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作者的其他文章
Viewing all 1698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戲曲中心被批「貨不對辦」 栢志高︰角度不同及尚未完成

$
0
0

圖:記者近日拍攝的實物外貌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監察西九文化區計劃推行情況聯合小組委員會昨日開會,討論預計在明年底落成的戲曲中心最新進展。有網民早前發布戲曲中心的成品照,被狠批是「貨不對辦」。有議員在會上表示關注,人民力量陳志全提到戲曲中心的設計圖和實物外貌是南轅北徹,引來市民極大迴響。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行政總裁栢志高回應指,該張照片所拍的角度與設計圖不一;稱戲曲中心尚未完成,所以不可以作比較,又強調完成品與設計圖會相差不大。

螢幕快照 2017-06-14 下午4.52.37

圖:提交立法會文件中的構想圖

委員會主席、民建聯劉國勳則為管理局「抱不平」,稱曾和公民黨副主席陳淑莊到訪,認為外貌與設計圖大致相似;而且能明確看見戲曲中心尚未完成,但又表示「希望不會失望」。

d2d3

圖:2013年時公布的構想圖

戲曲中心耗資27億元,位於西九文化區內。中心樓高七層,設有1,050個座位的戲曲劇場、一個附設表演台和200個座位的茶館。有議員關注戲曲中心的英文名稱問題,劉小麗質疑戲曲中心應譯為「Xiqu Centre」,認為以 Xiqu 取替 Chinese Opera 不太恰當。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表演藝術行政總監茹國烈表示,戲曲界內不少人都提倡使用前者,因為後者容易讓人誤解成「中文唱的西洋歌劇」,又指台灣的戲曲中心都是以前者為名。

DSC00033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又表示,戲曲中心的場地租用有五大原則,是以藝術主導、充份使用空間及支持長期演出等。茹國烈指出,如面對同樣藝術水平、票價的團體,則以兩者的租用日期為考慮因素。他又強調,戲曲中心重點是支持及推廣戲曲,但假若沒有戲曲團體,亦會出租予其他藝術團體;戲曲團體只是優先考慮因素,而非唯一。

在會上,公民黨陳淑莊及劉小麗均問到戲曲中心與油麻地戲院如何配合及定位問題。茹國烈指,現時已有油麻地戲院和高山劇場作推廣戲曲,解釋稱油麻地戲院的定位是培育新人,唯面積較小,只能容納300個座位;但地點鄰近廟街,具社區活動氣息。他續指,高山劇場以提供中型演出為主,即將落成的戲曲中心則屬「殿堂級佈置」,提供具國際水平的演出;認為三者定位不同,相信能有效合作。

茹國烈又指出,中心內的茶館的定位為吸引新觀眾,茶館中的戲劇安排長度主要約1至1個半小時,較適合未曾觀看傳統戲劇的觀眾,並設有主持及茶點。他希望戲曲中心除了可以維繫舊有的戲劇愛好者,亦能吸引年青人。

螢幕快照 2017-06-14 下午4.52.49

位於觀塘工廈的獨立音樂表演場地Hidden Agenda遭食環署重點針對,多個藝術團體早前要求規劃署撥出空置校舍用地作藝文空間。劉小麗表示,政府慣例規定團體必須於九個月前提交申請,即使臨時取消,亦不會供予其他團體使用。同時,政府一律要求團體在提交申請時,必須全費繳交租金,但在私人擁有的新光戲院,團體只需先付訂金;待售賣入場票後,才繳交租金費用,相對資金使用較彈性。劉小麗希望管理局能改變做法,使租用劇團能更便利,令申請程序更透明和公開。

茹國烈回應稱了解相關情況,故戲曲中心的做法會有所改變,如臨急申請租場排練等,只要能安排人手即可。他強調,相關處理細節仍在考慮中,例如戲曲中心的部份場租或會與票價掛勾,例如新晉團體,由於人氣較低,票價較廉價,因此總體場租亦會相對便宜。

記者:羅詩琪


法官質疑控罪重叠 佔中9人案9月19日再訊

$
0
0

(獨媒特約報導)9名雨傘運動參與者,包括佔中發起人戴耀廷、陳健民、朱耀明、立法會議員陳淑莊及邵家臻、社民連副主席黃浩銘、民主黨成員李永達、前學聯常委鍾耀華及張秀賢,分別被控「串謀作出公眾妨擾」、「煽惑他人作出公眾妨擾」及「煽惑他人煽惑公眾妨擾」等罪,今日(6月15日)於灣仔區域法院提堂。案件尚未進入答辯程序,9月19日將繼續聆訊。

案件上月於東區法院審訊時,控方以《裁判官條例》申請將案件轉介至區院。辯方曾希望押後聆訊至7月5日,研究申請將案件轉至高等法院,惟當時裁判官陳炳宙拒絕。法官郭啟安今日於庭上詢問是否需要申請轉介,雙方均表示沒需要。

文件未齊全 控方沒提供英譯本 辯方申押後聆訊

「佔中三子」代表律師指,昨日(6月14日)傍晚控方傳來新文件逾700頁,當中包括未譯成英文的資料,另外有過百份相關文件尚未收到,認為無可能今日內進行答辯,要求延後審訊。法官認為,控方有責任提供齊全的資料予法庭及辯方,而且三子代表律師早前已提出,需要所有文件的英文翻譯,故控方亦應準備妥當。

法官質疑,兩條控罪「煽惑他人作出公眾妨擾」及「煽惑他人煽惑公眾妨擾」,是基於同一事實,未有足夠解釋為何需分開控罪,認為控罪或許「overlapping」(重叠),要求控方提供詳細原因。法官又指案件被告有9人,涉及複雜控罪,建議控方應避免控罪重複。

51
佔中發起人陳健民

官質疑控罪重叠 陳淑莊:控罪大包圍

陳健民於庭外表示,本案為英語審訊,控方理應提供資料的英文版本。陳淑莊亦表示時間緊絀,不足讓他們研究大量文件,及聽取法律意見。

陳淑莊批評控方為「控罪大包圍」,「串謀」、「煽惑」等罪名應只控其一,現時控方將罪名分拆三條,是「大包圍」做法,「總有一條你要認,或者總有一條你要坐,連法官都質疑。」

控罪不合適 陳健民:抗辯機會高

陳健民稱,9人願意為公民抗命付上法律責任,但同時會考慮控罪是否合乎事實、是否合適、及會否影響日後言論和集會自由。他認為,煽動及串謀控罪不合理,因此抗辯機會高,但對於會否認罪,暫未有定論。

戴耀廷提到,控方指佔中期間「truly criminal」的案件經已完成起訴,讓人懷疑9人是否不屬於「truly criminal」。陳淑莊認為控方此說,是「鬼拍後尾枕」,說出了他們並非真正刑事犯罪。

黃浩銘表示他們並非拖延時間,拒絕認罪,只是認為現時控罪與被捕時有出入,沒有當時「未經批准集結」罪,質疑當中原因,又表明會抗爭到底。張秀賢稱此案是為保護日後言論自由。邵家臻指司法抗爭現在開始,會「沉著應戰」。朱耀明則表示他們「信心十足」。

39

反佔中團體示威 與聲援人士對罵

上庭前,公民黨、民主黨、工黨、社民連及社工復興運動等有聲援行動,公民黨梁家傑和社民連梁國雄均有到場,高叫「雨傘運動,不屈不撓」、「公民抗命,無畏無懼」、「撤回831決定」等口號。不少參與聲援行動的人士指,假若9人被定罪,他們亦會考慮前往自首。

珍惜群組及愛港之聲同在法院外示威,高呼口號「民主騙子,禍害學子」,更高舉中國國旗,期間有人與佔中支持者對罵。

記者:鄧家琪

領展賣盤4個月 新田圍商場街市衛生惡化 租戶被拒續約

$
0
0

(獨媒特約報導)領展於2月中以4.61億,向佛山順聯集團出售沙田新田圍邨商場,至今4個月,商場、街市及停車場的環境衛生惡化,嚴重影響居民生活。近日更有兩個街市租戶被拒續約,須於6月尾離場,其他租戶擔心陸續被迫遷。沙田區議員程張迎昨晚(6月15日)於新田圍社區會堂召開居民大會,約有100名居民及租戶出席,促請管理公司盡快解決問題,並要求食環署介入跟進。

IMG_2866
(程張迎提供)

區議員促食環跟進

程張迎指出,商場於2月中旬正式轉手,交接期由耀景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臨時管理,新昌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則於5月進駐;4個月期間,因為管理人手及資源不足,導致商場、街市、停車場等地出現嚴重衛生問題,地上水漬斑斑,老鼠橫行,環境惡劣令居民無法忍受。

