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作者的其他文章
Viewing all 1595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無良酒樓炒13年年資點心師傅 賠7日糧

$
0
0

(獨媒特約報導)飲食及酒店業職工總會近期收到一宗個案,一名點心師傅在裕滿人家集團工作近13年,近日遭解僱,只獲賠7日代通知金。事件揭發僱主一直只與該名師傅簽18個月合約,令他未能累積年資,僱主毋須賠償長期服務金。

該名點心師傅在今年4月被無理解僱,向工會求助後,曾向僱主追討30多萬元賠償。勞資審裁處建議庭外和解,該名點心師傅最後僅得和解金額600元。

飲食及酒店業職工總會組織幹事溫柏堅表示,事件十分荒謬,工人不應被無理中斷年資。他指,裕滿人家旗下有七間分店,負責人已表明不會就相關情況作賠償,更稱「賠咗一個,就有千幾人咁樣追返,好唔掂。」溫要求停止短期合約制度,讓工人享有年資。

飲食及酒店業職工總會理事長羅鄧敬從事點心工作13年,多年來都是簽一年半合約。她提到,過往有僱主在第19個月時,要求用其丈夫的身分證出糧。羅鄧敬批評,18個月合約扼殺工人的假期,令工人缺乏保障。

15785529_10158005007905230_247831585_o

李卓人:政府新建議製造漏洞

根據法例,目前計算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是以僱員最後一個月的工資乘以三分之二,再乘以可追溯服務年資。政府早前提出建議,日後調低三分之二的比例至二分之一,此舉變相令僱員所得的金額大幅減少。

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表示,梁振英將工人的遣散費,來為其取消強積金對沖的競選承諾「找數」,做法可恥。他指出,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是職業保障,令老闆解僱工人有成本。李續稱,在港英時代,政府至少會阻塞漏洞,例如長期服務金的出現正是因為遣散費存有漏洞。

李卓人批評政府的新建議是製造漏洞,並點名斥責反對取消強積金對沖的飲食界立法會議員張宇人。他表示,現時勞方弱資方強,工人只會被不斷剝削,18個月合約不但令工人失去遣散費,亦迴避了增加有薪假期。

飲食及酒店業職工總會宣佈成立投訴熱線,監察不良食肆,呼籲工人舉報「斷年資」的剝削僱。他們又希望,長遠能改革僱傭條例,透過立法針對利用短期合約剝削工人年資的僱主。

記者:麥馬高


80年信興酒樓結業 深水埗街坊依依不捨

$
0
0

(獨媒特約報導)擁有80年歷史、深水埗信興酒樓昨日結業,今日舉行開放日,展示餐具、茶具及家具,酒樓內近三十多件物品將送往香港歷史博物館。不少街坊如常前來飲茶,員工無奈表示:「無野食嫁啦今日。」「今日無茶飲,報紙都賣咗啦。」

IMG_9092

信興酒樓第二代負責人為羅其茂,現年88歲。對於結業,羅其茂的孫兒、信興第四代傳人羅梓洋表示非常傷感,自己掙扎了很久是否要繼續經營。羅又表示,酒樓結業是因為持牌人的年紀漸長,不想他擔心,所以決定光榮結業。羅梓洋強調,結業不是自己的決定,而是眼見父親做得很辛苦。

IMG_9071

被問到信興酒樓的最大特色,羅梓洋稱每人的答案不同,「很老土,自己的答案是人情味。」他表示,自傳出結業的消息後,很多茶客「喊住告別」。「地方可以消失,人情不會。」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茶客寫了一首詩,轉贈予他爺爺。他們後來把詩寫在紅紙並掛在牆上。

IMG_9146

信興酒樓在1936年開業,霓虹燈招牌更是深水埗的地標。羅梓洋對街坊及茶客簡介酒樓的點滴,他指信興酒樓開業時名為「信興茶室」,初時只有桂林街兩個舖位,並只賣點心。

後來在1959年改名叫「信興樓」,並和基隆街的舖位打通,所以酒樓現時置身於兩個樓梯底內;酒樓內的廁所位於天井位,所以較難作翻新。

信興樓在1980年成功申請酒牌,並加入炒粉麵,更改名為信興酒樓。羅梓洋提到,八十年代的生意較好,每晚做到晚上十一點。而後來因政府修訂法例,無法在酒樓內製作燒味,但點心多年均是堅持是自家製。

IMG_9104

酒樓在八十年代進行第三次裝修,多鏡的設計是想反映酒樓的多角度。而牆布亦是當年的產物,十分耐用和美觀。羅表示,家人當時花了不少精神和時間在酒樓的裝修上。

IMG_9107

他又介紹酒樓內的物品,其中在倉內儲放多年的信紙,紙上的電話號碼只有六個字。

IMG_9112

此外,在塵封了的餐牌上,紅炆班頭腩的價錢是22元,桃珠鮮蝦仁更只需29元,羅梓洋估計餐牌上的字更至少有三十年歷史。

IMG_9114

酒樓內的嬰兒椅,同樣是在八十年代裝修時購入,羅形容是絕無僅有的一張。

IMG_9116

信興酒樓以水滾茶靚聞名,羅指出,在茶水間的水標,溫度長期是110度。他笑言,酒樓初時不容許茶客自助沖茶,但在客人較多時,久而久之成了茶客自助。

IMG_9141

而信興酒樓的標記是由酒樓其中一名董事設計,因為那時候深水埗還有碼頭,寓意一帆風順。

IMG_9137

羅表示,對這張攝於1974年的相片有很深感受,就像電影《花樣年華》,酒樓門口沒有排檔,現在已被排檔遮蓋了門口。

記者:麥馬高

運頭塘小店1月中離場 街坊約見業主促保留

$
0
0

(獨媒特約報導)大埔運頭塘商場今年4月被領展以8.1億售予駿昇投資(香港)有限公司,場內六間小店被要求於明年1月離場。居民組成的「運頭塘互助支援組」今天到駿昇位於葵涌的辦公室請願,要求以居民需要為首要考慮,保留六間小店。

支援組發言人蔡咏梅表明來意,希望遞交請願信,及會見負責租務的馮先生。但辦公室只派一名職員出來接信,他亦表示非駿昇員工,拒絕合照,又指馮先生外出工作。蔡表示將繼續聯絡馮先生,或會再發公開信。

支援組於今年8月亦曾到駿昇辦公室遞交聯署,當時職員拒絕接收,更聲稱要打記者,搶去《蘋果日報》記者的相機記憶卡。蔡咏梅認為駿昇今次「變得聰明」,「文明咗好多」。她表示,今次只有兩人參與行動,毫無威脅,一直未能聯絡馮先生,才決定親身前來。

PC300015

蔡咏梅表示,希望盡最後努力爭取保留小店,區內老人家行動不便,生活將受到嚴重影響。近日開張的新店「生活品味」,有婆婆向她表示商品全非老人家生活所需。「商舖可以走,但居民不會走,他們沒有第二條路」。

