以及進行檢控程序。朱凱迪指與會面期間,沒有提及任何關於非法販賣的檢控,但將會被控阻街。沒收品將會被送至逸東邨並發還給物主。

房署單方取消活動 後指阻街

朱凱迪表示,市集有事先向房署提交書面申請,並獲得批准,但房署當日指活動與申請內容不符,派特遣組上前驅散,又指土盟成員的物件造成阻街,因此要沒收。

朱反駁指手機、銀包等個人物品,不會構成任何阻街情況,而且活動有事先申請,認為房署單方面取消及強行執法是荒謬。但他坦言會繼續相關活動,不會因檢控而停止。

土盟於5月29日舉行的逸東市集亦曾有成員被捕,警方當時指活動沒有申請,拘捕5名土盟成員,朱凱迪、葉泳琳、區國權及阮嘉善被指阻差辦公,吳卓恆則被指擾亂公眾秩序。5人拒絕保釋,獲無條件釋放。

記者:朱嘉浩

劉小麗撐小販遭理大打壓 不放棄教職:我真係好鍾意教書

$
0
0

劉小麗今午出席醫學界就《2016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恢復二讀發起的靜坐抗議行動

(獨媒特約報導)小麗民主教室創辦人、香港專上學院社會科學系講師劉小麗,今年年廿九於深水埗桂林街擺檔賣魷魚,抗議政府打壓小販,被控阻街、無牌販賣、加熱食物3項罪名,被判罰款1,800元。昨日早上劉小麗接到校方通知,指其賣魷魚所獲的10元利潤屬「校外工作」,將展開紀律聆訊。

劉小麗對獨媒指,事件起因是理工大學 Council(校董會)成員向校方施壓,是來自高層勢力的政治打壓,校方逼於無奈展開聆訊,但她強調不會放棄教學工作。翻查理大校董會成員名單,主席為東亞銀行高級顧問陳子政,副主席為立法會工業界議員林大輝,其他成員包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鑑林等。

理大評議會施壓 校方就範

劉小麗在隸屬於香港理工大學的香港專上學院任教,為長約員工,無須每年續約。在過去一學期,她的教席暫時轉為兼職,並只任教一科及處理相關行政工作。

劉小麗對學校就事件作出聆訊感到驚訝,指發生桂林夜市事件時,自己正以兼職身份任教,相關限制理應只包含全職教員,但校方在她欲轉回全職教員時,竟對她展開紀律聆訊。她亦認為事件不需要進行聆訊。

劉小麗於雨傘運動後成立小麗民主教室,此後校方亦有接到投訴,質疑她在外辦教室,可能會與校方有利益衝突,亦有人針對其言論不斷作出投訴,反高鐵期間情況更甚。劉小麗強調,民主教室屬義務性質,目的是透過民間教育令更多人參與各類社會議題。

劉小麗又指,撐小販事件中,理大評議會內「有勢力人士」向校方施壓,一度質疑她被控後可能會留有案底,校方更稱可能會辭退她,不過後來劉小麗查詢法律意見,得悉傳票控罪並不屬刑事。

IMG_0924
年廿九當晚,劉小麗在桂林街擺檔支持小販。

參選亦不會辭職

劉小麗指,校方得知她考慮參選立法會後並無太大反應,大專院校一直有政策配合,若當選可以減去部分工作量。劉小麗表示「我真係好鍾意教書」,參選亦不會辭去教職,而且接觸學生讓她更明白他們的需要,或會與校方商討教務重組。香港專上學院新學年將會於9月5日開課,而立法會選舉日在9月4日,劉小麗下學期將會繼續任教有關性別議題的課程,相信不會對教學造成太大衝突。

劉小麗於雨傘運動後,和義工一起成立流動民主教室,在社區四處開課,帶動民主討論。她亦多次於深水埗、美孚和黃大仙等地舉行桂林日市,以「非暴力」形式撐小販,收集市民對小販的意見,抗議領展霸權。

記者:羅倩晴

林榮基再與警會面 如影響生活將拒人身保護

$
0
0

(獨媒特約報導)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在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涂謹申陪同下,今早(6月30日)第三次到灣仔警察總部落口供,整個過程約3小時。

林榮基及涂謹申指,昨天未完成落口供程序,今天需要再作補充。涂謹申希望下星期初能再約見警方,完成整個程序。

林榮基指今天向警方透露自己認為「不尋常」的地方,現時等待警方評估。涂謹申稱警方有就林榮基的個人安全問題向他提出建議。

對於警方提供人身保護,林榮基指警方仍在觀察是否有確切需要,但他認為如果會影響他的生活及私隱,就不會接受警方的保護。他亦指考慮到安全問題,未有向警方提供直接聯絡自己的方法。