IMG_2892
(程張迎提供)

程更指,停車場出入口的設備不足,由於使用遙距操控,車輛進出需致電控制室操作閘桿,非常不便,更一度因妨礙消防車出入而拆下閘桿,1個月後才完成維修。

程指已去信食環署,聯絡沙田食環署總監,要求視察環境,並印製單張向業主反映。他希望管理公司與業主加多溝通和合作,為未來的商場管理方向達成共識,又望得到政府部門協助,對抗財團欺壓。

立法會議員林卓廷坦言議員能力有限,縱使增加與政府部門合作,仍難以迫使大財團就範。林批評業主購入商場後,不肯投放資源管理,他期望新昌及居民一同向業主施加壓力,處理當務之急。他又指會去信食環署署長,要求當局嚴肅跟進,盡快改善商場的衛生情況。

IMG_2460
(程張迎提供)

租戶被拒續約 月尾離場

經營理髮店的張先生指,他的租約於6月6日到期,業主於4月15日致電告知不再續約,更於5月29日再次致電,要求他盡早遷離街市,經洽談後張先生獲准繼續經營至6月30日。對於租戶不獲續約一事,業主給予的書面回覆為「續約與否是雙方自願性質」,指會參考租戶交租紀錄,衛生情況等因素決定是否續約。

於街市經營雜貨店的租戶於5月下旬獲悉不被續約,更被要求於租約期滿當日(6月15日)即時撤走。租戶要求延長經營期清貨,經洽商後,業主答允讓雜貨店經營至6月30日。

程張迎認為,切合居民需要的零售服務最為重要,同時亦應該捍衛租戶的經營權,對於業主拒絕續約表達強烈不滿。程表示上星期曾與被逼遷的租戶及各座代表開會,惟一直未有得到業主的正面回應,業主只以公司未有新的發展規劃作搪塞。他指責業主漠視居民需要,促請停止迫遷無辜租戶。

黃女士
(左起)租戶黃女士、區議員程張迎

租戶:衛生問題是迫遷手法

黃女士於邨內開設洗衣店逾20年,她表示從未見過如此惡劣的場景。她形容業主的態度是「當你唱歌」,不願意與居民、租戶直接溝通,更指惡劣的衛生環境是逼走租戶的手法。

榮圍樓互助委員會主席鄭太對現時商場聘用的清潔公司極為不滿,她指曾親眼目睹清潔工友於商場5樓把發泡膠箱丟下去,警衛的回應竟是已事先觀察過周邊沒有途人,才直接丟到下面。她希望管理公司與清潔公司協調,認真做事而非敷衍了事。有居民希望改善新田圍邨的周邊設施,如改善通往鄰近的新翠邨的長石梯等。

韋經理
新昌管理公司代表

新昌:已作即時處理

新昌管理公司代表韋經理表示,接手管理新田圍商場以來一直跟進現存問題,亦有作即時處理,例如已把停車場出入口的接駁電話轉成較可靠的直線電話,避免無人接聽的情況;另外新昌接手1個多月來,已經進行3次通渠,更成功向業主爭取資源,以解決渠道淤塞的根本原因。他強調新昌具專業性和公民責任,將首要致力解決邨內保安及衛生問題。

記者隨後上前詢問有關清潔公司的問題,惟韋指採訪需向公司預早申請,拒絕回應。

記者:呂頌婷

啟德體育園財委會「打尖」 民主派議員批做法霸道離譜

$
0
0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財委會下午開會,將繼續審議沙中線工程追加撥款及優先審議造價高達319億元的啟德體育園撥款。民主派多名立法會議員在會前開記者會,批評政府再次抽調議程,將啟德體育園「打尖」硬推,多名議員斥當局做法十分離譜,要求押後審議。

啟德體育園由政府出資319億港元作興建費用,並會提供25年合約期予私人營辦商作營運,落標者更「享有」高達6,000萬港元的提案誘因。姚松炎表示,啟德體育園在工務小組審議時已極具爭議,政府竟更抽調至財委會會議程第二項。

姚松炎批張建宗出爾反爾

姚松炎透露,早前和政務司司長張建宗開會時,雙方就審批的項目有共識,張更稱會考慮先通過有關民生的議程,但卻出爾反爾。毛孟靜亦不滿政府打尖,批評當局每次都顛覆議會程序。她認為香港的大白象已太多,表示不反對興建體育園,但認為在財務安排上明顯是另一大白象:「10月返嚟再傾過會較好。」她一指出,啟德體育園的性質和南港島線和沙中線追加撥款不同,因為體育園不是興建中,還有時間認真審議。

IMG_6408

朱凱廸則稱,日前和財委會主席陳健波面談時,同樣曾建議先審議和民生有關的議程,但不果。他指出,政府欲在立法會放暑假前強行通過興建中九龍幹線、東涌填海和啟德體育園,批評金額較小、但對社區很重要的議題被嚴重忽視。

譚文豪:先例一開,勢有圍標問題

對於落標者有6,000萬元的提案誘因,多名議員都質疑會是壞先例。公民黨譚文豪提到,民政事務局在民政事務委員會審議時從沒提及提案誘因,議員在工務小組時才知道。他重申,絕不接受提案誘因,指香港過往的大型基建從未使用提案誘因,憂慮先例一開後,會有圍標問題。「要俾多更多個2,000萬。」

螢幕快照 2017-02-22 下午2.25.07

啟德體育園一直被指問題多多,計劃會採用「設計、建造、營運」模式(DBO),姚松炎強調,DBO模式會令投標商在興建前期已賺到盡,往後會無心經營。他又重申,在討論沙中線工程追加撥款工程時會認真問問題,但絕對不是拉布。朱凱廸亦認為,啟德體育園的營運權不應交給私人團體經營,而應以康文署模式經營。

人民力量陳志全則認為,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在事件中如同隱形,指建制派早前對項目都有意見,質疑政府已擺平建制派,所以便打尖硬推。「攬住啟德玩哂成個六及七月,真係匪夷所思。」民主黨黃碧雲稱,民主黨不但反對政府在財委會打尖,亦反對興建啟德體育園。她認為啟德體育園造價高達319億元,營運期長達25年,但政府卻沒有清楚解答監察和營運的問題。

IMG_6401

在工務小組委員會審議啟德體育園時,建制派以18票贊成,力壓民主派的17票反對,令議案獲得通過。莫乃光當日因事缺席,他回應表示,對未能出席工務小組時十分遺憾,但認為有否投票都是無分別,指因為政府要創造對立的局面,抽調議程造成民主派議員「阻住哂」的局面。莫乃光又斥「梁振英玩野」,在剩餘兩週的任期都要令行政和立法關係造成惡化。

IMG_6406

民主黨鄺俊宇斥政府做法十分粗暴,打尖是與民為敵,又指提案誘因如同公帑「打本俾人」做生意。他表示,收到不少基層體育組織和運動員反映,啟德體育園對他們未能受惠。「工廈打乒乓球都搞唔掂就搞啟德。」

記者:麥馬高

中大薦醫學專家段崇智任校長 黎恩灝:憂成馬斐森「翻版」

$
0
0

(獨媒特約報導)中大校長沈祖堯將於明年6月卸任,校方昨日(6月15日)公佈,校長物色及遴選委員會向校董會推薦下任校長人選,為美國著名醫學學者段崇智。中大校友捍衛院校自主關注組對此表示憂慮,擔心段崇智多年於美國求學及進行研究工作,未必可應付香港學術情況,好好管理中大,或面對與港大校長馬斐森類同的困境。

中大簡介段崇智研究工作,指他在2010年至2016年間曾出任研究資助局生物及醫學學科小組的成員和主席。2016年起,段成為中大的傑出訪問教授,並擔任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研究所所長,認為他熟悉香港高等教育。

外國資歷深 來港恐難應付

前中大學生會會長黎恩灝指,段雖在研資局有數年資歷,但在中大任訪問教授只有短短1年,不排除為遴選校長而「安排」資歷,質疑中大新聞稿或有誤導成份。他以馬斐森為例,擔心長年於美國進行學術工作的段出任校長,將難以應付香港學術與政治之間的張力。加上中大特有的書院制,中大校長需管理大量校內人事問題,無論對內對外,黎認為段未必有能力處理。他亦不滿校長人選的產生過程及原因毫不公開,批評遴選委員會「黑箱作業」。