蔡咏梅又指,現時商舖若想繼續經營,無論是甚麼行業,都須承受大幅上調的租金,「任何苛刻條件都要接受」。她又指,自從取消免費泊車優惠後,商場人流已大幅減少,預視將來引進非居民所需的商戶後,只會「變得更靜」,如其他駿昇購入的領展商場一樣「變成死場」。

IMG_1366
其昌文具店

支援組現時正舉辦「人間有情撐小店行動」,收集圖畫、文字、漫畫等作品,並呼籲居民光顧小店。蔡咏梅表示,他們收集到很多附近學生的畫作,「學校都好支持」。她又指,其昌文具店的供應商亦答允賣剩的貨物可退回,形容活動主題就是她對運頭塘的感覺,「香港雖是商業社會,但人間還是有情」。

支援組將於明年1月6至8日舉辦「我們的運頭塘」,並於1月6日在其昌文具店展示收集所得的作品。活動期間亦會播放早前獲得「網絡公民獎」最佳新聞錄像的短片《街坊要說些什麼》。

蔡咏梅表示,即使小店最後都要離場,支援組的行動都不會就此完結,希望運用網絡公民獎的獎金回饋街坊,營造社區和幫助區內居民,例如聯絡乾衣店定期入邨內收集衣服,或舉辦行山團。

WhatsApp Image 2016-12-30 at 3.46.42 PM

記者:顏寧

盧吉道大宅棄建酒店 升一級歷史建築 聯盟憂危機未除

$
0
0

(獨媒特約報導)保衛山頂盧吉道27號百年大宅的行動歷時4年,終取得成果。本月8日古諮會會議中,古蹟辦公佈大宅業主發展商御冠主動放棄申辦文物酒店的要求,並申請將本為二級歷史建築的大宅,升為一級歷史建築,新評級獲古諮會通過。

美港聯盟今午(12月30日)到盧吉道27號回顧4年的爭取歷程,認為是民意勝利,同時力促地政總署否決盧吉道28號業主提出,將官地擴闊為私人車道的地契修訂申請,保障行山人士的安全及權利。

IMG_6692
美港聯盟主席梁戴月琴(左)、董事楊子傑

促整體保育盧吉道

2012年,盧吉道27號大宅以3.83億易手至發展商御冠名下。2013年9月,城規會通過批准將大宅改建為酒店。去年4月城規會通過發展商方案,並訂下平日日間與假日禁止酒店車輛進出的交通限制。發展商御冠發新聞稿批評城規會的條件不合理,稱或須放棄發展。直到今年12月8日,古諮會引述御冠指,因爲發現「新資料」,申請將大宅評為一級歷史建築,並聲明會放棄酒店項目。

美港聯盟主席梁戴月琴到盧吉道27號大宅前,正式收回聯署簽名表。她憶述運動期間,行政會議召集人林煥光、藝人梁朝偉等都有到來簽名支持。她認為運動的成功,在於即使酒店項目獲城規會通過,最終仍能用14萬簽名的民間力量,令發展商知難而退。

梁戴月琴表示,美港聯盟去年已向古諮會申請,將這條被Lonely Planet評為全球知名十大行山徑之一的盧吉道,列為歷史古蹟,又要求政府整體保育盧吉道,「唔好逐間屋睇」,應評估任何發展對盧吉道交通、行山客安全的影響。

IMG_6675
一直掛在盧吉道的剪報。

疑發展商擬換地

盧吉道27號雖然處於山頂黃金地段,但受環境限制,包括行車路面不佳、不能連接消防栓、沒有污水系統接駁以致無法提供餐飲等,不適合發展為住宅,更遑論是酒店,這也是前業主出售大宅的原因。

美港聯盟董事楊子傑表示,山頂天氣潮濕,一般居民也難以適應,加上進出非常不便,根據前盧吉道27號住客姚醫生的經驗,「如果朝早要趕飛機,前一晚唔可以翻屋企訓」,所以大宅極其量只能發展成青年旅舍。

楊子傑又質疑,御冠買入大宅始發現是投資錯誤,於是申請提升大宅評級,以換地發展,楊認為是將其投資失利的虧算損,轉嫁到公眾利益上。

楊相信,政府已和御冠私下達成換地協議,「一定係睇中咗塊地先會升評級」,只希望不會成為甘道23號的翻版,破壞綠化地帶,美港聯盟會密切關注。

與盧吉道27號同屬一級歷史建築的灣仔甘道23號大宅,業主和黃成功申請換地發展,所換的土地處於綠化地帶,擁有更佳景觀,價值更高。

IMG_6744

28號業主申改建私人車路 憂開先例

另外,擁有逾90年歷史的盧吉道28號大宅,曾是三級歷史建築,惜今年被清拆重建。業主為了方便日後運輸建築材料及行車,去年向地政總署申請修改地契,將原本由政府持有、約一米闊及七十米長的行人通道,改成做私人車路,事前沒有任何諮詢,但工程疑正在進行。美港聯盟向地政總署查詢,署方花了超過8星期確認有關申請未獲通過。美港聯盟對此非常不滿,向申訴專員公署投訴地政總署多次延遲處理其查詢。

楊子傑引述申訴專員指,地政總署的做法不妥,其手上應有「已在相關個案檔案中存在的事實資料」,而地政總署曾向地段業主尋求披露申請之同意的做法並無必要,因為有關諮詢是「處理申請不可或決的部份,而披露申請的資料在諮詢過程中無可避免」。

盧吉道最初的設計為行人步道,並非行車通道,其闊度只能僅夠小型車輛通過,而且彎位多,私家車進出也會被刮花。楊憂慮修改地契「牽一髮動全身」,會陸續有更多類似申請,令盧吉道車流大增,人車爭路情況加劇,構成危險,促請地政總署否決。

記者:李正雯

新網媒《眾新聞》成立 擬資助公民記者採訪

$
0
0

(獨媒特約報導)眾新聞》(Citizen News)今日舉行成立發布會,前台灣《蘋果日報》網絡中心總監李月華任《眾新聞》總編輯及總幹事。她表示,今年正值香港回歸20年,《眾新聞》希望能參與其中,在籌備半年後正式發布,指平台特色是凝聚公眾。她表示,香港目前的新聞資訊量很大,但碎片化嚴重,希望能助公眾解讀新聞。李月華又指,希望平台能擴闊言論上的光譜,造到不同派別都能溝通,並推出數據新聞及採訪資助計劃。

前記協主席麥燕庭為《眾新聞》非執行董事,她稱,香港的新聞自由不斷受到挑戰,業界一份子是必須正視。麥燕庭笑言,作為新聞業老鬼,所以希望能作出貢獻,將專業的新聞精神傳承下去。「《眾新聞》一小步,令業界都走一小步,形成一大步。」

麥燕庭強調,採訪資助計劃是希望能做到擴大知識面和關注不同議題。她認為公民存在於社會,當中接觸的議題均有新聞價值。麥續指,計劃設評審委員會,包括學者、新聞業界及熟悉該範疇所專業人士,每組各十人;在完成採訪後會在《眾新聞》的平台發布。