記者:朱嘉浩

九十後眾籌拍攝《尋找張子岱》續集 冀和張子岱重回黑池

$
0
0

(獨媒特約報導)在大談本土和自決的年頭,本地足球應該比任何議題都更本土和在地。香港在六、七十年代被譽為「遠東足球王國」,甚至是「亞洲足球王國」,過去廿多年卻顯得有點無以為繼,甚至是不進則退。九十後、紀錄片導演陳寬敏在去年拍攝本地紀錄片《尋找張子岱》廣受好評,現時正發起眾籌拍攝續集,為本地足球留下重要足印。

陳寬敏表示,自少已看香港足球,中學時是天水圍飛馬的粉絲。本土民主前線發言人梁天琦更是他的中學同學,常常一起看港甲和南華的亞協賽事。「飛馬個時有賴文飛、阮健文同陳嘉晉呀嘛,係真元朗及天水圍地區球隊。」

FCCD Still3

重尋香港足球歷史

張子岱一直被譽為香港戰後三大球王之一,與姚卓然和胡國雄齊名。陳寬敏指,在拍攝《尋找張子岱》作資料搜集時,發現坊間流傳有關張子岱的資料都十分簡短和重複,更有多個不同版本。他指當中更有很多野史,並主要靠外電及張子岱的口傳,缺乏第三者的說法,所以想邊拍攝紀錄片,邊梳理歷史。

陳寬敏又指,香港對本地足球歷史的保育工作嚴重不足,認為保存歷史片段是對本地足球員的基本尊重,拍攝《尋找張子岱》亦是希望能夠把張外流生涯記錄下來。他表示,曾向足總查詢有關張子岱的資料,但對方的答案是「沒有」。

他表示,揀選張子岱是因為他是第一個在歐洲踢波的華人,小學在爸爸口中常常聽過張氏兄弟的名字。萬事起頭難,陳寬敏指,這一段歷史和今天相距太多個年頭,亦沒有想過如何在大江大海中找到張子岱的隊友。

FCCD Still4

不過,陳寬敏後來在黑池球迷的討論區中,問及有沒有球迷認識張子岱,有球迷介紹了一名收集黑池資料的球迷予他認識,但仍沒有眉目尋找張的隊友。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兩個月後,適逢黑池舉辦英國球王史丹利馬菲士(Stanley Matthews)誕辰百年慶典,他遂買飛參與,因為慶典當中有5名張子岱的昔日隊友。

陳寬敏指,到慶典拍攝是重要的一步。但他當時心急如焚,因為只有數小時作訪問,球會職員又叫他不要阻礙球員食飯。他最後情急智生,先訪問了其中一名昔日隊友:「唯有叫他一拖幾咁個球員,總算完成到訪問。」

那天再重聚

黑池又准許他進入球場內拍攝,一切都開始順利起來。在訪問球員後,陳寬敏表示,沒有想到黑池昔日的球員竟然還記得張子岱這位隊友,而且對他還有一定的認識。他指因為當時很少中國人到英國,成為職業足球員的更是萬中無一。「當年既隊友都話,張子岱踢波的風格令人難忘。」

Still5

陳寬敏後來欲訪問其他亞洲球員,藉此帶出他們在歐洲踢波遇上的困難。他曾經嘗試聯絡其他效力英格蘭球會的亞洲球員,最後幾經努力下,訪問了當時仍為英超球會的昆士柏流浪後衛、韓國國家隊成員尹錫榮。陳寬敏表示,初時是「膽粗粗」打電話去球會,最後成功完成訪問,形容過程難忘。

他在回港後,便正式開始「尋找張子岱」,在「托上托」下才搵到張子岱。陳寬敏表示,和張見面時的心情既興奮又緊張,伸手觸及的不單是紀錄片的主角,背後尋找的更是一段關於香港足球的歷史。

陳寬敏在黑池和張子岱的昔日隊友訪談時,曾經問及他們有甚麼說話想對張子岱講,他把內容予張看一遍。陳寬敏指,張子岱的反應令他感到意外,這位一代球王實在有點感動。大概和這班昔日戰友的越洋對談,應是從沒有想過的事情。越洋對談令陳寬敏感到略嫌不足,並衍生了開拍續集的念頭,希望他們能直接見面。

FCCD Still2

大江東去浪淘盡

張子岱在1941年出生,年僅19歲便遠赴英國,效力英格蘭甲組聯賽球隊黑池。1960年,當時都還沒有英超。但當時黑池教練較愛使用年長和名氣大的球員,令年僅19歲的張子岱苦無機會,只能屈居預備組。不過,張子岱在預備組一點都不失禮,上陣43場射入23球,成績絕對可以用優異來形容。