工會:遴選委員會無代表性 冀加入民選委員

中大員工總會副會長陳燕遐對段的教育方向及對中大的了解抱疑問,希望段交代管理學校的具體策略。她認為現時遴選委員會的組成不理想,無代表性,雖然某些情況下需要保密,但應有一定程度公開、透明,建議委員會加入民選委員,平衝委員身份背景。陳亦表示對段認識不深,若非醫學院師生,難以接觸學院的訪問教授,甚至「無為意」。

記者:鄧家琪

美容苦主揭發中介 慘被網上惡意報復

$
0
0

(獨媒特約報導)民主黨早前收到多宗求助,指有美容中介男子在交友程式及社交網站約會女士,並於首次約會便到同一所美容院做貴價美容療程,懷疑是與美容中心職員串謀,威逼利誘女士們購買療程,多名女事主均有金錢損失。

民主黨上周日(6月11日)陪同部分事主開記者會,交代事情始末。惟近日發現事主於網上遭惡意中傷,美容中介亦透過「洗版」企圖淡化中介身份。民主黨連同HKJunkCall管理員今日(6月16日)召開記者會,呼籲事主不要懼怕,並呼籲全民舉報中介電話號碼,以免更多人受害。

淡化中介身份 惡意中傷苦主

HKJunkCall管理員胡文翰指,自2015年起一直收到苦主回報懷疑是美容中介的電話。透過大數據分析後,發現有大約90個號碼懷疑是美容中介號碼,被列入推銷電話清單。不過,他同時發現當有疑似美容中介的電話號碼遭舉報後,隨即會有人利用「洗版」方式試圖淡化中介身份,包括重複地將電話號碼列作「White list(白名單)」,或者提供錯誤資訊誤導系統。他根據系統上的識別碼,發現此等行為多數由數個相同的識別碼所做,懷疑是男美容中介所為。近日更發現有「中介假扮苦主」,要求清除資料,惟被揭穿。

除了「洗版」之外,胡文翰亦發現有超過10名女事主在HKJunkCall網頁上遭惡意中傷,例如苦主的電話遭匯報為垃圾電話,並且被誣衊是「妓女、水性陽花」,更有事主被指是「淫婦、破壞別人家庭」。經他追查下,發現舉報以及留言的人士疑為涉事的男美容中介。他指「錯不在受害人」,呼籲更多人向HKJunkCall舉報美容中介電話,以免不良營銷手法持續,令更多人受害。

尹兆堅斥「中介惡過苦主」 倡設冷靜期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直斥疑似美容中介的行為過份,「佢(中介)惡過你(苦主)」。他建議市民發現疑似中介電話應向HKJunkCall匯報,攔截號碼;又指市民消費時盡量使用信用卡,避免使用免息分期,因為利用信用卡簽帳才有回款安排的「保護罩」。他亦要求警方及海關加強執法,例如利用「放蛇」打擊不良銷售手法;同時政府應盡快落實2至4星期的合約冷靜期。他稱外國以及內地網購已經有冷靜期安排,香港有保險業界亦已經推行,希望新政府上場後能著手處理。

求助增至63宗 首次發現女中介

民主黨消費者權益政策副發言人袁海文指,相關報復行為「沒有最無恥,只有更無恥」。他又指自上周日聯同苦主交代事件後,過去4日一共接獲多21宗類似求助,累積個案達63宗,涉及款項約340萬,所有受害人均光顧DR BK LASER在香港的3間分店,當中更首次發現有男事主受疑似女中介欺騙。他已經去信全港15間發卡銀行要求凍結向相關公司發放款項。他指「好多受害人睇完新聞先求助」,呼籲受害人「姊姊妹妹站起來」,可向民主黨美容苦主求助熱線(5139 9171)求助,民主黨會提供法律以及社工支援。

記者:林俊謙

【七一遊行】行政署拒開放公民廣場作終點 區諾軒:林鄭有心無力

$
0
0

民陣成員爬上廣場圍欄,掛上「奠」字黑布,然後默哀一分鐘,象徵公民廣場已死。

(獨媒特約報導)民陣早前向行政署提交申請,希望以政總東翼前地公民廣場,作為七一遊行終點。行政署前日(6月14日)發出通知書,以「保安理由」拒絕申請,遊行終點最終決定為添美道。民陣今日於公民廣場外進行記招及示威。

批「門常開」變長期封閉

民陣召集人區諾軒指,過往都不見遊行人士有破壞秩序的行為,不認為保安成問題。民陣一直堅持申請公民廣場作遊行終點,因政總建築師嚴迅奇的設計理念是「門常開」,廣場應該是市民表達聲音的地方,大眾亦有在此集會的權利,而非像現時長期封閉廣場,拒市民聲音於閘外。

候任特首林鄭月娥曾言考慮研究重開公民廣場,區諾軒對此表示「無信心」,指林鄭「打開口牌,但又做唔到,即是有心無力」。他認為行政署今次拒絕開放公民廣場,證明梁振英陣營及西環在政府的影響力依然很大,而且有梁營人士如張建宗,很大機會過渡至下屆政府,林鄭上場後,或仍存在不少梁營勢力。

區諾軒指,即使林鄭上場第一天(7月1日),公民廣場未能開放,仍認為之後應該重開。

申請數年均未成功 

現時七一遊行終點為政總外一段添美道行人路,行政署指在此處舉行集會,無須事先申請。但區諾軒擔心在添美道行人路集會有擠塞問題,集會人士會逼出馬路,過往數年已有同樣情況出現,但由2015年至今,都未能成功申請開放公民廣場,作為遊行終點。

民陣表示警方尚未批出不反對通知書,一旦接獲通知書,就會就遊行起點提出上訴,希望除維園草坪外,可增設其他起點。

記者:鄧家琪

削大會時間讓路財委會 民主派斥梁君彥破壞立會傳統

$
0
0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秘書處今日公佈下星期大會會議安排,主席梁君彥將大會會議完結時間由星期四晚上八時提早至下午一時完結,以讓路予財委會。民主派議員召開記者會,批評梁君彥縮減大會時間做法「粗暴」及開了極壞先例,破壞立法會過往以大會優先的傳統。

財委會主席陳健波亦提出,下星期四將加開兩節共4小時會議,立法會秘書處正就星是否加會作諮詢。陳健波表示,建制派目前反應熱烈,相信已有足夠人數開會。陳建波又稱財會至今只批出20項撥款,涉及約320億元,較去年同期的88項共1284億元為少,所以必須加開會議。他更希望議員高抬貴手,盡快通過撥款。

IMG_6428

楊岳橋:大會優先屬立法會傳統

多名民主派議員均表明,立法會大會應優先於委員會,即使其他委員會需要加開會議,都不應調動原本星期三和四的立法會大會時間。民主黨涂謹申指,因為大會需要處理議員質詢、通過法例以及動議辯論比較重要,故其他委員會的會期不會和大會重叠。他指民主派議員對梁君彥削減大會會議表示不滿,認為決定不適合立法會過去的優先次序以及時間分配。

公民黨黨魁楊岳橋指大會必然有最高地位,形容梁君彥決定「削足就履」開極壞先例,加上梁在事前並無與議員溝通以及諮詢,只是單方面決定。他指民主派議員已清晰表明不希望削減大會時間,和反對星期四加會。

IMG_6404

擔心影響討論「動物權益」議案

民主派又預計,如果下星期四提早結束會議的話,將未能處理由民主黨鄺俊宇提出的維護動物權益議案,更要延至下一次會議處理。鄺俊宇指提出議案的機會珍貴,認為梁君彥縮短大會開會時間的做法「粗暴」,提到社會關心動物權益,形容梁君彥是「與民為敵」。

IMG_6398

人民力量陳志全指,縮減開會時間對議員構成壓力,預計建制派對動物議題均有意見,但立法會縮短會議時間,有機會令建制派議員擔心會議時間不足而放棄發言。

立法會財委會下午審議沙中線工程追加撥款和啟德體育園區撥款,民主派議員表明反對政府抽調議程,將後者優先審議。他們希望當局能押後項目,又表明會認真問問題。

為了加快審議進度,財委會早前已決定於今、明兩日加開3節會議,並打算於下星期五財委會會議當日加開多達4節會議處理撥款申請。在財委會目前議程,在沙中線工程追加撥款及啟德體育園撥款外,尾隨其後的撥款有「更換消防處調派及通訊系統」的基本工程儲備基金以及南港島線(東段)主要基建工程。

記者:林俊謙


立法會提款機 沙中線超支撥款又過

$
0
0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財委會昨日及今日共召開四節共八小時會議,審議「積壓」項目。昨日兩節會議討論沙中線8.5億超支,財委會主席陳健波昨「劃線」終止答問環節,今早以25票贊成、19票反對獲通過,其中建制派「班長」廖長江稱錯投反對票。