《眾新聞》目前有十名受薪編輯,其中較資深的成員包括李月華、 《明報》前執行總編輯、筆名安裕的姜國元、《南華早報》前資深政治編輯楊健興。

《眾新聞》在創辦理念中稱「在紛時局裏,明辦是非;於不安躁動中,堅持公正理性;處身急風暴雨,站穩專業自主。」,為大眾提供客觀、準確、公充的優質新聞。

此外,《眾新聞》有十名創辦成員,包括劉進圖、麥燕庭、岑倚蘭、馮玉蓮、姜國元、李月華、陳韜文、楊健興、馮德雄和陳伯添。

IMG_9270

劉進圖只任非執行董事

《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是《眾新聞》的非執行董事,他表示,創辦意念是在2014年年中遇襲後,有朋友到醫院探望時談起傳媒行業的現況,希望能做到薪火相傳,其後每月一次作中午飯聚,商討《眾新聞》的籌備工作。他又感謝港大法律學院同班同學所作的懸紅,並已撥作《眾新聞》的啟動資金。

劉進圖表示,目前在《明報》母公司世界華文媒體負責教育出版業務,在《眾新聞》只為非執行董事,只屬義務性質,強調沒有衝突,不會參與日常採訪工作。

中大新傳學院研究教授陳韜文表示,在劉進圖遇襲時,中大新傳系學生在校內掛上「They can't kill us all」的橫幅,令社會更關心事件。他認為,社會目前面對資訊疲勞及新聞碎片化,所以需要平台提供正確和重要的資訊。陳韜文認為,很多媒體已喪失立場,只為大集團服務,指香港需要較獨立的媒體。

日內眾籌一年營運費用

《眾新聞》將會在日內進行眾籌,目標是500萬港元,即一年的營運費用,包括採訪資助計劃的金額。李月華表示,《眾新聞》的錢都用得其所,例如寫字樓的傢私都是二手,會把應用的錢都放在做新聞上。被問到廣告收益,李月華表示會先做好報導內容及訂戶計劃,短期目標是有4,000個訂戶。

記者:麥馬高

游蕙禎參與元旦遊行:用行動捍衛價值

$
0
0

(獨媒特約報導)被取消立法會議員資格的青年新政游蕙禎,現身民陣元旦遊行。她表示今日以個人身份參與,即使與主辦單位的政治理念不同,仍希望以實質行動捍衛三權分立、尊重民選議會等價值。同樣被取消資格的梁頌恆則有工作在身,未能出席。

今次遊行其中一個目的是為「守護公義基金」籌款,以支持立法會議員劉小麗、姚松炎、梁國雄及羅冠聰於司法覆核案件的支出。青年新政於11月亦曾發起眾籌500萬元,但目前只籌得約50萬元。對於「守護公義基金」未有包招青政二人,游蕙禎表示雙方沒有溝通,但表示理解,大家面對官司應接不暇,各自努力。

她又指計劃再發起小額集資,鼓勵公眾以定額捐款支持,詳情稍後公佈。

記者:劉軒、tin_the_fatty

元旦遊行9千人反釋法 促撤覆核議員資格

$
0
0

(獨媒特約報導)民間人權陣線發起元旦遊行,主題為「反對釋法,撤回覆核,我要真普選」,下午3時於維園起步,前往中環遮打道集會,大會宣佈有9,150人參與。

民陣召集人區諾軒指,政府提出司法覆核,挑戰劉小麗、姚松炎、梁國雄、羅冠聰的立法會議員資格,意圖推翻選舉結果,未來特首候選人應表達對事件的看法,同時回應真普選訴求,爭取反對人大831框架的普選。

區諾軒承認遊行人數未如理想,多次道歉。但他認為毋須氣餒,因民意已清楚反映在四位議員所獲的票數中。他期望日後抗爭有更多人參與,又呼籲港人於特首選舉日及七一新特首宣誓之時,上街表達訴求。

姚松炎指,政府以政治手段褫奪民選議員資格,即立法會失去監察作用,亦代表香港的民主選舉只是假象,「如果香港人容許政府有這種工具,以後香港人不用再監察政府,我們亦失去了民主制度。」

劉小麗則呼籲不要因為政治旋渦,而忽略迫在眉捷的民生議題,包括土地規劃、安老政策等。

另看:
游蕙禎參與元旦遊行:用行動捍衛價值

記者:tin_the_fatty、劉軒、梁敏德

Veteran Journalists in Hong Kong Launch Non-Profit News Site in Defense of Press Freedom

$
0
0

A new non-profit Chinese-language news site called Citizen News launched on January 1, 2017 in Hong Kong.

The site, which was founded by 10 veteran journalists, stresses in its mission statement:

In a time of chaos, we must distinguish right from wrong; when society is restless, we must stick to reason and fairness; inside the storm, we must maintain autonomy with professionalism.

And the site's launch press release further declared:

The Chinese name of Citizen News carries the word “public” (眾). This is because we believe news must serve and be accountable to the public. We will promot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journalism, including news production and subsidy for operation.

The site’s editor-in-chief is Daisy Li Yuet-wah, the former chief executive of the online news division of Taiwan's Apple Daily News. During the press conference for the launch, Li said the site aims to help the public understand the context behind fragmented pieces of news and information circulating online. In addition to in-depth reports and data journalism, the site will cover views from across the political spectrum and subsidize citizen news reporting.

The site is run by 10 full-time editors, many of whom have worked in the news industry for three decades, such as Daisy Li Yuet-wah herself; Keung Kwok Yuen, the former executive chief editor of Mingpao Daily; and Chris Yeung, a former political news editor for th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Former Hong Kong Journalists’ Association chairwoman Mak Yin Ting, who is also a non-executive director of Citizen News, warned in her remarks that Hong Kong's press freedom is eroding and professional journalists must stand up to the challenge.

Hong Kong is ranked 69 out of 180 in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2016 Press Freedom Index, lagging behind Taiwan, which came in at 51. The city, which is a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China with a high degree of autonomy from the mainland, was ranked 18 in 2002 when the index was first launched. The deteriorating media environment is the result of self-censorship in mainstream media outlets and political intervention from Beijing through the management of newsrooms.

Mak Yin Ting said the idea behind Citizen News is to help professional journalism survive into the next generation:

The plan to subsidize citizen new reporting is to reach out to the community, turning their knowledge and concerns into news stories. As a member of society, citizens’ concerns have news value. […] the proposals will be reviewed by a committee of academics, professional journalists and experts in different fields. The subsidized reports will then be published on the site.

Kevin Lau, the former chief editor of Mingpao Daily who survived an attack by two men with a cleaver in 2014, is a non-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site’s holding company, Civic Journalists Limited, registered as a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He explained that the inspiration to create Citizen News came during 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 while he was recovering from the attack in the hospital. After he was discharged, he held a monthly gathering with them to prepare for the new endeavor.

Joseph Chan, a journalism professor and one of the founders of the site, said during the press conference:

Society is inundated with fragmented inform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 platform that aggregates important information from trusted sources. […] The majority of mainstream media is serving the interest of big corporations, and Hong Kong deserves more independent media sites.