1961年1月,張子岱終於首次在頂級聯賽上陣,但卻又遇上大霧,賽事被迫暫停。在匆匆趕又匆匆追,張子岱在同年11月對錫周三的比賽中射入第一球。這一球舉足輕重,這一球是香港人、中國人和亞洲人在英國職業聯賽的第一球。

Still 6

在效力黑池的一年半間,令張子岱變得更強,在力量和技術上更見進步。陳寬敏曾問他有否後悔回港,張子岱表示沒有,因為當時始終想念香港。張子岱更認為,自己完全有能力在英國球壇立足:「如果係個邊留得更耐,不知會點呢?」

黑池在1965年曾來港作表演賽,張子岱和黑池球員在啟德機場別後,至今從此沒再見。張子岱50年亦再沒有再回到黑池。而黑池在剛過去的球季再降一班,昔日勁旅淪為英乙隊伍。表示已經聯絡黑池,一旦成行,將安排張子岱在比賽的半場期間和球迷見面及聚舊。

陳寬敏表示,希望透過發起眾籌令更多人關注及支持香港足球,會將籌得的20萬元作製作費用;和張子岱重返黑池,重塑五十多年前有關香港足球歷史重要的一頁。

記者:麥馬高

青葵公路的士撞斃修路工人 工會:常有意外 少獲傳媒報導

$
0
0

(獨媒特約報導)青葵公路周二凌晨發生致命交通意外,一架的士失控撞向箭咀車後反彈,衝向三名修路工人,41歲的陳輝及50歲的陳木元死亡,重傷昏迷的33歲黃家偉,亦於今日下午證實腦幹死亡。事件引起社會關注工人安全保障不足,建築地盤職工總會理事長陳八根指,修路工程經常有意外,只是「小事」未獲傳媒報導。

事發地點有四條行車線,工程車停在左二線,工程車有在600米外豎立指示牌。當時三名修路工人正進行補路工程,準備收回封路用的雪糕筒結束工作。凌晨4時許,一輛沒有載客的的士,沿青葵公路向西方向行駛,途經美孚新邨對出時,撞向有箭咀指示燈的工程車,再反彈撞倒3名修路工人。

41歲的陳輝當場死亡,50歲的陳木完送院搶救不治,遺下妻子、13歲長女和患有血癌的10歲幼女。陳木元是家中經濟支柱,本任職掃街車司機,為多賺100多元日薪,轉任外勤修路工人。另一名死者陳輝未婚,與哥哥同住,兩人一同供養居住老人院的年邁母親。33歲重傷工人黃家偉則於今日下午4時證實腦幹死亡。

工人冇得揀

建築地盤職工總會理事長陳八根指,工會未曾接過有關修路工程安全的投訴,因工人往往只能選擇「做或者唔做」,除僱主欠薪外,工人不會有其他埋怨。他又指,修路工程經常發生大大小小的意外,但傳媒只報導嚴重事故,「小事好少會報」。

13502761_491084907763226_2909183238907797205_o
(工業傷亡權益會圖片)

陳八根指,事發路段屬快速公路範圍,根據路政署《道路工程的照明、標誌及防護工作守則》,在快速公路上進行工程時,須配備另一輛「護航車」,裝有指示燈號和車載式緩撞裝置,提醒其他司機前方正進行道路工程。護航車必須設置於工程車後方,並保持最少1.2米的距離。

但陳八根指,根據現場圖片所顯示,當時工程沒有設置護航車。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陳錦康指,工會大多數接到工人有關施工問題都與護航車有關,很多時候承建商未設有護航車,工人亦要繼續開工。

指引中亦列明需有交通督導員於工程現場指揮交通,但陳八根指晚間工程大多不會有交通督導員於現場,因為執勤時可能會有意外。

陳八根亦表示,現時只有違反指引而「出咗事」才會被檢控,他認為應把指引訂為法例,硬性規定僱員及僱主遵守,才可保障工人安全。

工業傷亡權益會
【捐款詳情:援助6.28青葵公路意外三名死者家屬】

28/6/2016青葵公路發生奪命工業意外,三名修路工人於工作期間遭的士撞飛,導致工人陳輝(41歲)當場死亡、陳木完(49歲)送院搶救後不治、重傷昏迷的黃家偉(33歲)延至30/6下午離世。事件導致三個家庭面臨困境,本會希望各界人士能伸出援手,幫助三位死者的家人暫渡難關。

捐款方法如下:

(一)親臨本中心
地址:藍田啟田道71號藍田(西區)社區中心2樓工業傷亡權益會
接受現金/支票捐款

(二)銀行入數
恆生銀行戶口號碼:295-3-086820
(顯示戶口名稱:ASS F T R O IND ACC V LTD)
入數後請在入數紙上註明【捐款青葵公路意外】,並連同【捐款人姓名及聯絡方法】,將入數紙傳真至22436446,或whatsapp至94144993

(三)郵寄支票
支票抬頭:工業傷亡權益會有限公司
郵寄地址:藍田啟田道71號藍田(西區)社區中心2樓工業傷亡權益會
請在信封上註明【捐款青葵公路意外】,並隨票附上【捐款人姓名及聯絡方法】,以便本會跟進及處理

【備註:如欲指明捐款予個別死者家屬,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註明。否則,於1/7/2016凌晨00:00起入數的捐款/支票將會平均分發予三位死者家屬。】

記者:羅倩晴

遭理大政治打壓 劉小麗:實踐公義,無怨無悔

$
0
0

(獨媒特約報導)香港專上學院講師劉小麗日前接獲理大校方通知,指就她在今年年初聲援小販時,擺賣魷魚所獲得的10元利潤,屬「校外工作」,並對她紀律聆訊。劉小麗今日開記招,表示對校方的行動感到錯愕及不合理。她在會上一度落淚,強調不會停止對小販的聲援及在參與社運上作退縮。

劉小麗表示,學校在5月底已開始關注事件,在6月8日用信件形式喚她要「多加注意」。她在前日正式收到副院長的通知,校方已成立聆訊委員會調查其「售賣食物」的事件,並將在7月12日進行第一次聆訊。她補充表示,昨日收到校方的信件中指她是因為涉及「小販擺賣」。

IMG_0184

將向校方倡議終止聆訊

劉小麗估計今次是來自校委會及校外的壓力,有人對校方施壓及要求解僱她。劉小麗又表示,自雨傘運動後,社會不同層面的打壓均有加劇的現象,強調必須捍衛學術及院校自由。

她透露,自年初關注小販問題及參與反高鐵運動起,對她的無理投訴及小動作有增無減,有些更超越了校方的層面,直接往校長作投訴。劉小麗表示稍後會向校方倡議終止聆訊,而一旦開展聆訊後亦會尋求法律意見作支援。

IMG_0144

研究小販學者:小麗行動值得肯定

理大應用社科系專任導師梁志遠表示支持小麗,因為自己從事小販研究工作多年,但都沒有勇氣以身試法。他認為這次行動是值得肯定,因為大專院校一直要求老師要關注不同的社會政策。

他形容在學術自由及影響社會的角度來看,劉小麗的行動都屬正面。「小麗是身體力行。」他斥相關人士在今次事件中的政治打壓,對整個社會都有影響。

學者斥事件荒謬 含政治含意

浸大社會工作系講師邵家臻則指,自己在一年前坐在同一位置,不獲浸大青年研究實踐中心續約。他表示十分體諒劉小麗,因為站出來和自己的同事及院校作對質是一點都不容易。

IMG_0149

中大性別研究課程講師曹文傑(小曹)表示,香港的大學需要知行合一的老師,認為劉小麗是當中的表表者,認為今次的紀律聆訊是赤裸裸的政治打壓。

教協副會長、人權律師莊耀洸表示,理大的所謂規則只適用於全職員工,而且規則列明員工是運用其專業、學術和知識技能作搵錢才屬「違反規則」,而賣魷魚明顯不是其專業。他質疑既然和規則無關,但卻進行紀律聆訊,認為當中有政治含意。

學術自由學者聯盟召集人、前理大副教授何芝君形容事件荒謬,理大校方連查也不用查,竟直接作考慮處分。她表示事件接二連三發生,明顯是政治打壓。

劉小麗一直關注基層小販的問題,於今年年廿九在桂林街擺賣魷魚,被控阻街、無牌擺賣及加熱熟食三項罪名。劉小麗及後罪共被判罰款1800元,但她表明無怨無悔,將繼續支持基層小販,要求當局重發小販牌照。她昨日接受獨媒查詢時指,不會放棄教學工作。

在雨傘運動期間,劉小麗在旺角等地區作街頭演講,期後和義工創辦民主教室,以義務及非牟利形式舉行講座,推廣公民教育及關注社會不同議題。她在日前更多次舉辦桂林日市,以墟市及非暴力形式支持小販。

記者:麥馬高

泛民籲七一上街阻梁連任 斥王光亞僭越論應收手

$
0
0

(獨媒特約報導)今年七一遊行是特首梁振英任期內最後一次,泛民立法會議員呼籲民眾參與,要求梁振英下台,讓中央知道梁不應該連任。

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接受《紫荊雜誌》專訪,指泛民亦是建制一員,又指有泛民中人希望在內地變革中扮演某種角色,是僭越一國兩制的行為。泛民回應指是中央政府干預香港內政,破壞一國兩制,促請王光亞及中央「收手」。