36
圖:財委會主席陳健波

近日政府不斷促立法會加快審議進度,又將319億啟德體育園撥款申請「打尖」排在議程第二項。在昨日會議上,民主派積極提問。多名議員質疑政府未能提出沙中線的價格調整的支出用在何處。香港眾志羅冠聰指價格調整準備是為應付通脹而設,而港鐵與承建商所簽的是固定格價合約,認為通脹絕不至須追加逾5.5億元款項。他質疑港鐵以價格調整準備為理由,以支付承建商對工程延誤的申索。

朱凱廸亦指港鐵與承建商簽訂固定價格合約,但又於合約列明格價或有調整,令人費解。他指沙中線是一個契機,讓政府及立會關注及改善基建監管問題。劉小麗認為財委會有需要討論整體工務及規劃,而不只是討論撥款細項,特別當出現超支情況必需追究責任。

59

姚松炎於兩日會期上均不斷追問,他批評政府在立法會申請撥款數額和實際「找數」數額不同,有「造假」失實之嫌。姚松炎要求政府於下次會議提供所有關於「價格調整」的單據審閱,質疑價格調整準備金「唔知用咗去邊」。

42

主席陳健波就議員提問「劃線」,只容許議員作最後一輪三分鐘提問。社民連梁國雄斥當局「好大喜功」,任由「港鐵統治香港」。他批評建制派議員無一在席,但又怪責民主派議員不斷提問,認為建制派議員應為工程超支負責。他期後提出中止待續,議員就動議發言期間,民主黨許智峯議員不滿發問時間被無理縮短,指自己在梁國雄提出中止待續前已舉手發言,照主席說法應有三分鐘外加一分鐘發言時間,但最後只得三分鐘,惟主席仍然堅持許智峯於在中止待續後才舉手,惹來民主派議員不滿,與主席爭持不下。最後需要秘書翻查紀錄,指許智峰的確於主席宣佈「截龍」後才舉手。

工黨張超雄指大部份港鐵負責的工程均出現超支,港鐵又無具體方案防止日後繼續超支,只當立法會是「提款機」。中止待續動議在20票贊成、29票反對下被否決。人民力量陳志全隨即提出休會動議,由於接近預定會議時間結束,陳健波宣佈休會。

49

今早復會,主席陳健波再次表明議員只能作最後一輪發言,然後便會處理由陳志全、朱凱迪以及張超雄提出的臨時動議。建制派要求將表決鐘聲由五分鐘縮至一分鐘。多名民主派議員發言反對縮減表決鐘聲,批評政府當立法會是「人肉提款機」,審批撥款上只有「批」沒有「審」。邵家臻指政府恃強淩弱,「人多蝦人少」。民主黨鄺俊宇則指財委會不是「財仔」,不應特快批核;劉小麗亦指財委會應監察「盤數」,但現在連「財仔」都不如。最終在建制派支持下,表決鐘聲由五分鐘縮減至一分鐘,所有臨時動議亦遭否決,超支撥款則在25票贊成、19票反對下獲通過。

13
圖:自由黨張宇人

記者:林俊謙

【啟德體育園】姚松炎揭文件「失實」 亂引外國例子

$
0
0

(獨媒特約報導)政府將319億啟德體育園撥款,「打尖」列在財委會議程第二項,項目昨日開始審議。園區最大的爭議,是採用「設計、建造、營運」(DBO),中標財團分毫不須支付建築費便可擁有25年經營權。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立法會議員姚松炎揭當局提供的文件「失實」,援引的外國 DBO 例子大部份均非由政府全數出資。

立法會財委員會昨日(6月17日)表決沙中線撥款後,隨即開始審議啟德體育園,撥款申請於上月在工務小組僅以一票之微通過。當局向立法會提交補充文件,就數個事項作出讓步,包括增加履約保證金款額,由6至9個營運經費增至3年(由1.5億增至約9億)、研究投標時提升營辦商固定款額的相對比重較收入分賬高,以及加入營運期第十年的中期檢討,但重申須採用備受爭議的 DBO 模式。

姚松炎在會上追擊 DBO 模式,他指政府5月16日提交給立法會的文件中所引六的 DBO外國例子帶「失實」之嫌。文件中引述美國亞特蘭大巿的 Sun Trust Park、加拿大亞伯達省的 Rogers Place 和英國約克郡的 York Community Stadium、加拿大蒙克頓巿的 Moncton Arena。姚松炎指 Sun Trust Park 中標商須要在30年內為項目償還1.81億美元債券、而 Rogers Place 的中標商須支付 1.12億加元(佔4.835億加元的約四分一),Moncton Arena 是「Design, Build, Short term finance」,政府只需出資總成本9540萬加元中的2,385萬加元。至於英國的 York Community Stadium 亦出現承建商 ISG 退出引致停工一段時間。

螢幕快照 2017-06-18 上午9.30.08

姚松炎重申,外國大部分發展模式均有私人融資方案,要求政府需將 DBO 合約提交立法會,並詢問當局如何防止爛尾。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僅回應指有9億元包底措施,並設有委員會長遠監察。民主黨黃碧雲及工黨張超雄亦質疑政府「打本俾人做生意」,張超雄更指政府用公共空間讓商家財團「賺錢25年」。

項目另一爭議點為提供最多6,000萬提案誘因予落標者,雖然政府由工務小組階段提議的3名落標者可獲款項減至2名,但仍受議員圍攻。公民黨楊岳橋質問政府能否確保提案誘因「以後唔會有」。,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謝曼怡指提案誘因是獨特安排,經政府內部深思屬慮,不會將提案誘因安排變性一般性安排。邵家臻亦質問提案誘因如何達致局方所稱的「更有經濟效益」,劉江華指提案誘因能讓政府吸納落標者的設計元素,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馮程淑儀表示由於標書成本涉及1.5億至2億元,希望提供成本百分之30至40的資助,吸引更多承建商投標,減少流標機會。

會上有議員擔心體育園有超支風險,劉江華指只要盡決審議撥款,今年上馬「就唔超支」。

photo_2017-06-18_09-16-29
圖:劉江華

體育界向立法會財委會提交意見書,附上63名個人及體育總會聯署,促盡快通過啟德體育園撥款。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則稱園區有助提升整體健康水平、為市民及年青人注入正能力、體育盛事化亦能推動體育文化及提升香港整體生產力。

螢幕快照 2017-06-18 上午9.18.19

記者:林俊謙

一蚊賣紙皮都拉 團體示威斥恰鳩阿婆

$
0
0

(獨媒特約報導)早前一名75歲的婆婆在街上執紙皮,因以「1蚊」轉售途人,被食環署職員即時檢控阻街及無牌販賣,更遭沒收手推車。婆婆最後以30元作保釋,離去時身上只留有4元。公民黨區議員黎志強早前替她撰寫求情信,令事件曝光,食環署遭狼批是無情和冷血。有團體及市民下午到中西區食環署辦公室前抗議,批評署方「恰鳩阿婆」。

2017-06-18 09.08.19

近30人到位於上環市政大廈的食環署辦公室抗議,手持寫有「食環可恥」、「欺侮弱小」等字眼的紙皮,要求署方撤銷檢控、歸還手推車予婆婆和停止針對基層執法。他們又將近4公斤、價值2元的紙皮貼到食環處門外。

2017-06-18 09.08.13

有市民早前發起聯署抗議食環署控告婆婆「無牌販賣」,目前已有近7,000人參與。活動發起人區立行批評,食環署的行徑荒謬,指市民日常交收物件亦不會被指無牌販賣。他呼籲市民星期三到東區裁判法院聲援婆婆,並到各區食環處示威,以自身方式對食環署施加壓力,表達對食環署針對基層、露宿者及長者的不滿。街工葵青區議員周偉雄表示,食環署職員胡亂執法已非第一次,指過往已有不少市民因為擺賣價值數港元的香蔥及辣椒而被檢控。他強調食環署不應打壓基層市民,並促請警方切勿助紂為虐。

2017-06-18 09.08.26

立法會議員朱凱廸到場聲援,指長者要辛苦執紙皮,是因為收入遠低於最低工資,但食環署卻不顧人情而檢控。他斥責政府接二連三通過數百億元的超支大白象工程,卻忽略基層長者所需,認為做法十分可恥。

2017-06-18 09.08.29

社民連立法會議員梁國雄斥,39名建制派議員聯名譴責與台灣交流的議員是賣港,但卻不聯署協助港人。長毛認為,「為左公眾利益可以不檢控」,要求食環署撤銷控罪。社民連副主席黃浩銘提到,事件中的婆婆已75歲,仍需「自願工作」,指現時不少基層長者都要執紙皮,甚至從事建築行業,為的只是維生。他促請政府盡快落實全民退保,令長者生活得到保障。