The site will start crowdfunding for its operation costs. Its annual target is HK 5 million, or approximately US $129,000, which would cover the citizen news subsidizing scheme.


【退保公聽會】政府擬推14萬資產審查方案 團體批與民為敵

$
0
0

(獨媒特約報導)行政長官梁振英將於本月18日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有報導指當中不會推出全民退休保障,反而於現行的綜援及長者生活津貼之間,新增一層需要資產審查的現金援助。立法會退休保障事宜小組委員會今早舉行公聽會,多個出席團體及人士要求政府推行無審查的全民退保。

《蘋果日報》今日報導指,政府擬於每月基本金額3,340元、資產上限4.55萬元的單身長者綜援,及每月2,495元、資產上限21.9萬元的長者生活津貼以外,增加一個每月3,400元、資產上限14萬元的援助。報導又指政府會將長生津的資產限制,提高至約30萬元。

民間爭取無審查全民退保多年,政府於公眾諮詢期間亦收到超過9成意見支持全民退保。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陳學風於立法會公聽會上發言,批評政府一直與民間「對著幹」,甚至「DQ」港大教授周永新建議推出全民老年金的研究報告。

陳學風指,經過近年的討論及諮詢,民間支持全民退保的意向已十分清晰,促請政府正視民意,不要再與民為敵,另推有審查的「偽全民退保方案」。

團體爭取多年 「政府聽到嗎?」

勞資關係協進會劉有珍在會上發言,指全民退休保障已討論多年仍未實施,擔心官員聽後無感,冷待民意。她表示,社會反對審查機制的意向明確,在職人士及青年都考慮社會長遠發展,支持全民退保,希望政府聆聽民意。她又批評政府過去輸打嬴要,遲遲不落實全民退保方案,早有既定立場。

民協何啟明於立法會退休保障公聽會上,直斥政府為「屎忽鬼」,過去不斷推翻報告結果及民間聲音,傾向分級制度的方案,製造社會分化。他認為香港市民不能接受「袋住先」,爭取的目標應只有免審查的全民退保方案。

香港眾志羅冠聰亦批評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蕭偉強,欠缺勇氣實踐施政理念,「希望副局長老來不會為過去待薄其他長者而感到可悲」。

記者:周頌謙

【退保公聽會】張建宗缺席 出席者:香港不能安老,不如安樂死

$
0
0

勞福局副局長蕭偉強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退休保障事宜小組委員會今日舉行公聽會,超過140人出席發言,但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缺席。出席團體代表多次追問局長去向,勞福局副局長蕭偉強澄清,張建忠十分樂意出席任何諮詢會,只是今日有其他公務在身,他會將意見如實交代。

蕭偉強並未有正面回應今日蘋果日報所報導的14萬審查方案,只稱留待1月18日發表的施政報告,會有更全面具體的回應。

蕭偉強在會上多次強調肯定長者的貢獻,會以「安享晚年」為共同努力的目標,並承認現時強積金的功能並不足以應付退休,正想辦法在勞工權益及僱主承能力取得平衡,重申局方有誠意面對實施全民退休保障的困難。

39
王佐基

王佐基發言指,普遍香港長者都在掙扎求存,現時津貼金額只足以生存,卻不足以生活。他認為香港的安老措施不足,長者生活欠缺尊嚴,安老還不如安樂死。

香港眾志代表陳珏軒表示,全民退保不應是福利,而是人民的權利,維護人的自主及尊嚴。陳批評政府帶頭剝奪人民應得權利,「每月只有千幾蚊用,生活、自主、尊嚴何在?」他認為政府實施民生措施責無旁貸,向大財團抽稅,撥款啟動基金,根本是應有之義。

容子慧亦直斥政府態度守舊冷漠,輸打嬴要,多次「篤數」推倒民意及學者分析,「計唔掂條數最大問題唔係冇錢用,係冇良心」。她又指政府寧願動用幾百億在大型基建上,都不投放於全民退保,「將工程建在老人的骨頭上」。

零售、商業及成衣業總工會會長陳艷梅表示,認識很多只有低微人工的工友,經強積金對沖後,連最後的退休防線都失守,「有強積金,冇退保,真係世紀大騙局」。她批評政府設立審查制度是侮辱長者,更質問出席的官員代表﹕「我想問副局長,你給家用時,會否問屋企人有幾多資產?是否有14萬資產就不給?」

另看:
【退保公聽會】政府擬推14萬資產審查方案 團體批與民為敵

記者:周頌謙

旺角擬建天橋貫穿亞皆老街連接大角咀 政府拒絕透露造價

$
0
0

(獨媒特約報導)路政署提出在旺角興建「超級天橋」,油尖旺區議會交通運輸及房屋事務委員會今日討論方案,會上多名議員交代天橋的造價,油尖旺區議會主席葉傲冬促路政署解釋建造天橋的原意,認為署方竟稱天橋只是「額外疏導人流的方法」,斥「咁天橋即係可有可無啦」。他要求部門詳細提交造價估算,又批評方案九年來都沒有實際估價,對此感到十分詫異。「畫張圖咁就交嚟區議會要我地支持?」

IMG_9440

圖:葉傲冬

前行政長官曾蔭權在2008年施政報告中建議,在旺角區實施環境改善計劃,減少人車爭路的情況;路政署在2013年10月委託顧問進行勘查研究。

「超級天橋」方案建議第一段為亞皆老街段行人天橋,沿亞皆老街由塘尾道行人天橋伸延至黑布街,將會設置九個天橋上落處,分別設在廣東道、新填地街、朗豪坊旁、彌敦道旁、通菜街、花園街、洗衣街及黑布街,大部分的上落處設樓梯及升降機。

IMG_9338

圖:洗衣街將設有天橋上落處

「超級天橋」分亞皆老街段和塘尾道段

「超級天橋」亞皆老街段全長620米,主橋面約4米闊,並設有特色天窗,建造年期為5年多;在興建期間將封閉四個港鐵站出口,包括C1、C2、D1和D2。路政署稱天橋能紓緩區內行人路的擠迫情況、改善行人環境、加強旺角中心區行人通道的連接性、 減少人車爭路及改善行人安全。

第二段為「塘尾道段」行人天橋,將會沿塘尾道由塘尾道行人天橋伸延至福全街,在福全街設置一個天橋上落處;設樓梯、升降機及扶手電梯。「塘尾道段」全長200米,主橋面約2到2.5米,建造年期需要3年多。

多名議員在會上多番追問天橋的造價問題,但路政署拒絕交代。路政署建築師陳嘉成指計劃處於勘探研究的階段,要通過諮詢後,才能進一步刊憲及得到詳細的設計圖;因此無法提供工程做價。其回應引來議員不滿,民建聯的關秀玲更斥:「真係識做戲,可以拿奧斯卡囉你。」