遊行非無用 林榮基受鼓舞

公民黨梁家傑指,雖然過去梁振英上台後多次讓香港人失望,但未曾絕望,呼籲港人明日上街守護香港制度,表達「香港人不認命」。

工黨何秀蘭呼籲香港人把對民主政改、人身自由的關注帶上街頭,使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無法迴避。她指,社會上有很多人認為遊行沒有大作用,「遊完就散」,行禮如儀,但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正是因為獲6,000人上街遊行支持,而勇敢公開被囚真相。何相信,遊行未必有即時效用,但一定會像蝴蝶效應般產生影響。

工黨李卓人表示,要為梁振英敲響喪鐘,稱梁為「走數王」,使雙普選無法落實、港人人身自由受威脅、一國兩制貨不對辨等。他同時提醒香港人,2003年七一50萬人上街遊行使基本法23條立法擱置,而2004年更令前任特首董建華「腳痛落台」。

資訊科技界莫乃光亦呼籲專業人士明天參與遊行,他相信專業人士代表了社會重要的良心。

不參與中聯辦集會

本土民主前線、青年新政及香港民族黨早前宣佈,七一晚上7時在中聯辦外集會。青年新政召集人梁頌恆今早於電台接受訪問時表示,是次集會未獲批不反對通知書,但表明不會主動衝擊警方。中大、樹仁等大學學生會亦於Facebook呼籲同學參與,更建議參加人士穿純黑衣物(black bloc)、不要使用八達通、戴上面罩等。

泛民表示不會參與中聯辦集會,會跟隨民陣一同遊行至終點後散去。泛民亦希望參與遊行的市民跟隨指示,從維園出發,或按民陣呼籲在波斯富街插隊,讓在維園出發的人士不會被堵塞。

SAM_4827

王光亞斥僭越一國兩制 李卓人:我好願意對號入座

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接受《紫荊雜誌》專訪,表示中央正嚴密關注鼓吹自決、港獨的政治勢力在港冒起,並相信港獨得不到大多數港人支持,注定走入死胡同。

王光亞又指,根據《基本法》,泛民亦是建制一員,何秀蘭回應指議會是建制,但泛民「入咗議會並冇離棄香港人」,並不像保皇黨在議會上「盲撐」,隨便支持千億大白象工程。

對於王光亞描述泛民有人經常希望在內地變革中扮演角色,企圖利用香港給國家製造麻煩,影響內地政治發展進程,是僭越一國兩制。李卓人表示「我好願意對號入座」,直言一直希望結束一黨專政,因為中共打壓人民自由。李卓人又稱,他們干預中國內政「擺明車馬」,並不像王光亞及中央政府「陰陰濕濕」,插足港人民主自由,「陰我哋一國兩制」。

民主黨黃碧雲表示「我哋點樣搞得到上面呀」,反而在2003年後,中央步步進攻香港,破壞一國兩制,干預香港內政。

記者:羅倩晴


半山石牆樹被斬 私人地方不受管 學者斥樹木法落後

$
0
0

(獨媒特約報導)繼去年般咸道4棵石牆大樹被斬後,西環西摩道合一堂斜坡日前再有兩棵石牆大樹被斬,樹齡更達50年以上。民主黨當區區議員鄭麗琼接受獨媒訪問時表示,兩棵石牆樹在星期六晚被斬,政府卻沒有任何通知,直至近日才得知此事。她指該石牆由私人地方擁有,區議員根本愛莫能助。「講得難聽啲,屋宇署都未必知要通知我」。港大地理學系講座教授詹志勇指出,香港現時的樹木法落後,令私人土地的樹木不斷遭砍伐。

photo413379006284539840

鄭麗琼:保護樹木相關政策不足

擔任半山衛城選區區議員多年的鄭麗琼指出,自2014年有孕婦被大樹壓中死亡,區內不時收到屋宇署信件,提醒要處理私人地方的護土牆問題。鄭續稱,由於屋宇署要求業主自行監察樹木,擔心無法向屋宇署追究事件,亦未必能向區議會提出諮詢。

鄭麗琼認為政府在保護樹木的相關政策不足夠,因為一般市民都不會覺得樹木危險,要在發生意外時才意識到嚴重。「政府要做好把關,而風險評估最好有樹木法,但政府得個講字。」