記者:羅詩琪

11環團聯署 批「可持續大嶼藍圖」保育得把口 促立法會否決撥款

$
0
0

(獨媒特約報導)政府推出多項發展計劃,大嶼山的生態環境備受威脅。

發展局於6月3日公佈《可持續大嶼藍圖》,稱以「平衡發展和保育」為原則。11個環保團體聯署去信行政長官梁振英、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等,批評《藍圖》未能充份保護大嶼山生態,對此表示遺憾。立法會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早前已通過設立可持續大嶼辦事處,預料將於月內提交財委會審議。環團要求修改辦事處編制,增加保育力度,否則促請立法會議員否決撥款申請。

環團亦於今日起於網上收集公眾聯署,之後會交給議員反映意見。

政府擬增大嶼山人口至百萬

《藍圖》倡「北發展南保育」,擬設三個智慧型低碳社區,包括東涌新市鎮擴展、小蠔灣發展、及須填海約1,000公頃的東大嶼都會,預料將大嶼山人口增至70至100萬;又建議設立4個海岸公園,並以大澳、貝澳和水口為鄉郊保育政策先導地區。《藍圖》並擬開拓休閒康樂活動,包括單車徑、水上活動中心、露營營地、改善行山徑等,以及在昂坪種植櫻花。

香港觀鳥會保育主任胡明川形容,《藍圖》以保育為主題,「睇標題好進步」,但細閱內容便發現「得個樣」,沒有針對大嶼山面對的環境問題。

綠色力量、長春社、創建香港等11個環團聯署撰信,於6月16日寄予梁振英、林鄭月娥、政務司司長張建宗、發展局局長馬紹祥、環境局局長黃錦星、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重申大嶼山規劃應以保育先於一切發展,並提出多項保育措施建議。

大嶼山不同地區具重要保育價值的物種及生境
(團體提供圖片)

辦事處重發展 僅1保育人員

綠色力量科學及自然護理總監鄭睦奇指出,可持續大嶼辦事處向發展局問責,以開發為任務,編制亦以工程師為主,只設一個與保育相關的職位「保育主任」,質疑無法如政府宣稱達到發展和保育平衡。

因此,環團認為現階段立法會財委會不應通過撥款,建議政府重組辦事處,將嚴重破壞環境的東大嶼都會發展剔出其職責範圍,改為專責制定及實施保育政策,並由環境局主導,聘請專才參與。環團又認為辦事處運作要公開透明,並須在大嶼山設辦公室,提高執法效率。

Mui Wo Butterfly Hill (1)
東大嶼都會發展將開闢道路接駁梅窩,今年3月及6月,守護大嶼聯盟於未有發展審批地區圖覆蓋的蝴蝶山,分別發現兩宗個案,發展商大規模斬樹建屋。(守護大嶼聯盟圖片)

法例漏洞 規劃署無權執法阻破壞

環團認為,政府先後推出《香港2030+》及《藍圖》等發展大嶼山的計劃,帶來破壞土地的誘因,但未有堵塞法例漏洞,加劇生態惡化。鄉郊傾倒泥頭問題日益嚴重,但大嶼山不少具生態價值的地點,因為已獲納入分區計劃大綱圖(OZP),未有制訂發展審批地區圖(DPA),規劃署因而無權執法,其中以南大嶼為重災區;此外,要修改《廢物處置條例》,監管在私人土地或官地倒泥行為。

Pui O landfilling 2_WWF-Hong Kong
貝澳濕地是漁護署認可的兩棲類熱點,該地倒泥問題嚴重。環團倡議參考塱原自然公園,將該地劃為自然公園。(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圖片)

環團亦提倡將郊野公園、海岸公園、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等列為「不可發展地區」,加強保護,並將二澳、水口、大蠔、深屈、鹿湖、羌山納入郊野公園,大澳寶珠潭劃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亦應保護計劃填海、但發現有海龍的欣澳。

《藍圖》擬於水口設立露營營地,但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環境保護主任陳頌鳴指出,水口是瀕危馬蹄蟹的繁殖地,該地生態近年已受摸蜆活動破壞,若引來更多人流恐將惡化,建議劃為海岸公園,以控制人流。

白海豚數量急跌 促擴海岸公園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項目主任呂曉螢指出,2003年大嶼山水域錄得188條中華白海豚,但於2015年急跌6成,僅餘65條,情況嚴峻。她批評《藍圖》沒提出新保育方案,擬設的海岸公園其實是機場三跑等工程的補償措施。

呂指,自從港珠澳大橋及人工島動工,原本於大嶼山東北面出沒的白海豚,轉移到西面出沒;但現時西部水域的數個海岸公園位置分散,未能覆蓋白海豚活動範圍,因此建議將二澳及大澳一帶水域劃為西大嶼山海岸公園,連接各海岸公園,並限制來往該處的高速船速度。

記者:劉軒

萬四人聯署 促撤銷檢控「一蚊婆婆」並道歉

$
0
0

(獨媒特約報導)75歲的朱婆婆在中環渡輪碼頭附近執紙皮,並以「一蚊」轉售途人被食環署票控無牌販賣。案件將於星期三在東區裁判法院提堂,署方在群眾壓力下,表示或考慮撤控。朱婆婆早前向公民黨東區區議員黎志強求助,希望協助撰寫求情信。黎志強將求情信放上社交網站,兩日來共收到1.4萬人聯署,要求食環署撤銷檢控並向朱婆婆道歉。

photo_2017-06-19_14-22-20

公民黨今日向署方遞交收集到的萬四個簽名,一直協助婆婆的公民黨東區區議員黎志強批評處方冷血、涼薄,他指婆婆於事發當日並無「叫價、還價」,是菲傭主動向婆婆索取紙皮並給予婆婆一元。婆婆並非主動進行買賣,質疑食環署「濫用司法、濫用檢控」。他又指婆婆遭檢控後,身上只有34元。檢控當局以「老人家2蚊搭車」為由取去30元作保釋金,只剩下4元給婆婆,做法不符人情、人道。

黎志強希望食環署管理階層能夠正視前線人員執法問題,他又指自事件揭發後得到很多善心市民支持,包括有120名市民願意替婆婆繳交罰款,重新購買手推車、用品,亦有多所律師事務所願意義務協助婆婆,顯示社會有仁愛精神。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譚文豪指時任食衞局局長周一嶽於2011年回應議員質詢時,曾承諾對年紀老邁的小販會使用「先警告、後執法」的方式採取檢控。他認為食環署「選擇性執法」,針對一名「75醬歲、自力更新」的婆婆。該黨黨魁楊岳橋亦質疑事件是否合符公義,認為食環署應檢討整套執法標準。該黨會約見食環署就相關政策進行討論。

photo_2017-06-19_14-22-18

根據香港法例第132章《公衆衛生及市政條例》第83B條,除非按照在根據第83A條所訂規例下發出的牌照的規定,否則任何人均不得在街道上販賣,違者即屬犯罪。

記者:林俊謙

中電推晚上加價 遭批「諗出呢個計劃既人,佢究竟洗唔洗煮飯嘅呢?」

$
0
0

(獨媒特約報導)中電於6月15日推出「智醒用電計劃」,計劃按時段收電費,高用量時段(除公眾假期一至六晚上6至10時)將每度電增加$0.6。今早(6月19日)爭取收入家庭保障聯席到中電總部門外抗議,指計劃將令劏房戶被濫收電費的情況加劇,並要求中電監管及改善濫收電費的問題。

爭取低收入家庭保障聯席聯同劏房戶於中電總部門外手持橫額並呼叫口號,聯席認為計劃「離地」,變相增加基層的生活負擔,街坊代表芳姐表示中電計劃中的高用量時段正正是市民放工的時間,正正是最需要用電的時間,「有時放工番到屋企好攰,都想開下冷氣同風扇抖下。」她更表示:「我想問下諗出呢個計劃的人,佢究竟洗唔洗煮飯嘅呢?」

photo_2017-06-19_15-22-40

聯席亦要求中電監管濫收電費的問題,現時中電與客戶簽署的《供電則例》雖列明禁止客戶未經同意擅自將電力轉售予第三者。部份劏房戶並無分錶,由業主統一繳交電費再向劏房戶徵收,變相是轉售電力。不過電力公司對轉售的罰則是向違例者停止供電,變相徵罰住戶而非業主。聯盟亦憂慮新計劃實行後,給予業主理由加收電費。居於劏房的張先生表示劏房戶被濫收電費情況嚴重,普通住戶基本上都需在每度電額外支付$0.4,嚴重者更需支付雙倍以上的電費。張先生於2月6日曾於立法會與中電高層會面,他表示中電當時承諾會檢討考慮為每個劏房戶安裝獨立電錶及檢討則例,更承諾會每三個月與他們會面,但日前聯席希望再次約見中電時,中電以「唔會為開會而開」回覆,張先生引述中電表示「無野要同我地傾」為由拒絕會面。