IMG_9401

圖:余德寶

余德寶:只支持由塘尾道延伸至旺角站

在會議上,公民黨的余德寶同要求政府交代天橋造價,斥政府必須明確交代建造估算,讓議員監察公帑的運用。余又強調,只支持天橋由塘尾道延伸至港鐵旺角站。

余稱,區內居民普遍支持興建由大角咀前往旺角港鐵站,方便往來區內及前往買餸;但憂慮天橋落成後,會有露宿者及狗糞問題。余認為,現時情況和2008年提出建議時已不一樣。

關秀玲表示支持方案,稱「雖然慢了點,但好過無」,認為興建天橋對旺角交通有好處。她問到,如果把旺角道現有的天橋作伸延,是否能加快落成及減低擾民程度。

此外,在設計上預留四個可能的接駁位置,包括舊旺角街市、朗豪坊、旺角中心及洗衣街政府用地重建項目。該條「超級天橋」落成後,將連繫港鐵旺角東站、旺角站及奧運站。

民建聯鍾港武表示方案推出後,區內街坊普遍歡迎,自己亦十分支持方案。他稱,現行方案是十分有眼光,因為預留了接駁口予洗衣街政府重建用地。

IMG_9398

圖:黃健新

黃健新質疑天橋不能分流

黃健新質疑,天橋是否有實際需要連至旺角東,認為在刪除不行人過路處下,即使天橋落成;依然會有人車爭路的問題。他對天橋能否分流有懷疑,並指4米闊的天橋只會令外傭「直接受惠」。

民協的林建文表示對方案有保留,認為區內不少天橋的使用量低,指染布房街的天橋滿布露宿者:「成條天橋都係露宿者呀!」他質疑路政署高估了天橋的流量,認為建天橋但卻不封閉路面的行人過路處,未能達到預期效果。

IMG_9352

圖:路政署建築師陳嘉成

陳嘉成回應時表示,曾研究方案曾考慮走線旺角道,但因為亞皆老街人多車多,需要改善交通問題。他續指,因為亞皆老街有較多的新連接點,建天橋能接駁新的建築包括舊旺角街市的重建及商業大廈如朗豪坊;又稱興建天橋「是額外疏導人流的方法」。

IMG_9287

圖:朗豪坊旁同設有天橋上落處

陳最後稱,自2009年已確立行人天橋是較其他疏導人流的方案理想。他又表示,天橋的「外傭問題」,需要由執法部門執法。記者在會後曾追問路政署及運輸署官員,要求交代天橋造價,但官員喚記者透過電郵向部門查詢。

商戶強烈反對 憂人流疏落

獨媒記者曾向旺角商戶查詢,位於黑布街報紙檔的報販對記者表示,天橋一旦落成後,人流會更疏落。她解釋,報紙檔位於黑布街和亞皆老街交界,正位於天橋下面,而且沒有任何出入口,有損她的生意。她示意指亞皆老街近花園街交界現時有數個地舖未有出租,天橋的落成只會令情況惡化。

IMG_9330

圖:通菜街將設有天橋上落處,而現時的潮聯小巴將在洗衣街政府用地重建後,遷入兩層的公共運輸交匯處

而位於通菜街的小食店,店舖員工指落成天橋後會空氣不流通,翳焗悶熱會影響熱食的銷量。她認為街頭小食是旺角的特色,估計天橋落成後有不少小店受影響。

有行經旺角中心的市民表示,自己來到旺角多為光顧街頭小食和逛小型商場如皆旺商場、潮流特區等,不需要使用該天橋。他認為在朗豪坊等商業中心的上班人士或會使用天橋直達上班地點,但不是佔多數道路使用者,並不能改善旺角街道擠迫的情況。

劉小麗:對天橋計劃有保留

九龍西立法會議員劉小麗指,對興建天橋計劃有保留,建議政府應多做諮詢,充分了解各方的民意。她認為,興建天橋美其名是避免人車爭路,但實際是破壞街道生態,令商戶生意受損。

劉小麗提到,在興建「超級天橋」的過程中,會令道路更阻塞,落成後亦沒有刪減行人過路處,質疑天橋的成效。「空氣流通都係一個好大問題。」她要求政府交代造價,並提高政策的透明度,令市民能參與表達意見。

螢幕快照 2017-01-05 下午6.19.51

記者:麥馬高、黃雅文

林鄭月娥跪低 西九故宮下週一起諮詢六週

$
0
0

(獨媒特約報導)政府早前與北京故宮博物館簽署合作備忘錄,落實在香港西九文化區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被批評為黑箱作業。西九文化區管理局主席、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明早將聯同西九管理人員,到立法會內務委員會會議中交代。西九管理局下午在提交立法會的文件中終於「跪低」,將會在下週一開始進行為期六周的諮詢活動,並會經展覽、網上途徑和焦點小組收集公眾和專業人士對設計、營運和教育活動等意見。

文件指,政府在2015年年底已經研究在西九興建故宮博物院的可能性,又指由於故宮的藏品屬於國寶級文物,外借受到嚴格限制。

此外,管理局認為是次情況為長期借出活動900件藏品,實屬罕見情況。管理局續指,如沒有中央大力支持和批准,就不會批准馬會撥款捐助;因此討論過程絕對保密。管理局又指簽署備忘錄是啟動計劃的先決條件,「當時認為社會大眾會歡迎計劃」,因此沒有任何基礎事前諮詢公眾。

IMG_8581

資料圖片

陳淑莊:存心迴避問題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淑莊表示,根據《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條例》第19條,公眾咨詢應在未下決定前進行,下周的諮詢卻偷換概念,公眾未能對應否在西九文化區興建故宮博物院館作出反眏,有違程序公義。

文件中又提到,西九管理局董事局批准直接委任嚴迅奇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的設計顧問;決定是董事局充分考慮嚴對類似性質和規模的建築有豐富的經驗,對本地、西九文化區和中華文化藝術有深入了解,因此能夠勝任是次計劃。

陳淑莊指出,文件沒有交代為何跳過招標或競賽程序而直接委任嚴迅奇作為項目的設計顧問,亦沒有提及由誰人提出及如何通過此決定,無法回應公眾的疑慮。

她質疑此舉為黑箱作業,批評當局已委任設計師,又「班門弄斧」開展有關設計的公眾諮詢,是存心迴避問題。

IMG_9446

葉傲冬:公眾對計劃相當支持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成員、油尖旺區議會主席葉傲冬下午回應時稱,下周展開的諮詢內容涉及未來的設計、教育部份和管治架構,有助計劃繼續推展。

對於程序上簽署備忘錄才諮詢公眾,葉傲冬認為,整個計劃有不同持份者牽涉在內,在持份者未表達意見前資訊的毫無意義。他表示,目前公眾對計劃相當支持,現階段只是對程序的不清晰表示疑惑。

他認為在明早的立法會會議,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管理層會釐清有關程序上的疑問,令事情更立體。葉傲冬又稱,不是每個設施都會透過比賽來選擇設計師,認為前期溝通和了解是更佳的做法。

記者:黃雅文

林鄭月娥:西九建故宮順理成章

$
0
0

(獨媒特約報導)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今早出席立法會內務委員會特別會議,交代西九文化區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一事(相關文件)。