通報機制無法保護私地樹木

去年8月,般咸道有4棵石牆大樹突然被斬,引起區內外的居民不滿。當時政府被批評諮詢不足,沒有盡力保育石牆樹,只會斬樹解決問題。該區區議員陳捷貴更被斥沒有阻止工程,是「斬樹兇手」。

經申訴專員公署調查後,政府提升移除樹木通報機制,要求日後在非緊急情況下,當局在移除古樹、石牆樹和受公眾關注的樹木時,須將個案通報樹木辦。而樹木辦認同有關建議後,會諮詢樹木管理專家小組的意見;當局亦需將斬樹決定及原因通報當區區議會。

但該機制只限通報公共地方的樹木,長於私人地方的樹木則任由業主處理,毋須通報政府。有網民指出,合一堂斜坡兩棵石牆大樹是1990年《阿飛正傳》的拍攝場景之一。詹志勇表示,被斬掉的分別是細葉榕樹和朴樹,兩棵樹都很穩固,倒塌機會小,「唔明咩原因要斬」。

photo413379006284539846

詹志勇:政府唔想做野、唔想煩、唔想進步

詹志勇續表示,合一堂的石牆大樹處於私人土地,而70年代之前的私人地契不設樹木保護條款,毋須申報:「換句話說,大部分私人土地嘅樹冇王管,要斬就斬,政府唔會理。」

有「樹博士」之稱的詹志勇,多年來一直積極推動樹木法,他指出,實行樹木法能全面保護樹木,包括設立非法砍樹的罰則、選擇樹種和種樹地點、改善種植地的土壤及其他條件、將特別樹種列入「冠軍樹」名冊、規範行業發展及設立註冊樹藝師名冊等。

詹志勇又對獨媒表示:「大約14年前,我參考世界各國的樹木法,特別設計一個給香港,並把計劃交給政府,但政府一直不接受,最近局長都話不需要樹木法,但申訴專員都話過要。」被問到政府不推行樹木法的原因,詹稱政府「唔想做野、唔想煩、唔想進步,所以唔需要。」

Publics strong response

圖:般咸道4棵石牆大樹去年被斬

民主黨中西區區議員許智峯則對記者指,政府消息指該石牆樹是因合一堂要維修斜坡而斬掉,屬於私人地方的範圍。許智峯表示,現時移除樹木通報機制不合理,因私人地方斬樹不需通報任何人。

他認為香港需要設立樹木法,規管私人地方砍伐樹木,「樹木有公共性,是市民的記憶之一」。他亦指出,單因維修而斬掉健康的樹是不能接受的做法。

中西區關注組的羅雅寧則對獨媒表示,十分關注事件,關注組會向相關部門查詢斬樹原因。羅認為「區議會都似乎不清楚事件詳情:「似乎冇特別原因斬樹,一定會要求解釋及補償。」

記者:林曉慧

公屋租戶逾8成入不敷支:加租是懲罰

$
0
0

街工指「$」符號改自房署標誌,諷刺房署漠視基層生活。

(獨媒特約報導)房委會指調查發現公屋租戶的收入明顯上升,因此宣佈9月起全港70萬公屋戶加租一成,且不提供免租優惠,平均每戶須多付170元。

街坊工友服務處昨天(6月30日)公佈調查,發現逾8成受訪公屋租戶入不敷支,逾半表示租金佔收入超過1成。街工要求房委會凍結公屋租金,並檢討可加可減機制。

逾半受訪者 租金佔收入超過1成

調查在本年5月至6月中旬舉行,訪問了約350個公屋租戶,結果顯示約75%受訪家庭有在職人士,但大部分是1名在職人士需要供養其他2至3名家人。約3分1受訪者家庭月入有10,000至15,000元,但有5分3受訪家庭的人均收入是在3,000元以下。

房署報告中指公屋租金只佔住戶收入9%,但街工調查中,超過一半受訪家庭表示租金佔收入超過10%。受訪家庭認為租金是僅次於伙食的開支負擔,而且有8成人表示入不敷支,他們僅能節衣縮食以應付日常開支,遑論儲蓄。

有5成以上的受訪家庭認為,公屋再次加租不合理。房署現時設有租金援助計劃,但有一半受訪者表示對計劃亳不知情,而另一半得知計劃的受訪者中,只有不足2成人成功申請。他們大多表示申請過程繁複,限制非常多,例如援助基金不能申請超過3年,否則會被迫調遷。

公屋2

租金有加無減 加幅超越港鐵

葵青區議員黃潤達指,公屋租金雖設有可加可減機制,但房署連續3次達到加租上限,2008年至今租金升幅已達39.3%,比「年年加價」的港鐵加幅約25%更高。黃潤達指房署應檢討機制,及暫時凍結加租方案。