示威者取出兩把寫著「業主」及「中電」的紙刀及貓頭鷹的圖片,表示劏房戶沒有選擇,任由業主及中電「劏」,基層在新計劃下只能做貓頭鷹,在「高用量時段」即晚上10時後才能在家觀看電視或是開冷氣。

爭取低收入家庭保障聯席組織幹事李風清表示,煤氣費即將加價,而政府又將推行垃圾徵費計劃,在大量的額外收費下中電的計劃令基層生活更嚴峻,她認同新計劃希望推動環保的目的,但認為中電及政府沒有在「賣電」一事上作好規管前,計劃只會變成壓迫基層由其是劏房戶。

聯席最後向中電遞交請願信,中電代表在接收請願信後便轉身離開,並沒有就市民的訴求作出任何回應。待抗議人士散去後,中電企業及社區關係總監林明德才到門外向傳媒作出回應,表示是次計劃與劏房戶並沒有關係,有關獨立安裝電錶的問題上,林表示需業主立案法團及業主的同意,過去兩年已與相關的團體作出溝通,並已為兩個單位共9戶安裝獨立電錶。

photo_2017-06-19_15-15-11

中電為應對氣候變化及支持香港成為智慧城市,將實行為期一年的「智醒用電計劃」,計劃邀請26,000個分別居住在私人屋苑、公屋、居屋及村屋的住宅客戶參與,為其改裝電錶,並將收費模式改為按三個時段收費,分別為高用量時段(除公眾假期一至六晚上6至10時)、一般時段(除公眾假期一至六上午9時至傍晚6時)及低用量時段(其他時間),住客在高用量時段需支付每度電額外$0.6,而低用旺時段則每度電減少$0.18,一般時段收費不變。

photo_2017-06-19_15-15-17

記者:葉世強

選票刪黨徽頭像 議員話何啟明對何啟明點算

$
0
0

圖:左為民協何啟明、右為工聯會何啟明

(獨媒特約報導)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指立法會選舉因候選人眾多而令選票過大,其中一個方案建議刪去候選人頭像及黨徽,只保留姓名及編號。民主派及建制派議員均反對,又以「兩個何啟明」為例,指新建議會造成混亂。

局方提交的文件引述選管會報告指,隨候選人增加,須印上候選人姓名、頭像及代表團體名稱的選票面積愈來愈大,去屆立法會選舉中新界東共有22人參選,選票面積達440 毫米(闊)x 458 毫米(長)。文件又指因選票面積大,增加印刷、運送、投票及點票等流程,提出只刪去候選人照片(頭像)、刪去候選人登記團體名稱及標誌或同時刪去兩者三個方案。

民建聯劉國勳以去屆立法會選舉為例,指勞工界的工聯會何啟明及「超區」的民協何啟明如一同參與地區直選會出現「撞名」情況。工聯會麥美娟亦指何啟明(工聯會)對「撞名」十分困擾,「何啟明」即使身穿工聯會服裝仍會被當作民協何啟明,認為刪去黨徽及人像影響選舉公平性。麥美娟又指去屆立法會選舉已出現票站大排長龍的情況,認為如選民須在投票間翻閱候選人資料,會再延長投票時間。政府代表稱持開放態度,指選票仍會有政黨名稱,投票間亦會圖文並茂展示候選人資料。

民建聯蔣麗芸指除了名字接近外,部份參選人「個樣都愈來愈似」,她以劉國勳及民主黨尹兆堅「似樣」為例,認同選票同時放上黨徽十分重要。

DSC_1521

民主黨林卓廷則指目前的情況是政府一手造成,包括比例代表制、選區劃分及參選門檻低,只須100人提名及五萬元按金便可參選,當局又規定傳媒須給予參選人平等時間,結果過往便出現一些以個人宣傳為目的參選人。當局回應稱參選權十分重要,林卓廷即反駁即可提高提名人數要求如400人,以及取消平等時間限制。

熱血公民鄭松泰質疑當局有政治考慮,指頭像可身穿有政治訊息T恤,當局回應稱「絕無政治考慮」,純粹因為選管會的建議。鄭松泰指部份候選人配戴「自決」飾樣,亦被建制派批評為支持港獨,認為有「審查」之嫌。

人民力量陳志全形容當局的建議是「削足適履」,亦針對改善投票及點票流程。民建聯張國鈞認為選票設計首要考慮是方便選民,如今當局卻以方便選管會作考慮是「本末倒置」。香港眾志羅冠聰指香港的選區「好大」,選民須以政黨、頭像及名字記住候選人,認為研究更佳儀器派發選票才是改善的方向。毛孟靜質疑當局是否預設未來五年沒有政改,因此地區直選的安排會不變,「傾黎仲乜啫?」

經民聯林健鋒稱有市民「真係唔識字」,如刪去頭像及黨徽,他們便無法辦認心儀的候選人。陳振英質疑當局無交代票站設計如何配合選票更改設計,當局稱會稍後交代,亦歡迎議員提供意見。

多名議員要求當局研究電子點票,當局則稱暫未找到相關技術,又形容為「深遠問題」,目前未有成熟方案。


浸大承諾化煙 保安遣散費不保 憤怒包圍物業處處長

$
0
0

(獨媒特約報導)浸大保安外判商龍衞的合約將於6月30日結束。早前保安多番爭取,迫使浸大物業處簽訂承諾書,確保每名年資達兩年或以上的工人,能在7月內全數收到「特惠金」,即遣散費經對沖後的餘額,其中6成由龍衞支付,4成由校方承擔。

然而,學生組織揭發校方以各種手段誤導工人,指若不與龍衛和解,接受特惠金方案,則不能獲得任何金額。校方亦向工人表示,若他們堅持爭取從強積金戶口提取僱主供款部分作為遣散費,便需放棄特惠金,且需要經勞資審裁處追討,並表明沒有勝算。

31
浸大物業處處長林朗秋被包圍。

保安員聯同浸大社關和學生會,今天(6月19日)早上與物業處開會,要求校方重新承諾確保所有工人,不論接受特惠金方案與否,均能得到全額對沖後的遣散費餘額,並確保龍衞不向保安追討代通知金,或任何巧立名目之款額。

早上約11時,保安員、學生組織、工學同行與職工盟在物業處外展示橫額,抗議校方態度迴避,沒有履行承諾,容許外判商欺壓及誤導工人。

物業處處長林朗秋步出會議室外,表示不能接受相關指控,因為他「沒有權力代表校方,作出他沒有授權作出的承諾」。眾人追問,林朗秋何以能視自己獨立於學校,而簽署承諾書。林朗秋沒作出合理回應,但又指「沒有答應第四點(註一)」、「你們的理解不是我們的理解」、「學校有機制去處理,要跟從機制去做事。」有人質問,「那為何學校沒有機制處理龍衞?」

眾人隨後包圍林朗秋,要求他立即履行承諾。林朗秋與物業處職員一度想推開人群離開。在推撞間,職工盟組織幹事梁葉漢指,「(計算保安和清潔工在內)有300個家庭的生計受到影響,而你(林朗秋)現在只顧自己的荷包,自己的職級!」林朗秋竟回應「我認為沒有工友在這件事上有損失。」此番言論惹起眾人更加不滿。

雙方拉鋸十多分鐘,保安何先生發言,指如果林朗秋沒有權力代表校方答應任何方案,校方便需要找一個更高層的代表跟工人開會。

眾人要求林朗秋即場打電話找校方代表出席會議,林朗秋卻要求返回物業處才打電話。其後經一番推撞,林朗秋逃往同樓層的人事處,失去蹤影。

【註一】物業處處長林朗秋於6月12日會議中所簽訂的承諾書全文:

  1. 香港浸會大學確保龍衛保安有限公司繳付每名外判保安工人在《僱傭條例》計算下,經遣散費對沖後之六成金額,其他四成金額由香港浸會大學支付,全數等同每名外判保安工人對沖後遣散費之金額總數。
  2. 外判保安工人可於14/6/2017開始登記接受第一點所述之安排。
  3. 外判保安工人毋須向龍衛保安有限公司遞交離職信,只需向物業處表示去留意向。
  4. 香港浸會大學確保每名外判保安工人將於2017年7月內收妥經對沖後之遣散費全額總數。