林鄭月娥指,故宮借出逾900件大部份是一級的國家文物,必須在保密下進行,在適當的時候公佈。她又提到是由港方提議興建,指必須先尋找土地、資金才可與中央商討。

林鄭月娥又指,故宮文化博物館落戶西九文化區是「順理成章」,而原址擬興建的大型表演場地亦早在2015年擱置,不存在「趕走」的問題。她又承認自己是雙重身份,即政務司司長及西九管理局主席。她又指,在消息公佈後市民反應正面,是一件大好事,指如果不是按她的做法推展「恐難以成事」。

螢幕快照 2017-01-06 上午9.14.43

毛孟靜指林鄭月娥終於承認是他們主動向北京要求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又指北京有故宮但無博物,台北則無故宮但有博物,形容香港故宮博物館或會「不倫不類」。毛孟靜又指林鄭月娥是「三重身份」,隨時是特首候選人,指「政治應該比白色更白」。毛孟靜又批評政府因為面對司法覆核,才補加所謂的諮詢。

IMG_9549

林鄭月娥回應指自己是喜歡採取主動的官員,「希望為香港多做事」,在港興建的故宮文化博物館亦不是「分店」,指內地認為港方的策展能力能豐富故宮文化。對於毛孟靜質問為何不在河套區興建博物館,林鄭月娥指是「風涼話」,故宮文化博物館落戶西九文化區配合其願景。

暗串曾俊華?

對於《星島日報》報導她下週四辭職,林鄭月娥又指今日不是討論選舉議題的場合,又稱選舉前「最好唔好有爭議嘅事」,「唔做嘢最好。」

多名民主派議員質疑項目,會計界梁繼昌詢問會否與台灣故宮博物館合作,又指具經驗的本地建築師「大有人在」,林鄭月娥反問梁繼昌「俾啲人名我」。

公民黨郭家麒問林鄭,如遇中央會尷尬的事,是否會以相同手法處理,林鄭月娥指郭「斷章取義」,而尷尬不單止中央,而是所有持份者,包括政府、馬會、西九管理局等。

街工梁耀忠問有何根據市民認為需要故宮文化博物館,林鄭月娥指如官員不做任何判斷,香港是無法發展。

人民力量陳志全引述林鄭「官到無求膽自大」,又稱故宮牌匾「正大光明」四字,其實暗藏宮廷勾心鬥角。陳志全又指「起皇陵就要保密,要殺曬D人添!」不明白討論為何要保密,林鄭僅重申保密是多方持份者要求。

IMG_9603

民主黨胡志偉認同是好事,認為「只差一步」,在簽署備忘錄前諮詢公眾。胡志偉指西九規劃說明書,原擬興建的大型表演場地屬重要收入來源,亦是立法會當年撥款的基礎,放棄興建屬根本性改變。林鄭回應稱「如簽既前一日公佈,咪仲大抨擊」,又稱完全符合西九文化區法定圖則。林鄭月娥又指,必須獲行政長官支持才能推動此項目。她又稱曾在數個月前向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介紹項目,包括特首候選人、新民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

公民黨陳淑莊稱,故宮博物館日後的開支由誰埋單,林鄭月娥稱稍後將向立法會交代新的財務安排。

IMG_9642

身兼立法會監察西九文化區的聯合小組委員會副主席公民黨陳淑莊在會後指,政府依然沒有交代為何要聘請嚴迅奇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建築師,認為如果對方是那麼出色的話,即使競賽也能勝出。

陳淑莊又斥林鄭月娥指有信心不會超支的說法是不負責任。「西九係填海返嚟,如果到時地質有問題點搞?」她又認為林鄭月娥一旦在下週四辭職,將會是「過咗海就是神仙」,「想問都無得問。」

陸頌雄:黃衛兵逢中必反

建制派則在會上力撐在香港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民建聯劉國勳支持興建,僅詢問除展出文物外會否有其他合作,以及會否取代康文署角色。林鄭月娥則特別提到現時香港博物館場地不足。失聲的自由黨張宇人亦支持興建。

工聯會陸頌雄指紅衛兵歷史是慘痛經驗,現時香港則有黃衛兵,逢中必反,「東宮西宮,不要故宮,方可迫宮,香港就無陰公」。他又引述胡恩威稱可否將香港文學的元素,結合在故宮文化博物館。

IMG_9628

旅遊界姚思榮指海洋公園及迪士尼酒店也花近40億,35億故宮文化博物館「唔係好貴」,亦能吸引遊客。經民聯林健鋒指如未簽妥備忘錄前公佈,一定會「政治化」,支持現時的做法。新民黨容海恩亦支持項目,指「可以俾多D地方香港人去」。民建聯蔣麗芸則表示「歡迎、驚喜及讚賞。」梁美芬稱西九新動力在九龍西有十多名區議員,向她要求盡快落實,又指鄭松泰的態度令西九居民好反感。

攝影:麥馬高

朱凱廸質疑政府與馬會有交易 獲增賽馬日、沙田馬場續契涉數十億

$
0
0

(獨媒特約報導)朱凱廸在今早立法會特別會會上,質疑馬會出資35億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是與當局的交易,林鄭月娥則反駁稱是朱凱廸「自己豐幻想力」,指控是「抹黑」。

朱凱廸在會上稱,當局批准馬會增加賽馬投注日、又為沙田馬場續契50年、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今年又獲授金紫荊星章,質疑表面證供是政府與馬會有交易,要求林鄭月娥交代所有與馬會會面的會議紀錄。林鄭月娥稱要嚴正指出朱凱廸的說法無根據,「自己豐幻想」、「抹黑」。

朱凱廸在會後重申,政府以不正當的手法為行政當局籌錢,西九故宮的討論過程閉門和不清不楚,指2015年年底到2016年10月間,政府連續三次作了一些對馬會有利的決定。朱凱廸表示,自己不反對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但強烈反對政府的行事做法,批評「摸底」做法不透明,又認為繞過立法會的做法有問題。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在今年6月14日批准馬會增加5個賽馬日,總數由83日增至88日,而轉播海外賽事日亦由15日增加至23日。同月又批准沙田馬場續契50年,不同於1997年時僅續契15年,又容許馬會為馬場內的會所補足地價後,進行商業用途。今年7月1日,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獲授金紫荊星章。

攝影:麥馬高

鄭松泰批英文名稱「Hong Kong Palace Museum」不當

$
0
0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內會特別會討論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熱血公民鄭松泰稱建故宮文化博物館一事令人想起無線電視「膠劇」,將忠誠「紋在塊面」,又指林鄭月娥引用胡恩威「真係情何以堪」。他認為英文名稱「Hong Kong Palace Museum」不妥,指「天無二日,民無二皇」,外國人以為香港有故宮,「D人以為香港獨立左」,認為此名稱要「DQ」。

林鄭月娥僅稱「鄭先生漏左兩隻字」,稱中文名稱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亦無跟隨北京採用「博物院」一稱。對於為何引述胡恩威,林鄭月娥稱胡是公認對較批判的文化人物,而他亦支持興建。