黃潤達指現時的確有公屋富戶,但大多數租戶都屬基層市民,不能「一刀切」加租。黃又認為租金佔家庭整體開支1成屬合理,無論是公屋或私人物業租戶,包括劏房等,都應該限制在約1成。

黃潤達又建議放寬申請租金援助的資格,應該以家庭的收入狀況作為批准的準則。房署指這兩年間公屋戶的工資升幅有16.11%,黃參考統計處資料發現,在督導級、經理級下的工資升幅只有3%至8%,認為房署的資料十分「離地」,懷疑調查沒有剔除低收入家庭。黃又指,即使住戶收入有所上升,但遠遠追不上通脹的升幅,而且房署擁有超過24億資產及儲備,沒有財政壓力需要加租。他指不久後將會召開居民大會,讓更多街坊分享他們對公屋加租的意見。

平叔1
平叔

生活艱難 租戶經濟壓力大

77歲的平叔自90年代起居住在葵涌邨,他現時已退休,與月入約萬元的兒子同住。平叔指現時生活越來越艱難,「連食碟頭飯都要50蚊!」他說兒子每天前往工作的車費要30多元,連同出外吃飯,每天支出都已經要過百元。他指子女都未必能養活自己,何況要供養老人家,如果沒有公屋不知道如何過日子。對於房署現時要加租,他覺得政策沒有考慮基層的生活,加租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TIMMY1
Timmy

新移民婦女Timmy來港20多年,一直有工作,但最近因為身體問題,醫生勸告她停止工作,現時一家三口只靠父親一人工作,女兒準備入讀大學,令她更加擔心家庭的經濟狀況。她說,內地60歲以上的長者可以免費乘坐交通工具,而且有退休金,但現時香港車費年年加,這是她以前從沒有預想過的。

Timmy分享說,即使女兒生日也不敢帶她到餐廳吃飯,因為實在負擔不起高昂的生活費,甚至要靠借錢生活。她指自己符合資格申請綜援,但丈夫堅決拒絕,希望將機會留給更有需要的人。她埋怨政府一直對新移民不理不睬,非但沒有伸出援手,甚至不斷放任加租、加價,令他們生活更加艱難。

曾女士 (2)
曾女士與女兒

曾女士帶同5歲女兒一同出席發佈會,她指先前政府推出公屋租戶免差餉,對她一家人幫助很大,但現時房署加租令她覺得「有減等於無減」,甚至要繳付更多租金。她對現時生活感到十分無能為力,一家五口只有丈夫一人工作,除了要照顧長者,還要為女兒的學費、書簿費等作打算,開支只會越來越多。她指得知房署要加租的消息後,壓力大到失眠,本來想與丈夫再多生一個孩子,但艱難的經濟狀況令她打消了念頭。

記者:朱嘉浩

林榮基稱受威脅 缺席七一遊行 (12:23)

$
0
0

(獨媒特約報導)今日舉行七一遊行,原擬由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等政治犯帶頭,但民陣剛發出通知,指林榮基「感受到嚴重的威脅,基於人身安全考慮」,將缺席今日遊行。

聲明全文如下:

民陣剛收到林榮基先生的通知,過去數天,林先生面對的情況,感受到嚴重的威脅。基於人身安全考慮,故決定今日被逼缺席遊行。

民陣關心林榮基先生的處境,要求各方停止對林榮基先生的壓逼。民陣呼籲,香港市民今天繼續上街,聲援林榮基先生,捍衛香港人應有免於恐懼的言論自由,越多人上街、越多人聲援,便越能確保林榮基先生的安全。

民陣召集人
岑子杰

青政、本土組織不參與遊行但擺街站 批民陣主題退步

$
0
0

(攝:Alex Leung)

(獨媒特約報導)青年新政今年不參與民陣七一遊行,但於沿途擺設街站,引起爭議。青政發言人黃俊傑批評民陣主題「決戰689」退步,又指遊行屬於香港人,理念可各自表述。

與青政組成選舉聯盟的傘後組織亦有擺設街站,其中東九龍社區關注組及天水圍民生關注平台皆表示,不認同遊行主題,認為比爭取普選更低層次,而且忽視近年冒起的港獨議題。沙田社區網絡主席劉穎匡則指,不會放棄任何宣傳機會,出現於遊行不一定支持民陣立場。

36
青年新政發言人黃俊傑

青年新政:遊行主題退步

青年新政發言人黃俊傑表示,今年青政於七一提出的訴求是 「香港民族」 ,希望引起公眾關注2047香港前途問題。黃又指,民陣今年遊行主題 「決戰689」較為退步,屬體制內的訴求,故不認同民陣主題,另外申請不反對通知書擺設街站。