記者:黎彩燕、葉世強

市建局申拆士丹頓街唐樓 建20層豪宅 團體轟違承諾:重建大災難

$
0
0

(獨媒特約報導)市建局H19重建項目(士丹頓街╱永利街項目)於2007年提出,拖拉至今10年,經歷恆基訴訟以及將永利街剔出重建範圍後,市建局重新向城規會提交規劃申請。市建局曾於2013年向城規會提交規劃大綱,是次新的重建計劃除了大幅提高地積比,更擬清拆區內大量有特色而且狀態良好的唐樓。

中西區關注組及城西關注組形容,若城規會批准申請將會是「重建大災難」,呼籲市民把握機會,在星期五(6月23日)城規會第二輪諮詢截止前,表達反對意見,並於今晚發起網上聯署。團體亦希望市建局參考藍屋保育規劃,重新設計重建方案。

IMG_3270

市建局違保育承諾 「打倒昨日的我」

市建局最新的規劃,將地積比由4.76大幅增加至7.45,增加樓面面積3,459平方米,興建多50個豪宅單位。中西區關注組成員羅雅寧指,預計市建局能多賺11億,批評市建局貪得無厭,將該區變成「圍城」。

重建項目中其中一個焦點,是士丹頓街88至90號唐樓及周邊樓宇的保育問題。市建局於2013年提交城規會的規劃大綱,承諾會保育該幢唐樓,不過最新的計劃卻打算拆除,興建20多層的屏風樓及3層商場。立法會議員姚松炎批評,市建局推翻2013年保育方案令當局陷於尷尬,「打倒昨日的我」。

城西關注組成員張朝敦指,士丹頓街88至90號唐樓具歷史價值,附近一帶建築包括PMQ元創方(前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即將活化成香港新聞博覽館的必列啫士街街市,均是二戰後興建。張又指,附近一帶唐樓早於1920年代已經出現,又名「三十間」,翻查圖則,當中有部分更由著名建築師樓興建,具建築特色。他指若然能保留並保育這一帶的樓宇,可發展「舊城中環」,將建築扣連歷史。

羅雅寧亦指,士丹頓街88至90號唐樓用以連繫周邊歷史街區,例如永利街、必列啫士街及元創方整個舊城區,亦能配會城皇街拾級而上的特色,但市建局最新規劃卻違背承諾拆除唐樓,破壞歷史氛圍。

羅雅寧又指,H19項目地盤C一帶有大量唐樓均保養良好,屬「靚唐樓」,有街舖而且住滿人,根本無清拆重建的必要。羅雅寧認為市建局的職責範圍只是重建老舊失修唐樓,若連保養良好的唐樓都清拆,是違反職能。她又表示相關的唐樓業主「做咗好多(維修) ,好有價值」,不願將物業賣給市建局。

IMG_3928

區議會一致反對 市建局訛稱獲支持

中西區區議會於今年3月16日通過動議,反對市建局單方面提高H19項目地積比率,並促請城規會否決市建局申請,以保持現有社區氛圍。該動議獲泛民、建制跨黨派一致支持,不過市建局提交予城規會的文件中,卻稱區議會要求加快重建。羅雅寧指,已向規劃署及城規會秘書處反映市建局提交失實意見,惟城規會回覆指應在諮詢期內提交意見。

中西區區議員吳兆康指,一直反對H19重建,擔心為該區帶來交通、採光及屏風樓問題。吳形容市建局猶如一部「失控推土機」,最新的重建方案漠視該區交通問題,會令情況惡化,希望城規會剎停方案。

在重建範圍附近經營店鋪的馮永權亦指,擔心重建帶來交通問題,又指市建局不應「亂嚟、亂拆」。立法會議員羅冠聰亦希望城規會「從善如流」,否決市建局申請。

低收購率啟動《收回土地條例》 憂開壞先例

H19項目開展10年,市建局只能夠收回6成業權。有報導指市建局打算向政府申請引用《收回土地條例》,變相餘下4成業權擁有人被迫出售物業。羅雅寧指,過往引用條例或啟動「強拍」均先收回8至9成業權,今次收購率如此低便引用條例,後果將不堪設想,若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申請,將會是「好壞、好壞先例」,對香港其他重建區都會有影響。

記者:林俊謙

走數拒賠特惠金 浸大外判商鬼祟閉門見保安

$
0
0

(獨媒特約報導)浸大保安外判的「龍衛保安有限公司」和校內保安員的合約將於今月30日結束,「龍衛」拒絕賠償「特惠金」。「浸大社關」和保安員早前成功爭取,迫使浸大物業處簽訂承諾書,確保每名年資達兩年或以上的工人,能在7月內全數收到「全額特惠金」,即遣散費經對沖後的餘額,六成由龍衞支付,四成由校方承擔。物業處今日突然反口走數,拒絕向保安員賠償「特惠金」;「浸大社關」、浸大學生會和保安員下午和物業處開會,雙方一度發生衝突。外判公司和物業處在晚上更鬼祟閉門會見工人,但拒絕回應任何提問,只回答「公司決定」及「無回應」。

2017-06-19 08.57.41

學生和保安員在會前抗議,要求校方重新承諾確保所有工人,不論接受「特惠金」方案與否,均能得到全額特惠金,並確保龍衞不向任何保安追討代通知金或任何巧立名目之款額。

2017-06-19 08.58.23

圖:白衫為龍衞職員

在會議前的抗議行動,雙方一度發生推撞,被眾人包圍的物業處處長林朗秋無法對眾人的質問作出合理的解釋,態度強硬,並在承諾前加上多項附帶條件。林朗秋又指,自己沒有權力代表學校答應工人任何方案,變相推翻早前簽定的承諾書。

校園內遊行 抗議校方反口

「浸大社關」早前揭發學校以各種手段誤導工人,指若不接受「特惠金」方案,則校方不會替工人墊支四成款項。校方又向工人表示,若他們堅持爭取從強積金戶口提取僱主供款部分作為遣散費,便需放棄「特惠金」,且需要經勞資審裁處追討,並表明沒有勝算。

2017-06-19 08.57.52

圖:浸大副校長李兆銓

在下午約12時45分,保安員、學生與職工盟成員在教學及行政大樓集合,前往逸夫行政樓,與副校長李兆銓開會商討遣散費事宜。他們手持橫額在校園內遊行,並高呼口號抗議校方反口覆舌。

2017-06-19 08.57.48

會議無共識 工人感失望

保安與學生於1時多進入會議室開會,不過約數分鐘後,浸大社關成員王瀚樑隨即走出會議室,向在場聲援人士及記者表示校方稱沒有其他辦法。他又轉述校方的法律顧問何耀棣律師事務所指,需要整體看物業處的承諾書,若符合第二條的條件(註一),即接受「特惠金」方案,才能確保工人能獲得全額「特惠金」。法律顧問在會議上又指,校方不會扣起龍衞的尾數,因要尊重合約精神。

2017-06-19 08.58.08

圖:物業處職員黃繼達態度囂張和多次對在場工人和學生冷笑

會議在大約2時半結束,工人與校方並沒有達成共識。校方亦拒絕承諾龍衞不會向工人追討代通知金,即相等於一個月薪金的款項。

2017-06-19 08.57.55

保安員何先生對會面感到失望,預計不接受「特惠金」方案的工人,很大機會要到勞資審裁處追討,指屆時處境對工人更不利,因為外判商一定比勞方有更多經驗。對於校方稱會為經勞資審裁處追討遣散費的工人提供法律支援,何先生指,若他們需要尋求法律支援,大可去法援處,但是上到法庭,便會是勞方與資方之間的對決。「至於學校有什麼支援,我們今天就聽不到了。」

2017-06-19 08.57.58

浸大學生會會長劉子頎語帶憤懣,指學校逃避責任,並會想辦法向副校長追究。
職工盟組織幹事杜振豪則稱早前校方承諾的「特惠金」方案是「假和解」,因為校方不能確保龍衞不會向保安追討各種巧立名目的款項,工人有可能一方面得到「特惠金」,但另一方面遭龍衞追討代通知金,或會得不償失。

2017-06-19 08.58.29

在傍晚約六時多,「浸大社關」收到保安通知,龍衞臨時約見工人開會。可是,當學生到達會議室時,龍衞代表拒絕他們入內參與會議。據悉,參與會議的只有龍衞代表、物業處職員黃繼達、勞工處職員及工人。在會議完結後,保安員離開時向學生表示,沒有在會議上簽署任何文件。學生會與「浸大社關」成員曾多次追問「龍衞」為何要鬼祟舉行閉門會議及只付六成「特惠金」,對方不但態度傲慢地坐在原位,更沒有正面回應。