北京故宮博物院英文名稱為「The Palace Museum」,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英文名稱則為「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螢幕快照 2017-01-06 上午9.51.16

螢幕快照 2017-01-06 上午9.51.06
圖: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選址,取代了原擬的大型表演場地

攝影:麥馬高


財委會拉布反司局長加薪 民主黨預告加入

$
0
0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財委會下午開會,將討論「向參加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幼稚園提供一筆過啟動津貼」和「政治委任官員加薪」撥款。社民連梁國雄、人民力量的陳志全、民主黨許智峯、香港眾志羅冠聰、朱凱廸和劉小麗等人在會前見記者,預告將全力在財委會拉布,務求拉倒司局長加薪議案。

長毛:唔會俾佢通過

獨立委員會建議,來屆特區政府各局長的現金薪酬由 2017年7月1日起調高12.4%,而律政司司長、財政司司長及政務司司長的每月薪酬總額更將分別增至每月346,850元、359,000元及371,550元。

梁國雄表示,拉布的理據是因為不認同政府的說法,斥現屆討論加薪,所加的是下屆官員,不涉及自己利益是錯誤。他強調政府所有錢都是港人的公帑,舉例稱教育局局長吳克儉留任的話,都已是災難。「一定唔會俾佢通過。」

羅冠聰稱會全力反對議案,又表示如果下屆由胡國興上任特首,如要和國際接軌的話,不排除可能會減人工。

許智峯:加入拉布是天經地義

許智峯指,民主黨一向不輕易拉布,但政府今次的議案是與民為敵,所以將會加入拉布。許認為,既然不能用投票反對官員加薪,便要用其他方法阻止,稱民主黨加入拉布是天經地義。「我地會全力拉布。」但他表明,民主黨只會在討論高官加薪的議案上拉布,在幼稚園議題會如常議政。

陳志全則表示,在政制事務委員會時明明遭多數票否決了,但政府卻直接交到財委會,十分無恥。他呼籲所有民主派加入拉布,並透露每人問四輪,都將會用盡發問時間,「係幼稚園議案後再提休會,今日一定不能正式討論。」

工黨張超雄同會加入拉布,批評現時司局長人工已十分高。「呢班人一點也不值咁高人工」。

劉小麗則稱,問責政府官員的薪金是全球第二高,認為一個小小城市人工高過美國,是十分不合理。她斥,議案在政制會時已遭否決,但政府卻霸王硬上弓,「以前就唔諮詢,依加就假諮詢。」

公民黨亦會參與拉布,但則沒有議員作代表參與扑咪。對於財委會主席陳健波表明會剪布,長毛表示荒謬,「剪咩布呢?只有權力加會,但無權阻礙議員討論的權利。」

記者:麥馬高

民主派成功拉布 財委會今未能討論司局長加薪

$
0
0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財委會下午開會,討論「向參加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幼稚園提供一筆過啟動津貼」和「政治委任官員加薪」撥款。在民主派拉布下,財委會最後未能討論及通過司局長加薪。

IMG_9806

在會議第一節中,已明言會拉布、民主黨的許智峯發言時,警告陳健波不能不讓議員發言,質疑是否害怕議員拉布,問到是否有幼稚園教育計劃的政策,才有一筆過撥款。「唔通高官加薪就唔可以討官員表現?」

但陳健波堅持不讓他發問,稱兩者有關連,但不是直接相關。兩人爭論後,陳健波仍拒絕讓官員回應,又稱許是新人,可能不太熟悉規則。

IMG_9833

陳健波指許不應在政策上糾纏,許智峯回應表示「一定糾纏到底」。陳健波表示,政策沒相關便不能討論,稱自己的決定都十分艱難。

民主黨鄺俊宇發言時,則問到幼稚園如何使用撥款,如製作甚麼的物品等,他問教育局有沒有相關指引。鄺又諷刺陳健波主持會議不公,稱「我是新丁嚟,我唔識嫁。」「會唔會有陳健波指引?」

IMG_9830

民主派在會議前已預告會拉布,毛孟靜、朱凱廸、劉小麗、邵家臻、張超雄、胡志偉、尹兆堅、梁國雄、陳志全、葉建源、梁繼昌和郭榮鏗等民主派議員均先後發言,建制派則只得民建聯李慧琼和周浩鼎曾發言。

第二節會議在五時四十分開始,建制派更一度只得三人在席。及後多名議員包括提出《財務委員會會議程序》37A條,公民黨郭家麒又要求陳健波讓他再發言,但陳健波拒絕。羅冠聰提出三項動議,他在讀出動議時,陳健波稱「你第一次做,要注意啦」,羅冠聰笑言:「唔係第一次做啦。」李慧琼發言時「教陳健波做野」,稱應解釋予市民知道議會內發生甚麼事。在建制派反對下,羅冠聰提出的三項動議全數遭否決。

李慧琼又要求將表決鐘聲由5分鐘減至1分鐘,在多達二十三項的37A下,陳志全問主席陳健波是否在投票後便散會,陳健波回應稱:「兩全其美啦,大家都辛苦啦,俾幼稚園辦學團體多啲時間準備啦,你地下個禮拜再拉過啦。」

在朱凱廸讀出其37A動議時,陳健波更一度爆粗稱「你提尻咗」,又對議員表示「無心邪」,朱凱廸笑稱,相信陳健波沒有講粗口。會議最後僅能通過「向參加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幼稚園提供一筆過啟動津貼」,未能討論司局長加薪。

記者:麥馬高

【西九故宮】管理局承認去年6月委聘嚴迅奇設計 陳淑莊:證明林鄭一直講大話

$
0
0

(獨媒特約報導)政府與北京故宮博物館簽署合作備忘錄,在西九文化區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更在沒有招標下委聘迅奇擔任故宮文化博物館的設計顧問。西九管理局晚上發聲明承認,在去年6月已偷步委聘嚴迅奇擔任故宮文化博物館的設計顧問。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淑莊指,管理層的聲明證明林鄭月娥一直隱瞞事實,用謊話回應議員提問,將董事局矇在鼓裡。

立法會監察西九文化區小組委員會副主席陳淑莊斥,林鄭表示董事局在去年9月是參考獨立顧問意見,指放棄興建大型表演場地是和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無關,但管理局的聲明已證明她是講大話。

「始作俑者」林鄭月娥星期五早上出席立法會內務委員會特別會議,交代西九文化區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一事時指,故宮文化博物館落戶西九文化區是「順理成章」,而原址擬興建的大型表演場地亦早在2015年擱置,不存在「趕走」的問題。

傳真社今日報導,嚴迅奇所屬的建築師樓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所在去年6月已就西九故宮文化博物館著手進行設計項目,並組織了一個超過5人的小組負責。傳真社引述的消息指,嚴的建築師事務所和西九管理局多次接觸、開會及就設計作多次修訂,專責員工在政府公布當日才知悉項目為故宮文化博物館。西九管理局更以「Project P」作項目代號,是首次使用代號作保密工作。