對於有批評指青年新政不認同遊行理念卻擺街站,黃俊傑強調遊行屬於香港人,參與遊行的市民政治上較有想法,認為七一的理想狀態是 「不同團體用不同方法表達訴求」 。他指出經過早前在電視上與民陣發言人岑子杰的討論,認為七一遊行理念可各自表述。

04
天水圍民生關注平台社區幹事王百羽、東九龍社區關注組陳澤滔

東九龍社區關注組:忽視港獨議題

東九龍社區關注組陳澤滔認為,爭取民主應由地區工作做起,「雨傘運動後真正政治覺醒的人都出晒來,但都係唔夠人」,所以從市民關心的地區事務出發。陳批評民主黨有做地區工作,但沒有深化民主理念。他舉例,東九龍關注組為了爭取狗公園而擺設街站,讓該區居民自行設計模型,令更多人明白民主理念。

對於民陣的遊行訴求,陳澤滔認為最低限度是爭取普選,而現時「決戰689」的理念比爭取普選更低層次,他又反問「係咪爭取唔到就不停推低自己底線?而家咁多後生仔支持獨立,但又唔提。」至於籌得款項的用途,陳表示只會用在組織營運,不會作選舉經費之用。

天水圍民生關注平台:沒有指向問題關鍵

於雨傘運動期間成立的天水圍民生關注平台社區幹事王百羽表示,同樣不認同民陣遊行主題,經過林榮基事件後,換走梁振英無助真正解決問題, 「可能只係田北俊同王維基上」 ,中共赤化侵略才是問題核心。王百羽又指,於七一遊行擺設街站最主要不為籌錢,而是令傳統支持民主的市民關心天水圍等社區的民生。

27
沙田社區網絡主席劉穎匡

沙田社區網絡:珍惜任何宣傳機會

傘後組織沙田社區網絡主席劉穎匡表示,今年首次於七一擺設街站,並與屯門、南區等社區網絡組織合作,在全港性議題上有統一的本土立場。劉指出組織以地區工作為首要,去年籌備區議會工作而沒有參與七一遊行,期望藉遊行令支持民主的市民認識沙田社區網絡。

至於本土組織現身七一遊行的爭議,劉穎匡表示自己本身沒有多考慮民陣主題,強調對新組織而言, 「任何機會宣傳理念都應該珍惜,出現係度唔一定要支持晒民陣立場。」

25
八十後浪召集人Kevin

八十後浪:有跟民陣協調

傘後組織「八十後浪」召集人Kevin稱,現時政制有問題,而政制內的人都有問題,「其實大家都反對個制度」。他又相信,本土派跟傳統社運派的立場不會差太遠,「相信本土派唔會唔反對689,不過雙方在溝通上可做好啲。」

Kevin又表示,八十後浪有跟民陣協調,「參與者同單位有傾有講係應該」。問到籌得款項的用途,Kevin稱會用於日常開支,主要是行政及研究工作。

53
沙田區議員陳國強

陳國強:與民陣沒有任何關係

早前宣佈參選超級區議會的沙田區議員陳國強稱,擺街站與民陣沒有任何關係,亦不認同「決戰689」的理念,他認為要決戰的是共產黨,「689走又會有789」。陳續稱,今晚會到中聯辦集會,支持年青組織的行動。

陳國強表示,超級區議會是由民主黨引入的不正義選舉,對此十分反感,因此會繼續狙擊民主黨。陳國強預計不會籌到很多錢,亦未決定款項的用途。

記者:陳子雲、林曉慧

【七一遊行】何韻詩:習慣被打壓係最危險

$
0
0

(攝:Alex Leung)

(獨媒特約報導)歌手何韻詩及黃耀明參與七一遊行,指要站出來,為香港盡一分力。兩人皆稱害怕受到更多的打壓,但認為站出來是每個人的責任,同時亦相信會有很多香港人陪伴,即使擔心亦不會卻步。

何韻詩指出,現時香港愈來愈多荒謬的事情發生,港人亦有愈來愈多恐懼,作為香港人,在嚴峻時刻應用個人方法發聲,不應「純粹睇成效,係睇啱唔啱」。她認為,無論為了自己,還是為了香港,在艱難時候都應走出來,「而家都唔行出來的話,唔知仲有幾多年可以出黎遊行。習慣被打壓係最危險。」

何韻詩又說,現時政權用盡方法不讓市民發聲,是真實的打壓,而市民都真實地感到恐懼。「好似林榮基咁,到最後一刻都因為個人原因而缺席,呢件事可以發生係佢度,同樣可以發生係我地身上,所以一定要企出來。」

記者:林曉慧、朱嘉浩、陳小芹

Viewing all 1595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