記者:黎彩燕、葉世強

浸大外判商開會迫員工「自願離職」 大漢守門阻學生

$
0
0

(獨媒特約報導)浸大保安和清潔外判商「龍衞保安有限公司」及「莊臣清潔有限公司」的合約將於6月30日結束。外判商拒絕依據勞工法例遣散員工,堅持要工友「自願」離職。校方亦違反承諾,警告不接受方案的工友需以法律途徑自行追討。昨外判商舉行會議,又派出大漢守門,阻止一直協助工友的同學進場,其後更稱傷報警。

photo_2017-06-21_08-56-46

浸大物業處處長早前與保安達成協議,並簽署承諾書,確保每一名年資達兩年以上的保安均能獲發「特惠金」,款項相等於遣散費以及經強積金對沖後的全數餘額,其中六成由龍衞支付,浸大校方承擔其餘四成。然而不足一個星期後,校方公然違反承諾,指只有接受方案的工人才有資格獲發全數、要求工友不能提取強積金戶口內的僱主供款部份作為遣散費,若不接受「特惠金」方案,便需到勞資審裁處追討追討全數遣散費。

昨天(6月20日)下午約四時,關注事件的同學收到工人消息指龍衞相約保安簽收「特惠金」,同時得知莊臣邀請清潔工開會。浸大社關成員同學雅文、阿倫和王瀚樑(Victor)趕及在會議開始前到達,並堅持留在現場。其餘同學趕往現場時被門外數個大漢拒絕進入。記者向正在把守的大漢詢問其身份,對方稱自己為「莊臣的人」。記者續追問他們為何拒絕學生入內,對方則指是莊臣的內部會議,不允許「外人」參與。

部份學生曾嘗試進入會議室,但隨即被大漢阻止,期間發生推撞。其中一名大漢聲稱被學生撞跌受傷,即場報警。

photo_2017-06-21_08-57-03

會議大約於晚上六時結束,清潔工陸續離去。社關成員 Victor 向記者講述會議情況,指會議其實是每月一次的例會,「但開一個例會又何需這麽戒備,又不讓學生進內?很明顯學校與莊臣達成協議,想排除同學在這件事上的參與,令他們能有效地誤導工友接受特惠金方案,從而放棄追討遣散費。」

他講述,莊臣以一個「職安健講座」作開首,介紹一些安全知識,但在最後一部分開始講解特惠金的安排。「即是校方與莊臣協議好的六四特惠金方案,同時,如果工友接受這個特惠金,便需簽署一份自願離職協議,表示雙方終止僱傭關係,不能互相追討遣散費、代通知金及其他款項。」

Victor 亦指莊臣恐嚇工友,若果不接受特惠金安排、不簽署離職協議,莊臣會理解,但稱7月1日仍留在浸大工作的工友是違約、毀約及違反法律。「但他們沒有講到基於哪一條條款、哪一個案例、什麼法律觀點,去指責工友有違約的可能。」

出席會議的除了有莊臣職員及清潔工外,亦有浸大物業處職員和勞工處代表。「勞工處代表即使坐著不說話,也能讓工友感覺到莊臣經理說的話有某種權威,因為勞工處沒有反駁他。」Victor 認為,莊臣希望藉著這氛圍下更易誤導工人。他又指莊臣要求工人今天(6月21日)便要簽署自願離職書。

Victor 在會議完結後,聽到有不少清潔工反映,認為莊臣做法「過份」,只是想用小筆款項平息遣散費爭議,亦有工人指會詳細考慮是否接受莊臣的安排。

會議結束後不久,警察到達浸大,與聲稱受傷的守門大漢在一間課堂內落口供。未幾警員向在場的學生及工學同行成員表示,希望更了解事發經過,邀請他們提供資料。在場學生拒絕協助調查,警方期後離去。

photo_2017-06-21_08-57-01

記者:黎彩燕

四百億中九龍幹線又「打尖」審撥款 新增隔音屏方案未諮詢居民

$
0
0

(獨媒特約報導)政府又將天價工程「打尖」審議,在本年度曾被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跨黨派否決、造價達432億、連接西九龍近油麻地至啟德中九龍幹線,直接提交予工務小組審議。中九龍幹線其中一項爭議,是近油麻地駿發花園一段嘈音影響,當局提出折衷方案,增建一段隔音屏。多名議員批評當局未就方案諮詢居民,工黨張超雄則指每公里造價逾百億的中九龍幹線屬天價。

螢幕快照 2017-06-21 上午10.20.16

螢幕快照 2017-06-21 上午10.20.39
圖:當局提出的「折衷方案」,修改近駿發花園一段的隔音屏設計

中九龍幹線全長近四公里,以雙程六線隧道形式由啟德連接至油麻地,出口鄰近駿發花園。部份居民一直要求興建全密封隔音屏,當局則強調方案不可行。在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被否決後,當局直接將項目提交工務小組,並提出折衷方案,增建一段隔音屏,但不會納入中九龍幹線主體工程,文件指如兩項工程合一處理,須重新刊憲而延誤兩年。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邱誠武指,中九龍幹線主體工程施工期長達七年,相信就新增隔音屏的刊憲、處理反對意見及向立法會申請撥款等程序完成後,亦不會對主體工程造成延誤。

人民力量陳志全指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曾否決中九龍幹線,項目應先重新提交事務委員會。陳志全指立法會申訴部曾收到兩個個案投訴,應先重開個案會議,並獲各黨派支持下才重新提交立法會,他表明會考慮提出中止待續。香港眾志羅冠聰亦認為既然是新方案亦應重新諮詢。邱誠武稱市民普遍支持中九龍幹線,新方案只是「精益求精」,羅冠聰則質疑又會造成「米而成炊」的問題。

螢幕快照 2017-06-21 上午10.16.01
圖:中九龍幹線全長3.9公里,大部份以隧道形式興建

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韓志強講解油麻地駿發花園隔音屏方案時,旁聽席有市民抗議,民建聯劉國勳問到當局有否直接諮詢居民時,再有市民高呼「無呀!」,遭工務小組主席盧偉國警告。公民黨陳淑莊指早前油尖旺區議會討論時,當局仍未交代新方案,認為應先獲區議會及居民支持。社民連梁國雄批評當局才是「拖延」主因,早於2013年立法會已到駿發花園視察,居民怨氣衝天,而當局一直到今日才提出新方案。民建聯蔣麗芸指民建聯多年來與當局開會超過一百次,又諷部份官員「未落過區」,要求先與居民直接溝通。韓志強僅稱會進行刊憲、到區議會諮詢等工作,「有需要」會直接向受影響市民解釋。

公民黨郭家麒指當局拖延令造價大幅上升,他指2013年油尖旺區議會已通過動議要求處理好隔音屏,如今造價由2002年估算的100億增至400億,「搞全民退保先500億!呢個咩政府嚟?」郭家麒又指出價格調查及應急費用逾百億,佔270億工程價格的近五成,「投標既人四百幾億一定攞盡你啦!」批評當局「造大條數」,予建築商分錢。韓志強稱通脹及建築成本計算,並改善了部份設計,故得出目前申請的數額。

螢幕快照 2017-06-21 上午10.15.30
圖:工程維時逾十年,附表為每年實際須付金額及每年價格調整列表

工聯會何啟明稱中九龍幹線「非起不可」,區內住宅發展均依靠此幹線作交通影響評估。工黨張超雄反駁工程升至天價是否仍要堅持興建,他以幹線3.9公里計算,每公里造價達109億,「醫療、房屋、教育咩都慳,工程就倒落去。」邱誠武又稱計算後的內部回報每年達30億,比港鐵南港島線更高。韓志強稱中九龍幹線與中環灣仔繞道造價相若,而在市區內興建隧道造價「必定會高」。

螢幕快照 2017-06-21 上午10.15.03
圖:當局稱中九龍幹線是解決目前連接東西九龍道路擠塞問題

陳淑莊又詢問地質勘探是否足夠,擔憂日後會出現超支。韓志強指地質勘探上探孔已比要求為多,強調會做得比以往好。劉小麗質疑啟德的通風大樓鄰近新落成的樓宇及啟德體育園,「係咪要我地既運動員吸廢氣?」又指報告中的空氣質素評估均超出世衛及香港2014年更新後的標準。民主黨黃碧雲表示雖認同興建中九龍幹線打通東西,但多項問題仍未解決,包括玉器市場重置、駿發花園隔音屏及空氣質素評估等。

sep_9_eng

sep_10_eng
圖:中九龍幹線油麻地出口

Viewing all 1698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