聲明中指,管理層在6月根據其賦有的權力委約嚴迅奇就原本建設大型表演場地和展覽中心的地段進行進一步研究,探明該地段可否容納多用途展覽場館,作展覽、會議及表演用途,以及一間博物館,並就此提出可能的設計概念。

管理局的聲明中又承認,在去年11月批准委任嚴及其事務所,擔任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的設計顧問,並就項目一些技術事宜和費用估算,向政府和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提供相關資料,以便與其他持分者展開討論。

林鄭在立法會內會上指,因為故宮借出逾900件大部份是一級的國家文物,必須在保密下進行,在適當的時候公佈。她提到是由港方提議興建,指必須先尋找土地、資金才可與中央商討。

林鄭又承認,興建西九文化博物館的消息公佈後市民反應正面,是一件大好事,並指如果不是按她的做法推展「恐難以成事」。

葉傲冬:交由專業人士規劃是無可厚非

西九文化管理局成員、油尖旺區議會主席葉傲冬則表示,計劃開展時需要估算博物館的造價。他認為評估的工作不能交由西九管理局制定,交由專業人士規劃是無可厚非。他強調,如果沒有相關內容,便貿然推展計劃是不現實。他又透露,現時自己都未有相關的設計圖則。

西九管理局日前已「跪低」,將在下週一開始進行為期六周的諮詢活動,經展覽、網上途徑和焦點小組收集公眾和專業人士對設計、營運和教育活動等意見。

稱古諮會報告出錯 保育人士促提高88年轉角唐樓歷史評級

$
0
0

(獨媒特約報導)位於灣仔史釗域道6號、有88年歷史的全港唯一多層長露台轉角唐樓於上月獲古諮會評為三級歷史建築。有保育人士星期六舉行記者會,指古諮會低估唐樓的歷史價值,報告中更有部份資料更出現錯誤,要求古諮會重新評級及啟動公眾諮詢,把其提升為一級歷史建築。

古諮會報告資料出錯

早前有報導指出,唐樓業主早在2013 年已打算清拆重建,而現時只有一級歷史建築物,才會獲政府考慮與業主商討保留方案。全民保育行動發起人袁智仁指出,史釗域道6號是全港唯一一幢有多層長露台,中西合璧設計的轉角唐樓;但古諮會報告並未提及以上資料。

袁智仁認為這是因為古諮會評核時,沒有比較唐樓與同類建築,因此低估其歷史建築價值。他又表示,唐樓曾見證省港大罷工,更與港大中文系始創人馮平山、香港當鋪大王李右泉等著名華人有關,應獲得更高的評級。

IMG_9304

他們又發現古諮會文件資料出錯,文件指出該址易手予陳姓人士,但易手者應為招柏炎。文件又提及任大是該唐樓的業權人,但經查考日治時期的地契後,他們發現首任業主應為蕭容氏,並無任大此人。

張文龍

保育人士張文龍表示:「他(古諮會)說第一代擁有人是任大,我們去歷史資料館看過,根本古諮會提過的名字,是完全找不到。」張文龍指出,由此可見古諮會查考工作粗疏。袁估計,古諮會只看了英國政府的戰後文件,遺漏了日治時期的地契,造成這次出錯。他表示,將會撰寫報告,要求古諮會就資料錯誤及其他歷史因素,重新為史釗域道評級。

何

建議依類型組合評級

城市研究者何尚衡表示,在香港有兩幢建築物與史釗域道6號的外型相似,分別為太子道西 190 號及彌敦道 190 號,三者皆有騎樓及多層長廊,但歷史評級不一。「深水埗 (太子道西 190 號) 那個二級,這個 (史釗域道6號) 三級,彌敦道沒有級數,為何會這樣?」他批評古諮會欠缺宏觀及統一的評級標準。

袁智仁又認為,古諮會為古蹟評級時,會考慮同區有多少歷史建築物,再評定該建築物的「組合價值」,但過程遺漏了一些同類型不同區的建築。

原人

袁建議,古諮會應該依類型組合,再給予整體評級,「雖然他們的地點很不同,但興建的時間也是三十年代,能反映三十年代中西合壁的文化特色,所謂的「組合價值」是否也可以超越地域界限?」就擁有長廊式的歷史建築物而言,他認為太子道西190 號和史釗域道 6 號結構完整, 應要整體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物。

記者:鄧安琪

【西九故宮】學者批政府黑箱作業:由非專業人才做咁大個決定

$
0
0

港台電視截圖

(獨媒特約報導)政府在西九文化區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引起巨大爭議,被批評為黑箱作業;日前更被揭發在去年6月已偷步委聘嚴迅奇擔任故宮文化博物館的設計顧問。《城市論壇》今日討論,中大文化管理碩士課程主任何慶基表示今次事件有很大問題,因為現時的「初步方案」設計已很詳細,已超過一般的研究設計報告內容。何慶基又認為,今次事件的荒謬之處是由非專業人才作決定,興建及管理高達35億元的博物館。「點解要搵嚴迅奇?點解要係西九?財政來源等等,全部都無交代。」

螢幕快照 2017-01-08 下午12.06.29

支持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聯盟成員李國強認為,故宮文化博物館是殿堂級的建築,嚴迅奇作為優秀人才,曾設計半島酒店和雲南省博物館,並且是在聖保羅男女校畢業,又強調不宜搞比賽。主持蘇敬恆質疑,既然嚴迅奇如此優秀:「公開招標都贏啦」。李國強只回應稱是「係國寶級,要預計會有很多問題。」

何慶基及後反駁李國強,「好的建築師就不用公開招標?全世界博物館設計時都要招標。」他質疑政府更沒有交代錢的問題,完全是霸王硬上弓,「故宮館應有專嚴地獨立,不用擺在西九。」

李國強表示,興建博物館對香港是極大的好事,「得西九就得天下,眾所矚目的地方係好合適,唔可以擺天水圍同河套,中國幾千年燦爛文化,不是現代藝術能比。」

李國強又稱,香港及內地均有人才能管理博物館。何慶基再次反駁:「大陸運作的博物館係嚇死你嫁。」何慶基認為,政府必須交代上述的細節,不然所謂的公眾諮詢是沒有意義,「故宮嚟香港無人反對,但如果要放棄和要妥協一些重要的原則,寧願唔要。」

螢幕快照 2017-01-08 下午12.06.36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成員葉傲冬表示,自己事前都不知道,但認為需要準備前期研究工作,才能予董事局討論。

立法會監察西九文化區聯合小組委員會副主席陳淑莊斥,林鄭月娥在立法會上講大話,原有的大型表演場地六月時未判死刑是欺騙議員,更稱九月才決定刪除大型表演場地,明顯是講大話。

螢幕快照 2017-01-08 下午12.06.13

陳淑莊問葉傲冬是在何時加入西九文化管理區董事局,葉傲冬稱是2008年加入董事局,承認從目前來看,再沒有空間建大型表演場地。被問到程序公義,葉傲冬冷笑稱是按西九條例進行,認為已有足夠的程序公義,董事局是經過重大及審慎的討論。

Viewing all 1595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